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第2/6页)

[译文]

冬至前三天,皇上住宿在大庆殿。殿堂非常宽敞,可以容纳几万人。即使将车驾和各种仪仗都摆放在大厅中,也不能将厅堂装满。殿外有东西两楼相对峙,叫做“钟鼓楼”。楼上有太史局的官员观察、记录刻漏。每一时、每一刻都要如同鸡鸣一般击一下鼓,这时就有一位身着绿色衣服的人手执象牙牌进行奏报,每到一刻,则要说“某时几棒鼓”,若是整时就奏报说“某时正”。宰相及百官,皆身穿官服,而他们戴的帽子则表示了他们各自的官位级别。宰相和亲王戴貂蝉冠加九梁,从官为七梁,其余各官从六梁到二梁不等,台谏官就要戴獬豸冠了。所谓的“梁”,是指帽子前额横梁上排列着的金或铜的叶片。朝官皆身着绛色官袍并镶有黑边,官袍为圆领、胸前有方形图案,腰间系有玉佩,脚上穿的是云头朝靴。官员们根据各自官位的级别的不同而手执不同的朝笏。其余当差的人,都是裹着头巾,身穿红袍,也有等级的差别。只有内官门使和御史台的官员,才能穿圆领、胸前有方形图案的朝服。进入殿内当值的人员,每人发给一个黄色方形的号牌,其余在殿外当值的人员都发给黄色长条号牌或红色长方形号牌,牌上标明各自应去的位置。皇上的仪仗和车驾,包括有信幡、龙旗、相风乌、指南车、木辂、象辂、革辂、金辂、玉辂等,这些在《三礼图》一书中都可以了解到,这里不再一一详述了。排列在大庆殿门外及御街上远近各处的禁军兵士全都装束整齐,战马达数万,围绕着皇宫周围。此夜,殿内除卫队之外,还有头戴锦边小帽、身穿锦络缝宽衫的兵士,每人手执一根银裹头黑漆的木棍,这叫做“喝探兵士”。十几个人作为一队,聚集站在一起,共有几十队。每队有一名队长喝道:“是与不是?”众兵士皆答:“是。”又问:“是什么人?”众兵士又答:“殿前都指挥使高俅。”这样互答似的喊叫不停。或者模仿鸡叫声。又有在宣德门外布置警戒地段,其中的士卫叫做“武严兵士”。门外有画鼓二百面,都配有号角。这些号角都是用彩帛制作如小角旗样式的装饰物系在上面的,兵士都是头戴小帽,黄绣巾裹头,身穿黄绣宽衫,里穿青窄衬衫。申时和三更时,分别奏乐戒鼓。每次奏乐前先鸣号角,号角响罢,一名军校手执一根长而弹软的藤条,上面系着一团红缨子,击鼓者望着拂尘,随着拂尘的高或低,用鼓声的高低顿挫进行呼应。

驾行仪卫

次日五更,摄大宗伯①执牌奏“中严外办”②。铁骑前导番衮③,自三更时,相续而行。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金莲花座安其背,金辔笼络其脑,锦衣人跨其颈,次第高旗大扇,画戟长矛,五色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绣抹额者,或黑漆圆顶幞头者,或以皮如兜鍪④者,或漆皮如戽斗⑤而笼巾者,或衣红黄罨画⑥锦绣之服者,或衣纯青纯皂以至鞋裤皆青黑者,或裹交脚幞头者,或以锦为绳如蛇而绕系其身者,或数十人唱引持大旗而过者,或执大斧者,胯剑⑦者,执锐牌者,持镫棒者,或持竿上悬豹尾者,或持短杵者。其矛戟皆缀五色结带铜铎,其旗扇皆画以龙、或虎、或云彩、或山河。又有旗高五丈,谓之“次黄龙”。驾诣太庙青城⑧,并先到立斋宫⑨前,叉竿舍索旗坐⑩,约百余人,或有交脚幞头、胯剑、足靴如四直使者千百数,不可名状。余诸司祗应人,皆锦袄。诸班直、亲从、亲事官,皆帽子、结带、红锦,或红罗上紫团答戏狮子、短后打甲背子,执御从物。御龙直皆真珠结络短顶头巾、紫上杂色小花绣衫、金束带、看带、丝鞋。天武官皆顶朱漆金装笠子、红上团花背子。三衙并带御器械官,皆小帽、背子或紫绣战袍,跨马前导。千乘万骑,出宣德门,由景灵宫太庙。

[注释]

