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罗马与迦太基的西西里之战(第3/8页)

海战开始 罗马人建造舰队

事实上,这是罗马人首次感觉到这场战争的真正艰困。我们已经说过,迦太基人曾警告罗马人,不要把事情逼到决裂的程度,因为如果迦太基人不允,罗马人没有在海水中洗手的自由,这个威胁并非空言。迦太基舰队统治海洋,所向无敌,不仅使西西里沿岸诸城臣服纳贡,并对意大利本土可以发动袭击;为此,公元前262年不得不于此设置领事军。大规模入侵未曾发生,但迦太基分遣队则常登陆意大利沿岸,向罗马之联盟城镇收税,最严重者则是罗马及其同盟之商运完全瘫痪。这种情况不需很久即足以完全毁灭卡厄瑞、奥斯提亚、那不勒斯、塔伦图姆与叙拉古诸城,而迦太基虽然失去西西里之贡金,却可以从其他地方所征收及掠夺者弥补。现在,罗马人了解到了狄奥尼修斯、阿加索克利斯与皮拉斯曾经了解过的事实:在陆上击败迦太基易,要征服它却难。他们看出,一切有赖于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因此决意建造,包括三行划桨战船二十艘,五行划桨战船一百艘。然而,这重大决议案的实行却非等闲。演说家们所谓罗马于此时始落桨于水域,当然系幼稚之言;意大利的商业航运范围必然已十分广阔,甚至当时已不乏战船。但这只是小艇或三行划桨的战船,如早期所通用者;晚近由迦太基始创之五行划浆战船则全属用于前线,到此时为止,意大利尚未曾建造;因此,罗马人此时所采取之步骤,略等于近代建造装有大炮之快速帆船与小汽艇之国家决意兴建洋轮;也如后者必需外国洋轮做模板,罗马人亦要求造船师以迦太基之penteres(五行划桨战船)为模范。当然,如果罗马愿意,可以取得叙拉古与马塞利亚人之协助,迅即达成防卫目的;然罗马人再明智不过,深知防卫意大利者必须意大利舰队。不过,许多海军军官与水手均系由盟邦吸取而来;其后,又取用国有奴隶及富裕家庭的奴隶;不久,更取用贫穷公民。在这种积极筹备之下,罗马在一年之内解决了由陆权国到海权国的问题——此问题曾困阻拿破仑——并非不可信,因为一者当时战船的建造尚较简单,二者罗马人全力以赴;于是公元前260年下水战船一百二十艘,其数固尚不足为迦太基之对手,但,当时的海军战术贵在机动。那时海战,重甲步兵与弓箭无疑也在甲板上作战,抛掷器也系从甲板抛掷。但常用而实际有决定性的战法则是对敌船拦腰直撞,为此原因,船首均装以沉重之铁嘴;参战船只互相绕航,直至一方得以直冲另一方,而往往导致受创者沉没。一般三行划桨的希腊战船约有二百人,然只有十人左右为士兵,划手则为一百七十人左右,每行划桨有五十到六十人;五行划桨战船则约三百人,士兵按比例增加。

罗马的军官与水兵均尚未习于海战,机动性必然不及迦太基,为弥补此等缺陷,罗马乃指派士兵背负新的任务。每艘战船船首,置以吊桥,可以向前方或两舷放下;两舷各备栏杆,前端可容两人。当敌船直冲而来或在回避之后两船并行之际,甲板上之吊桥骤然落下,以铁爪勾住敌船,由此不仅可使敌船不得逃脱,且使罗马士兵可以沿桥冲上敌方甲板,进行类似陆地之肉搏战。罗马并未训练特别海军,而以陆军步兵充任。在大战期间,一艘战船上曾有军团士兵一百二十人之众;不过这是包括登陆部队在内。罗马人以这种方法缔造了足以匹敌迦太基的舰队。有些人误以为这是童话。然而舰队之建造在罗马人是举国共赴的高贵工作——凭着这个工作,由于他们关于何者为必然、何者为可能有清楚观念,由于巧妙的创造发明,由于决心与毅力,他们将罗马从毁亡的危险中挽救过来。

