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友谊(第2/4页)

我以为当时我已站在人生途程中上升机运的起点,从此可望青云直上,我还不知道以前的一切体验纯属偶然,不知道我个人和人生并未具备深刻的个性风格,更不知道一个人的憧憬并不能由恋爱或名声取得解决的那种苦恼。

由于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我对于那点微薄幼稚的虚名,不免暗自得意,每当和一群大学生喝酒时,实在很惬意,我一开口说话,他们就一齐对着我凝神谛听,不由使我感到飘飘然的滋味。

我常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我发现现代人灵魂深处的最大憧憬正发出求救呼声,那种憧憬正引导人们走向各种岔道。信神,是愚蠢的,也是骗人的幌子,因此转而信仰一些教义或人名,诸如叔本华、佛陀、查拉图斯特拉等。有些无名的艺术工作者不愿在安适的屋里雕刻或绘画,而把全副心灵,虔诚地奉献给造型美术,他们也不屑在神前屈膝,宁愿跪在宙斯之前。有些禁欲主义者衣衫褴褛,对于禁欲的痛苦安之若素,他们所信仰的神是托尔斯泰或佛陀。有的艺术家特意选择壁画、音乐、食物、酒、香水、雪茄等,调和而成一种独特的气氛,整天沉浸其中,不论看到什么都是以“个性色彩”为着眼,处处标新立异,成天把“艺术的线条和色彩要具有音乐的和谐”挂在嘴上。这些人大都有点浮躁,或者犯了不太严重的小错误,但这种类似疯狂的喜剧,看在我的眼里固然觉得可笑,也是愉快的。那种疯狂的行为中也燃烧着庄严的憧憬或真正的灵魂力量,我曾几度感受到它那熊熊燃烧的烈焰,而兴起异样的战栗。

那时,我所认识的诗人、艺术家、哲学家,俱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走起路来怪模怪样,我只有以惊奇和有趣的眼光来欣赏。但就我所知,这些人到后来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一个成大器的。其中有一个与我同年龄的北德人,此人感情敏锐细致,很有人缘,令人乐于亲近,只要一提到有关艺术方面的事情,就能大大显示出他感觉的纤细入微。大家公认他日后必能成为大诗人。我也曾听过两三次他朗诵自作的诗,到现在还让我留下一股无可名状,但又觉得浓郁、充满灵魂美的印象。当时,我们这一群中,将来能成为真正诗人的,只数他一人而已。但后来,我无意中听到他的讯息,这位神经过敏的男人,因为在一次文学工作上的失败而气馁畏缩,从人生的战场退下来,反而去照顾一位有艺术家后援者之称的男人,从此趋向堕落之途,在主人的豪华别墅中,把他那具有古典唯美派味道的思想,分散给聚集在那里的一些神经质的女人,逐渐以为自己是命乖运舛、遭时不遇的英雄,而一味沉浸于肖邦的音乐或拉斐尔前派画家之辈的陶醉中。一步之差终于把他有组织的理性破坏净尽。

如今想来,当时我和那一群穿着奇装异服,发型怪里怪气的文人以及周围的女人在一起鬼混,实在非常危险,想想,不由感到毛骨悚然,同时也觉得可悲可悯。在颠簸的青春期,我所以能坚守立场不致趋于毁灭,应归功于高地成长的农人气质。

在我,比名声、比酒、比恋爱、比智慧更重,惠赐我更多的是友情,归根究底也只有友情才弥补了我天生笨拙的处世之道,使我在青春时期始终保持着润泽的晨光,得以坚持奋斗下去。到现在我仍认为世上最可贵的莫过于同性朋友间开诚布公、肝胆相照的友情。每当心情沉郁或回忆往事时,首先映入脑际的也总是有关学生时代的友情。

自从迷恋叶密妮以来,我和理查的交往已稍微疏远,起初我自己并没感觉到,过几周后,才注意及此,于是向他表示忏悔,把我恋爱的经过全盘托出,他对我安慰一番,要我看开。就这样,我再度由心底全心全意和他和好如初。那时我所以能过一段活泼奔放的生活,完全受理查的影响。他有明朗美好的心灵和仪表,他的人生似乎没有丝毫阴影,他头脑敏慧兼之性情温柔,所以虽然洞悉时代的迷妄和狂热,但丝毫无损于他的本质。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他的谈吐,总之,他是个温和、轻松、爽朗,令人乐于亲近的人。当他发笑时更是迷人。

他对于我的嗜酒,始终抱着不解的态度。我们也经常一起到酒馆去,但他喝不到两杯已差不多,以后就发愣地看我一杯一杯地灌下去。第二天看到我宿醉的那种可怜相,就弹琴给我听,或要我看点书,或邀我去散步。每当我们到郊外,两个人都像孩子一般地尽情欢闹。溽暑的下午,跑到林木耸立的山谷中休息,哼哼歌曲,偷摘枞树上的果实。我们曾在水流湍急而又清澈的小河旁静听悦耳的水声,听了一会儿,两人终于脱光衣服跳入冰冷的水中,理查突然想起表演一出戏,由他饰演罗蕾莱8跑到长满青苔的岩石上去坐,要我扮演船夫操着小舟向他身前通过。轮到我该表演一个悲伤的场面时,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理查正装出少女的那种娇滴滴、羞答答、难为情的样子,太逼真了。那时,岸上突然响起人声,似乎有一群旅行者在路上通过,我们慌慌张张地光着身子跑到河上游一块突出的大岩石下躲避。那一队人毫无所觉地走着,我正在庆幸没被人家发现,理查却发出各种奇怪的叫声,有猫声、老鼠声、猪叫声。引得行人大吃一惊,一齐驻足环顾左右,凝注河面,眼看我们快藏身不住了,于是他就毫不害臊地探出上半身,盯着那一群人,神色庄重地沉声说道:“那是我装出来的声音,你们过去吧!”说完立刻缩回身子,抓着我的手腕道:“真好玩!这也是一种谜。”

“什么谜呀!”

“牧羊神惊吓牧童们的一幅图儿,”他笑道,“遗憾的是他们中夹杂着女人。”

理查对我研究历史的事情并不太表关心。原先,他对我之对于亚西基的圣法兰西斯的热烈崇拜也很不以为然,偶尔总要在话中夹几句刻薄的玩笑,冒渎这位圣者,惹得我发火。但不久后,他终于归服我的见解,我们常在心里描绘,这位充满无上幸福的苦难圣者,在流浪之中仍像个安详的大孩子一样在温布利亚的郊外愉快地漫步,一边赞美神明,一边虔诚地把爱情奉献给世人。我们常一起诵读圣法兰西斯永垂不朽的《太阳之歌》,熟得几乎可背起来。有一天,我们到湖上乘汽船,回途已是黄昏,微风吹动,水面扬起金色波浪,理查小声说道:“喂!你说如果圣人看到这种情景,该会说什么?”于是我引用下列几句话作答:

“赞美我主,您是我们兄弟、是风、是空气、是云、是晴朗的空气,我们永远赞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