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5/5页)

她没有看到小叔昌林为了嫂嫂和侄子怎样和鬼子拼命,被鬼子刺穿胸口仍旧不住叫骂,直至身上的血流尽,脸色变为一张惨白腊黄的纸;她没有看到英子怎样在全村父老乡亲面前被剥得精光,被12名日本兵以各种方式轮奸,又被割去双乳,破腹拽肠。少女的心被挑在刀尖上还在努力跳动,做着最后的抗争。

她没有看到,婆婆用瘦弱的身体为孙儿遮挡枪弹,后胸被打成蜂窝,怀里仍紧紧搂着半片脑壳已经飞出的三虎;她没有看到,丈夫和么公和众人怎样热血沸腾地迎着哒哒响的机枪冲上去,又被飞蝗般的弹击中,极不情愿地重重倒下。

她没有看到她的二虎,如何被捆在拴驴的木粧上,被鬼子兵用刀从肩到胸斜劈而下,尚未成熟的身体与木粧同时分开。

她没有看到,不愿死在鬼子刀枪下的乡亲们用他们认为最解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着日本人,不顾一切地跳入那口养活了全村人的芳井中。

……

醒来时天已微明,太阳还没有升起,沉寂的空气中满是焦糊与血腥。热风吹来,草木灰扬了她一脸,她艰难地爬起来,茫然地看着远处,山岗、田野、蓝天,那么熟悉自然,是日日看惯了的。再看眼前,断坦、尸体、血污,那么陌生突兀,是她从未看过的。她在尸体中寻找着心爱的三只虎,寻找着丈夫公婆,一切就象一场梦。各具形态的尸体,临死时都尽力做过一番抗挣,生太爷、顺子妈、锁儿、莲丫儿、胖姥姥、豁柱……一具尸体一个不朽的名字,一个不屈的魂灵,一笔永不能忘记的血债……

终于,她明白了,芳井囤只剩下了她自己一个养过四个儿子的女人。

……她沿着无边无际的棒子地朝前跑,没了眼泪,没了思维,一腔的悲愤都凝固了,化作沉重的铅堵在胸口。

胸部很疼,她低下头才发现怀里的四虎,四虎闭着眼,安祥地躺着,就象往日吃奶的模样。她喊了几声,又将孩子立起来倚在自己的肩上,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期望着从那张曾是咿咿呀呀的嘴里喷出一个带着奶花的嗝来。没有。一切都无从奏效,四虎的脑袋沉重地搭拉在她的肩上,没有任何反应。她惊慌地坐下来,将孩子平摊在腿上,找遍了全身也未找到伤口。她哆嗦着,不知所措,一低头看见了自己淌血的左胸,一颗子弹竟嵌在肉里了,蓦地,她悟到了什么,在儿子头上仔细寻找,果然四虎的发际处有一进一出两个洞。是日本人,那个大讲什么“我爱你们”的日本人杀了她的四虎。她的儿子,用生命换取了她的生存。

天地旋转,一片昏暗。泪从她那双布满血丝的眼里涌出,通红通红的,滴在四虎身上,滴在8月热风吹拂下的棒子地里。

悲哀、愤怒的嚎啕在天地间回荡。

许久她才止住哭,不是泪流干了,而是听到了身后窸窸窸窸的声响,一个背着孩子的精疲力尽的日本女人正跌跌撞撞向她走来。

秀子是寻着哭声找来的,及至见到抱着死孩子浑身是血的中国女人,不禁吃了一惊。不用问,她也明白肇事者是谁,作为日本人,她有一种沉重的负罪感,她毫不犹豫地跪在中国女人面前,将额头长久地搁在扎满棒子根须的土地上,沉痛地说:“让您受这么大的苦,实在是对不起……”

“对不起?”她感到一阵狂怒,一阵窒息样的昏迷,旋即象一只暴躁的母狼,灵巧地翻身跃起,向猎物扑去。

秀子惊呆了,在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被对方推倒在地,肩上一阵剧痛,一块肉,连着衣服被咬下来。她踢腾着,用手使劲掰卡在她脖子上的那双手,喉咙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她听到自己的喉头骨发出咯咯的脆响,眼睛里金星迸射,继而是一阵扑天盖地的旋晕,生命变成了若有若无的细丝,渐渐模糊、苍白、淡化……

很遥远地,她听到太郎在哭,心里一酸,眼角里滚出几滴晶莹的泪,霎那间。脖子上的手松弛了些。孩子的哭声变得清晰、真切。

孩子的哭同样震颤了另一颗母亲的心。

不论中国还是日本,孩子的哭声都是一样的。

不论日本还是中国,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老奶奶突然发现全家人在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她,无疑是在等待最后的表态。

去日本——不!

一家10口,9口死在日本人手里,包括她的男人和那四只欢势的虎。要是没有日本人,她将是一个多么幸福,多么受人尊敬的老奶奶,是一个多么满足,多么自豪的母亲。四虎下头或许还会有女儿,那样,她还是个体面的姥姥,五谷丰登,儿孙绕膝,那是一幅何等醉人,何等动心的图画,并不是无端妄想,依着自然的发展本该如此。日本人,从中插了那么一杠子,一下改变了事物的发展因子,将那幅美妙的画儿撕得粉碎。她没有将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同广大日本人民分开来的能力,她80岁了,听过日本兵的枪声,见过亲人的鲜血,忘不了,至死也忘不了。一提起日本,她就咬牙切齿,这辈子她与日本不共戴天。现在又友好了,又不计前嫌了,她的四只虎就白死了么?让她到杀害她儿子的仇人那边去落户,终日听那让人心惊胆颤的鬼子话,不如碰死,不如当初跳芳井。可当初又稀里糊涂地应了那个日本娘们儿,一旦有机会就把儿子还她。她知道,那娘们儿的男人也死了,身边就这一条根。既然应了就得兑现,甭管40年、50年,她不能净顾自个儿。不是自个儿的肉永远贴不到自己身上,这话儿她信了。

老奶奶抬起眼,扫了一遍儿孙们,淡淡地说:

“你们都走。我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