①大宗伯:即礼部尚书。《周礼·春官》有“大宗伯”,掌邦国祭事典礼。其职权即同后来各朝的礼部之职,大宗伯即是礼部尚书。少宗伯即是礼部侍郎。②中严外办:皇帝离开皇宫外出活动时的一种礼仪规制,北宋时成为朝廷事务中所用的套语。意思是宫中要严加防护,并要随圣驾外出办事。③番衮:词义不详,疑有误字,或即是“番裹”。吴自牧《梦粱录》卷五“驾诣景灵宫仪仗”一节云“护卫角骑自四更时接续番里导行”,“里”为繁体的“裹”字,疑即是“裹”字。④兜鍪:古代武士的头盔,也叫“兜鞪”、“兜鉾”、“兜牟”。⑤戽斗:古代汲水灌田的工具,即水车上的水斗。这里是说武士的一种帽子形状像水斗。⑥罨画:杂色的彩画,也常用来指衣服的色彩特征。《唐会要》卷三十一“内外官章服·杂录”记云:“其女人不得服黄紫为裙及银泥罨画锦绣等。”这里是指禁军士兵服装的杂色。⑦胯剑:“胯”指大腿部位,胯剑意为将剑悬在胯处,即带剑或佩剑。⑧青城:北宋时皇帝祭祀天地时的斋宫所在地。有两处:一在南薰门外,为祭天斋宫,又称南青城。二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又称北青城。⑨斋宫:封建时代皇帝祭祀天地时的临时住所,要在这里进行斋戒,故称斋宫。《国语·周语上》云:“王即斋宫。”可知春秋时已有斋宫的设置。至北宋时仍沿袭古制,京城里建有斋宫两处,其地名为青城。直到清代,在北京的天坛和地坛中都建有斋宫。⑩叉竿舍索旗坐:意思是把所持的长枪、长竿原地架起来,把所带的绳索、旗帜等物放在地上,坐下来休息。四直使者:“四直”,即禁卫军的编制内殿直、散直、御龙左直、御龙右直之类。“使者”,即被派出执行公务的人。参见卷之四“军头司”一节。天武官:禁卫军的军官名称。见卷之四“军头司”一节。三衙并带御器械官:皇帝的近身侍卫和三衙的护卫。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十八“职官考十二”记云:“宋初尝选三班以上武干亲信者,佩橐鞬御剑,或以内臣为之。初是职止名御带,咸平元年,改为御带器械。”这里“带御器械官”应即是“御带器械”官。“三衙”,即枢密院、中书省、门下省,见卷之六“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一节注⑥。由景灵宫太庙:疑“宫”后脱一“诣”字,应是“由景灵宫诣太庙”。

[译文]

第二天五更时,现任礼部尚书手执笏牌上奏“中严外办”,禁军的铁骑为前导开路,从三更时就相继出发了。另有七头大象,各用带花纹的锦缎搭在背上,之后将金莲花的座位安放在它们的背上,头上戴上有金饰的辔头,身穿锦衣的驯象师骑在象的脖子上。跟在后面的依次是高举的大旗和硕大的扇子、画戟、长矛等,身穿五色盔甲的武士。骑马的武士,有头戴小帽身穿锦绣并有丝巾缠头的,有戴黑漆圆顶幞头的,有戴着皮革头盔的,有戴着漆皮如犀角酒杯形状的武官帽的,有穿着红、黄等杂色锦绣的服装的,有穿着纯青纯黑甚至鞋和裤子都是青黑颜色服装的,有头裹交脚幞头的,有用锦绳像蛇那样缠绕在身上的,有几十个人一起喊叫着举着大旗而过的,有手执大斧的,有腰间带剑的,有拿着尖牌的,有拿着马镫和棍棒的,有手持长竿上面挂着豹尾的,还有手拿着短棒槌。那些长矛、大戟上都系着五彩结带的铜铃铛,那些大旗和扇上面都画着龙、虎、云彩或山河等图案。又有一面大旗高约五丈,这叫做“次黄龙”。在皇上的圣驾前往太庙青城前,这些禁军兵士们都先期到达,百余人将叉竿、含索旗座立起。还有那些头戴交脚幞头、腰间带剑,脚蹬靴子像“四直”武士那样的人数以万计,容貌难以用语言形容。其余各官署的当差人员,都身穿锦袄。禁军各班直,皇帝的亲从、亲随官,都戴着帽子、结带、身穿红色锦袍,有的红袍上绣有紫团答戏狮子,或者是后襟较短的打甲背子,随身带着应用之物。御龙直的卫士们都是头戴珍珠结络的短顶头巾、身穿紫底上有杂色小花的绣衫、腰间束金色束带及条带、脚下蹬丝面布鞋。天武官都是头戴红漆镶金的毡笠、身穿红底上有团花的背子。三衙及带御器械官都是头戴小帽、身穿背子或紫色绣花战袍,骑马做前导。千乘万骑从宣德门出发,经景灵宫前往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