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郎艳独绝,世无其二(第3/3页)



"清洁王道"。钟会巧妙地偷梁换柱,避过不孝,从政治意义上加深了嵇康的"罪行"。年少新贵不可欺啊!当嵇康遭遇了钟会,他无法逃脱。

嵇康为自己的特立独行付出代价。当年他游汲郡山时见了道士孙登,就和他结伴游历。嵇康和孙登分手时,孙登对他说:"你的才华确实很高,但保全自身的本领不够。"

不知嵇康在得知自己被定罪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孙登这句评价?不过即使他知道也无法改变,他的一生,热烈如赤子,实在是学不会八面玲珑。如果他改了,那嵇康也就不是那个桀骜不驯光芒四射的嵇康了。

如果说谢安是集魏晋风流的大成者,那嵇康就是魏晋风骨之大成者。在为人处世的态度上我们更应学谢安,以柔克刚,出入同归,万事在他手里都各有归所,而嵇康是作为精神上的节旄,视死如归,高擎心上,提醒自己不要在这红尘孽浪里沉堕。

书上是这么记载他的死: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嵇康被押到东市受刑时,神色不变,他要琴弹奏《广陵散》。弹罢说道:"袁孝尼(袁准)曾经要跟我学弹此曲,我因为舍不得就没有教给他,《广陵散》从今以后就绝传了!"当时有三千多太学生上书朝廷,请求拜嵇康为师,没有获准。

《世说新语》上说,嵇康死后不久,晋文王(司马昭)也后悔了,我觉得那悔也有作秀的成分,无非显示他爱才。怜惜归怜惜,该杀还是要杀的。

嵇康临刑的东市据说是现在河南偃师市首阳山镇石桥村南面的一块地。嵇康操琴的高台已不见,曾经的刑场也化为农田,这样也好,人和事到了最后都是要还予天地间的。

前不久偶然听了《广陵散》的琴曲,那时艳阳高照,心却在顷刻间静水深流。让我静下来的不是曲子而是你。《广陵散》未成绝响,对你也算是个小小安慰吧。

我遥想你"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难免叹息!今人的端然作势的演奏怎及你的自在?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世无嵇康,《广陵散》不绝亦绝了。

广陵止息,终不可闻。我对嵇康的思慕,竟也有些近于"女悦男神"了。

参考书目、篇目:

《中国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译文引自余秋雨《遥远的绝响》(嵇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