17 直达影像(第3/6页)

威利说南希批评他太傲慢,我问南希是不是这样。

“当然。”南希说,黑色的眼睛闪着光。“他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总是这样。”

南希试着忍受威利对英语的痴迷。那一年初,温州电视台开始放中央九台的节目,这个台的节目都是英语。每天晚上,威利总是很晚都不睡,一直呆在电视机前,记下新的单词。南希的睡眠质量恶化,成了一片朦胧的闪光和一串串的“慢速英语”。后来,她考虑两人可能需要另一个房间时,电视台就停止播放这些节目了。

有那么几天,威利以为是电视台的技术故障。过了一周,他打电话给乐清的广播电视局咨询,那儿的人告诉他说已经取消了中央九台的节目,因为当地人都不感兴趣。又过了一周,威利又开始打电话到广播电视局去,还用京腔说话。他声称自己在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工作,那儿有好些外国人常常要出差来乐清,他们现在看不到中央九台,感到非常失望。这些外国人在乐清有很多投资,如果中央九台重新在当地开播,他们会特别高兴。好几个星期,威利都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没戏。南希也许松了一口气,但她很巧妙地没有泄露这种心情。

就像很多中国妇女一样,她对钱看得很紧。威利喜欢随便花钱,但南希管他管得很严。对于生孩子的事情,南希的态度很强硬:在没存够10万元以前,她不会考虑怀孕(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存了8万元了)。严格说来,他们算是新婚夫妇——那一年五月,他们终于登记结婚了。但他们还没有举行过结婚典礼,因为他们离家乡四川太远了。两人经过多年的讨论,终于决定不搞结婚典礼,只拍一些婚纱照就算了。那一年夏天,他们独自去了温州市中心的一间婚纱影楼。

他们回来乐清时带着一个巨大的相框,里面是他们俩的照片,这成了他们家里唯一的装饰品:这张用软性镜头拍出的照片里,威利穿着晚礼服,南希穿着淡黄色的婚纱,戴着一串珍珠。他们还买了一本很贵的相册,里面有十几张照片,每一张照片两人都穿着不同的服装,背景也不同。看起来就像他们举行了12次不同的婚礼,而非压根儿就没办婚礼。这对年轻夫妇出现在温州的公园里,出现在繁忙的城市街道上;他们不断换着服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际风格中变化着。有一张照片里,南希甚至穿了日本的和服。

“人人都会穿那种服装照相,”她向我解释道。“大家觉得日本女人很温柔,很善良。日本女人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们的老公。”

照片的边沿用一些英文词语作为装饰(“温柔、高雅、迷人、聪敏”),还有几句像流行歌歌词一样的诗:

“我不爱那晶莹剔透的钻石

我要你抱着我,要你的忠实……”

另一张照片上,威廉·杰佛逊·佛斯特穿得像个明朝的君子,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宝贝,我想告诉你我所经历的改变。还有一张照片上,南希·德鲁穿着一件美丽的丝质旗袍。想着你念着你。有一张照片是田园风格的,这对年轻人穿着现代的礼服,伸开四肢躺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除非你回到我的身边。

那些9.11的影碟很难看懂。它们是匆忙中编制出来的,也不可能找到发行者;所有用中文写的出处都是假的。那张叫《世纪大灾难》的影碟里,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来自ABC的新闻。影碟里面间或会混入了一些美国电影的配音;有一个地方,配音是《夺宝奇兵》的主题曲。电影的枪声和爆炸声,伴随着第二架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情形出现。北塔缓缓倒塌,背景音乐来自电影《大白鲨》。

另一张9.11影碟的名字叫做“对美发动突然袭击”,片子的开头用的是一种纪录片的口吻。解说者介绍了曼哈顿和世界贸易中心,电视上出现了纽约日常生活的场景。西装革履的生意人穿过马路;一排排商人紧盯着电脑屏幕。忽然,一个画面吸引了我的注意:有个银行家急匆匆地从一张桌子走到另一张桌子旁边,手里抱着一叠纸。他看起来有些眼熟,会不会是我大学里认识的某个同学呢?

我转向威利:“你能不能把影碟回放一下?”他按了几下遥控器,那个银行家又出现。他只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5秒,不过我马上想起来了:这个镜头是从电影《华尔街》剪接过来的。

好莱坞电影不断地出现在《对美发动忽然袭击》的影碟里。有时候剪接过来的电影片断很短,我看不出来是来自哪部影片,这让我不得安宁:真实和虚构之间的模棱两可、摇摆不定。

其他切入的镜头就不是那么难以捉摸的了。双子塔倒塌以后,出现了电影《哥斯拉》的一个短暂的画面,那个怪物正在摧毁曼哈顿。中国的评论员用庄重的语调说:“只有在恐怖电影里,我们才能看见这种毁灭性的场景……”突然,镜头切换:一脸严肃的布什总统正在召开新闻简报会。他所说的话并没有出现在配音里,取而代之的是中国评论员的声音:“问题依然存在:‘美国式民主是否安全?’”然后,画面变成了电影《珍珠港》里一系列的爆炸镜头。

这张影碟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恐怖主义的历史。解说员引述了过去发生的事件,从塞尔维亚人暗杀佛朗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行动,种种场景一闪而过:一排排纳粹士兵齐步前进;俄克拉荷马市被炸毁的联邦办公大楼,台湾的某次游行。解说员声称,恐怖主义是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同作用的产物。“恐怖分子对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心怀不满。”解说员说。“他们的不满又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那些强国把自己的信条强加到其他国家那儿。”影片介绍了1998年美国驻非洲大使馆爆炸事件的后果。美国的报复是在阿富汗境内的爆炸袭击,那一次袭击没有成功;影片里出现的是导弹嗖嗖飞过旧金山湾的场面:这是《绝地任务》的一幕。

9.11恐怖袭击后,凤凰卫视台删除了广告,连续36小时做直播节目。凤凰台是中国内地一家私营的中文新闻台,也是唯一一家如此密切关注和报道此次事件的广播公司。鲁波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拥有凤凰台40%的股份,凤凰台的总部在香港,但目标受众是内地的有线电视用户。凤凰台能够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的是它和共产党良好的关系,有时这家私营电视台的新闻报导甚至比政府电视台的更富有国家主义的色彩。由于其更为优质的节目摄制,以及其快速传播新闻的能力,凤凰台已经在众多电视台中脱颖而出,覆盖了内地将近四千两百万的家庭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