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骄傲感微妙的一面

当你想象一个很骄傲的人,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印象?你很可能描绘了一个自吹自擂、高傲自满或傲慢无礼的人,还向来对别人摆出居高临下的架子。的确,你的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骄傲能导致个人自视甚高且瞧不起别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要用单一的维度去考虑骄傲感。由于它的特性非常广泛,许多行为都彰显了骄傲感,其中还包含了十分微妙的一面。

你是否想过讨好者也是骄傲的呢?乍一看,这个想法或许荒谬可笑,因为讨好者的定义是将自己的计划置于一边而更偏好助人为乐。所以,你可能会断定他们的骄傲感不值一提。而事实上,你也许推测讨好者表现更多的是谦卑的态度。

或许如此,或许不是如此。

在你试图理解自身讨好行为的时候,要思考某些骄傲情绪可能促使讨好行为倾向的延续,使你脱离了健康的轨道。或是思考前几章里讨论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各种例证。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认识到讨好者在工作上、婚姻中、与朋友或与亲家相处时体会了怎样的紧张情绪。然而,在每个案例中,每个人似乎表现得异常低调,与骄傲无关。这些人还经常努力地服务于人,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甚至不顾他们自己。因此,你自然而然地会问,“他们能有多骄傲呢?这些人看起来和骄傲自满没有半点关系。”

为了领会自豪感为何在讨好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需仔细揣摩,并且在过程之中要格外留心,因为它可能伪装成其他的表现形式。

首先,不是所有的骄傲感都是有害的。你时常能听到人们为做好一项工作而感到骄傲,为了子女而感到骄傲,为了国家、为了成就而感到骄傲。当我们以这种方式谈起骄傲的时候,我们指的是内心的满足感、知足感和快乐。这种骄傲感体会到的是祥和与平静,给个性当中带来了自信心。

正如任何好的特性都可能被放大的道理,骄傲感也能够越过界限变成一个非常不讨好的特征。它麻烦的地方就在于,骄傲可被定义为沉溺在自我所渴求、偏好或期望的事物当中。最终,骄傲还有了控制和支配的愿望,把周围的环境塑造成一个讨好的模子。这个模式导致人们沉迷于应得心,就如“你亏欠我”的这种心态。它同样也使人们陷入痛苦和理想幻灭的情绪里,就如“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的这种思维。

大多数讨好者没有明显地表现出骄傲,而是以其他更强有力的方式滋长了自我沉溺的思想。为了了解骄傲感在你的生活中是怎样微妙的却又强烈的存在,我们来检视以下描述,勾选出契合你的条目。

(1)要是我显然感到我没有受到重视,我会默默地生闷气。

(2)我以为我友好的举动会换来别人同等的回报。

(3)内心的破灭感或背叛感令我痛苦不已,因为人们利用了我的善良的本性。

(4)我纳闷人们为何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体贴入微。

(5)当亲眼看见别人有好事发生时,我的反应是但愿同样的好事也发生在我身上。

(6)有些时候我会掩饰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不想陷入不断为自己开解的麻烦里。

(7)我会精心计划如何表达我的想法和感受。

(8)我发觉自己编造了很多无谓的借口。

(9)有时我会假装自己所没有的感受。

(10)在面对自己身上的问题时,我会感到不安和焦躁。

0至4分:有时骄傲感会悄悄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不过,假使以上没有一个描述符合你的情况,那是很不寻常的。

5至10分:这表明骄傲感在你的性格中正逐渐地显现出来。尽管你有能力不让其他人发觉你本身的自我导向型的思维方式,但你还是有必要洞悉你的关系模式对你产生的作用,这样做都是很有益处的。

骄傲感消极的一面

有一些骄傲的表现是很容易察觉的,比如说自我热衷的一面:具有批判性思维、爱打断别人的谈话、爱指挥人、极为固执己见、爱自吹自擂、大声地坚称自己、目中无人、很贪心。

但是我们也要辨识出一种更加隐蔽的骄傲感体现:一个人做了自私的事,当被问责的时候,便用了无辜的借口来辩解,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例如,考虑为何如下的行为举动看似不那么自私,却仍旧适用这个释义的:

·默默地退缩

·反复思考某人的过错

·故意不做深入的交流

·封闭的自我表现

·悲观的举动

·做事半心半意

·拖拖拉拉

·为了避开某人令自己忙得不可开交

其中的每一个行为特性都是被自我沉溺所激发的,不过正因为它们的本质过于被动,人们则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这些骄傲感的负面含义。

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过骄傲的行为举动。只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表现方式千差万别,在生活中都有可能存在。

毫无疑问,骄傲感代表的是人类劣性中的核心。自从亚当和夏娃藐视老天并且吃下分别善恶之树的果实之后(实质上,他们声称与老天平等),人类从此就遭受了自我为中心的惩罚。

为了理解这个与生俱来的本性,思考一下婴儿是如何表现出自我热衷的。要想教一个幼童如何变得自私并不需要任何的教程和训练,就好像那是浑然天成的一样。事实上,当我们衡量一个孩子成熟的标准时,我们参考的是孩子远离自我中心而以别人为中心的意愿的程度。骄傲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品性,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后我们才能改掉这个习惯。

当成年人竭力弄明白他们自身的失调行为时,先质疑周围的环境对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假若不考虑人类本性黑暗的一面——骄傲感因素的话,那么就不能够完全理解反常行为的意义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的咨询者中,安妮塔是我所见过的最有洞察力的人。她发现她自身失衡的讨好行为,甚至认识到她需要弄清导致问题的原因后再去纠正它。当我和她谈起识别性格中骄傲的存在时,她若有所思地点头并且回答说,“我有过把问题全部都归咎于其他人身上的想法,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我意识到我会被其他人的选择所影响,这点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也察觉我的内心出了某些问题令我偏离了常规,即使我身外的世界依旧如往常一样运转。”

我问,她是否认同骄傲是她的讨好行为的核心是,她稍加思索后回答说,“我想起了一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可能印证了你的观点。就在上个周末,我去父母的家中用晚餐。我把我解决的一个有关女儿的纪律性问题讲给爸爸听,但是他批评了我,因为他的意见与我有分歧。一旦他盯上我的事,我就发现自己为了不让他烦我而附和他的观点。在那一刻我会说尽好话或做尽好事,只为听到他好一点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