米莱海战胜利

然而,接战之始对罗马人并不有利。罗马舰队司令,执政官格奈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率领十七艘先头战舰赴墨西拿之际(公元前260年),于航程中曾幻想奇袭掳获利帕拉。但在罗马先头舰队抛锚于港口之际,一支迦太基分遣舰队却封锁港口,不战而捕获罗马全中队与执政官。然而罗马主力舰队并未因此而受吓阻,战备完成之后立即开向墨西拿。在沿意大利海岸航行之际,与迦太基侦察舰队遭遇而重创之,足以平衡罗马中队所受损失而有余。主力舰队以胜利姿态想驶入墨西拿港,由执政官盖乌斯·杜伊利乌斯接替其被捕同事之缺,在汉尼拔指挥下自巴勒莫驶出的迦太基舰队,于墨西拿西北方的米莱岬角与罗马舰队遭遇,展开第一次殊死决战。迦太基人见罗马战舰外形拙笨,航术不佳,掉以轻心,以乱阵相扑;但新发明之吊桥却发挥极大作用。罗马战舰一旦钩住迦太基战舰即予以毁灭性之重击;后者无论从船首或两舷接近前者,均有被吊桥搭住之危险。战争过后,五十艘——约为迦太基舰队之半数——战船为罗马人或毁或俘;被俘者包括汉尼拔旗舰——原属皮拉斯王之舰。战果丰盈,而影响更巨者则为士气。罗马一日之间成为海上强权,拥有优良武器足以终止长期困扰国境、并有毁灭意大利商业可能的战争。

西西里与萨丁尼亚沿岸之战争

展开在罗马人面前的有两份计划。其一,他们可以攻击意大利沿岸诸岛的迦太基人,把西西里与萨丁尼亚沿岸要塞一一攻克——海陆密切配合,这可能是实际可行的一途;成功之后,可以以迦太基退让诸岛为条件谈和,设若不接受此等条件,或使罗马人不满意,则第二步即将战争带至非洲。其二,不顾诸岛,立即以全副力量投入非洲,但所采取的不是阿加索克利斯焚船而背水一战的绝然手法,而是在非洲入侵军与意大利之间维持强大支援舰队;如此,在初步成功之后,敌人由于惊恐,有望缔结一条温和的和约,而如果罗马人想把事情推至极端,也可以逼迫敌人无条件投降。

他们先选择第一个行动计划。在米莱之战(公元前259年)后一年,执政官鲁西乌斯·西庇阿夺取了阿尔及利亚在科西嘉的港口——西庇阿的墓碑保留到现在,载有此事——使科西嘉成为反萨丁尼亚的海军基地。在该岛北岸的乌尔比亚,罗马人意图建立根据地,但因缺少登陆部队而失败。次年(公元前258年),战果较佳,沿岸无城墙防卫的村落遭受劫掠,但罗马人仍未能建立永久基地。西西里进展亦不大。哈米尔卡指挥迦太基军,英勇而精于战略,不仅海陆军善战,且运用政治变节得法。每年均有许多小镇叛离罗马,要从腓尼基掌握中重新争取,倍感艰困;在岸边堡垒中的迦太基人则坚不可破,尤其以巴勒莫的司令部及德瑞帕纳的新要塞为最。后者由于海防较易,哈米尔卡乃将埃利克居民迁至该处。公元前257年,在丁达里斯岬角第二度大规模海战,两方均宣布得胜,对形势未有任何扭转。如此,罗马战事未能进展,其原因或许系因司令屡加更换,命令不一,使连串小规模战争极不易全力以赴,也或由于战略关系使然,因为当时战争科学尚在初步阶段,一般言之,不利于攻击者,尤其不利于罗马人,因为他们刚刚进入科学战争的门槛。意大利沿岸所遭受的劫掠虽已停止,但意大利商业并未比舰队建造之前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