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要沉溺于过度的责任感(第2/4页)

“先澄清我们的目标不是让你达到极端的一面,变得既自私又无情。而我们要追求的是平衡感,它对你的生活是有利的。你负责任的本性不会改变。”

为了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这个话题,我们需要来审视在遭受过度责任感的人里面,他们拥有怎样的共通点。只要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你就能够着手去做有效的调整了。

过度责任感的起因

1、过于强调规则

试想生活中没有规则会是什么样子。例如,你所住的小镇里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可以随意驾驶。(光是想一想都打寒战,更别说它的实际情况可能还要糟糕了。)然后假设财产或物品的所有权没有法规可循,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取想要的东西。再者,若小孩不用写家庭作业,而是在随心所欲的环境中长大会成什么样子。可见,有关杂乱无章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与此同时,你能推断出那样的世界将很快瓦解。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可不是件好事,在没有规则的世界里毫无经验的人类是极为脆弱的,是不能被信赖的。

而秩序和结构是可取和有利的举措。这不仅给生活带来了导向性和预见性,在更深的层面上,还为人格尊严的抚育提供了适宜的氛围。规则使我们联想到自制力、顺从和服务于人等等值得推崇的特性。那么,既然有了这些方向,规则就很有效地克制了人们低劣的或者自私的本能。

有必要通过规则来阻止混乱无序的发生,只不过,滥用规则的极端做法也是得不偿失的。想一想,假使你的举手投足都受到规章条令的限制,你会做何感想?

·如果条约规定你每次要坐在座位上读书时,都要取得当局的签名许可,你要怎么办。

·如果在你进入杂货店之前,先要核查是否轮到你的次序了,你会怎么办?而来到店里之后,每种食物都只能限量购买,你又何妨呢?

你弄明白了吗?被过于放大的规则,能够制造出一种奴役感。就如同混乱无序的世界里,过度的规则也可能剥夺人的尊严一样。

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你的成长时期中,你是如何接触到规则的。

幼童时期的规则是十分基本的。在玩耍过后要把玩具收拾起来。不准许打妹妹。你应当说请和谢谢等等。

上学期间的规则变得更具体了。包括社会秩序、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成为一个好邻居等等事项。

青少年时期的规则趋于成熟,你需要遵守新的行为纪律。好比,不能太晚回家、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安排日渐复杂的行程计划等等。有些规则涵盖了生活的组织和计划,有些规则传达了道德和精神上的教诲。

现在让我们对规则的指导意义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你处于青少年快速成长的阶段时,你的家长或导师每隔多久会与你探讨规则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还有它所引申的含义呢?

例如,你可以对一个少女说,“你的外出时间是截止到半夜,你要在那之前回家。”但在某些情况下,这样说也是恰当的,“我最关心的不是限制你社交活动的时间。我是希望你懂得人与人之间尊重的重要性。我们来谈谈宵禁能带来哪些不同的效果。”

要想让规则变得平衡,就需要敞开思维来思考规则背后隐含的更深意义。人们在学习规则的过程中,规则本身不是主要的焦点,而它存在的原因才是重点。

罗伯特无奈地摇了摇头,坦然承认道:“在家中,我记不得有哪一次我们用那种方式聊过天。你要知道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但他们并非哲学家或心理学家。我没指望他们会萌发和我深入探讨规则意义的想法。”

“你不是唯一的一个有那种家庭经历的人,”我强调说,“大约百分之九十八的家庭都是同样的处境。”

然后我说:“家中的谈话不一定总是像大学里的研讨会一样那么正式。我的意思是,它应有的过程,当正确地领会了规则的时候,规则的接收者会感到他们可以去思索它的用意是什么。只有这样,他们学到的将不仅仅是严格地执行应有的义务,更学会了要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建立规则,其中的原因我就不再赘述了,他们有充分的理由那样做。”

我经常能够听到讨好者抱怨他们表现得顺从了,即使常识告诉他们那样做并不明智时也是如此。当它发生的时候,顾虑就占了规则的上风,并且规则扰乱了他们平静的情绪。

举个例子,有一次罗伯特接下了一个有关区域牙医协会的任务。“我没有时间完成他们的请求,而且最后说真的我做得不如想象中的好。此外,公司里的实验室工作我也落下了,这就意味着我的家庭要一起为我糟糕的决定而遭殃。”

“既然如此,你当时为什么接下那个任务呢?”

“唔,我只是觉得我即将成为该协会的一员,我理应尽我所能为组织出谋划策。我得成为一个可靠的人,对此我有很强的责任感。”

尽管我为罗伯特的热心举动而喝彩,不过很显然,他对规则的顺从使他不能恰当地判断工作和家庭的需求,以至于制约了他自主的表现。他那规则第一的思维方式不允许他全面地评估他的行为举动。结果,其他人的期望成了他行为的动力,而不是他自身内心的原则。

那么,你在什么时候会负责让其他人保持心情愉悦?你又是如何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到了耗尽你自身快乐的地步?

2、随时准备被批评的心态

当责任感被过分放大的时候,通常就衍生了一种批判的氛围。回想一下,讨好者体会到的两种主要情绪是恐惧感和罪疚感。他们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种观念,以为要是没有按照其他人所希望的去做的话,别人就肯定瞧不起他们。即使面对的是悬而未决的事宜,他们也认为批评已近在咫尺。所以,他们的讨好行为可以被理解成了避开负面的评价,而试图让自身看起来更有担当的做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批评对讨好行为产生的反作用,仔细审视下述的情形。有哪些场景引起了你的共鸣吗?

·一位妻子总是试图预测她丈夫想让她做什么。她解释说:“每当我对丈夫的需要表现出不关心时,他会生气的,这个代价太高昂了。因此如果我做了需要去做的事情就能够省掉麻烦。”

·一位员工顺应他上司的规矩办事,即使他明白那么做只会浪费大把的时间。“没有必要在这里兴风作浪制造纠纷,因为特立独行的想法只会让带来麻烦。”他断定道。

·一位成年的女儿为了她的父母而改变了她自己的假期安排。“在我放假的时候,我更喜欢做其他事。但假如我太偏离了父母的计划,他们会怒不可遏的。所以还不如迁就他们了。”她阐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