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十月一日

十月一日,宰臣已下受衣着锦袄,三日(今五日),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①及西京②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③也。

[注释]

①道者院:见本书卷之六“收灯都人出城探春”注⑥。②西京:即洛阳。北宋皇陵在洛阳东,今巩义市附近。③暖炉会:北宋习俗,十月初一日开始生火取暖,这天要举行一个仪式,称为暖炉会。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云:“旧俗十月朔开炉向火,乃沃酒及炙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啖,谓之暖炉。”

[译文]

十月初一日,朝中宰相及其以下的官员要接受皇上赏赐的锦袄,初三日(今初五日),士大夫和普通百姓人家都要出城祭坟。宫中派出车马到道者院和洛阳东边的皇家陵寝祭拜阵亡将士。皇家宗室的车马,也同寒食节一样前往诸陵寝祭拜。有关部门开始发放冬季取暖的炉炭。民间大都要在这天置酒举办暖炉会。

天宁节

初十日天宁节①。前一月,教坊集诸妓阅乐。初八日,枢密院率修武郎以上,初十日,尚书省宰执率宣教郎以上,并诣相国寺,罢散祝圣斋筵,次赴尚书省都厅赐宴。

[注释]

①天宁节:北宋各位皇帝的生日都规定为节日,宋徽宗生日这天为天宁节。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一云:“本朝太祖二月十六日生为长春节;太宗十月七日生为乾明节,后改为寿宁节;真宗十二月二日生为承天节;仁宗四月十四日生为乾元节;英宗正月三日生为寿圣节;神宗四月十日生为同天节;哲宗十二月七日生避僖祖忌辰,以次日为兴龙节;徽宗十月十日生为天宁节;钦宗四月十三日生为乾龙节。”

[译文]

十月初十日为天宁节。节前的一个月,教坊司召集很多的艺伎进行演奏排练。初八日,枢密院率领修武郎及以上级别的官员,初十日,尚书省由宰相率领宣教郎以上的官员,都前往相国寺,待祝贺皇上天宁节的拜佛敬神斋筵结束后,官员都赶赴尚书省都堂的大厅中参加圣上的赐宴。

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

十二日,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大起居(搢笏舞蹈)①。乐未作,集英殿山楼上教坊乐人效百禽鸣,内外肃然,止闻半空和鸣,若鸾凤翔集。百官以下谢坐讫,宰执、禁从、亲王、宗室、观察使已上,并大辽、高丽、夏国使副,坐于殿上。诸卿少百官,诸国中节使人,坐两廊。军校以下,排在山楼之后。皆以红面青②黑漆矮偏钉③。每分④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惟大辽加之猪羊鸡鹅兔连骨熟肉为看盘,皆以小绳束之。又生葱韭蒜醋各一堞⑤,三五人共列浆水一桶,立杓数枚。教坊色长二人,在殿上栏干边,皆诨裹宽紫袍,金带义襕⑥,看盏斟御酒。看盏者举其袖,唱引曰“绥御酒”⑦,声绝,拂双袖于栏干而止。宰臣酒则曰“绥酒”,如前。教坊乐部列于山楼下彩棚中,皆裹长脚幞头,随逐部服紫、绯、绿三色宽衫,黄义襕,镀金凹面腰带,前列拍板,十串一行,次一色画面琵琶五十面。次列箜篌两座,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墨漆镂花金装画,下有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以次高架大鼓二面,彩画花地金龙,击鼓人背结宽袖,别套黄窄袖,垂结带,金裹鼓棒,两手高举互击,宛若流星。后有羯豉⑧两座,如寻常番鼓子,置之小桌子上,两手皆执杖击之,杖鼓⑨应焉。次列铁石方响⑩,明金彩画架子,双垂流苏。次列箫、笙、埙、篪、觱篥、龙笛之类,两旁对列杖鼓二百面,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背系紫宽衫、黄窄袖、结带黄义襕。诸杂剧色皆诨裹,各服本色紫、绯、绿宽衫,义襕镀金带。自殿陛对立,直至乐棚。每遇舞者入场,则排立者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一齐群舞,谓之“挼曲子”。

第一盏,御酒,歌板色一名,“唱中腔”一遍讫,先笙与箫笛各一管和,又一遍,众乐齐举,独闻歌者之声。宰臣酒,乐部起倾杯。百官酒,三台舞旋,多是雷中庆。其余乐人舞者,诨裹宽衫,唯中庆有官,故展裹。舞曲破前一遍。舞者入场,至歇拍,续一人入场,对舞数拍。前舞者退,独后舞者终其曲,谓之“舞末”。

第二盏,御酒,歌板色,唱如前。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三台舞如前。

第三盏,左右军百戏入场,一时呈拽。所谓左右军,乃京师坊市两厢也,非诸军之军。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注、踢瓶、筋斗、擎戴之类,即不用狮豹大旗神鬼也。艺人或男或女,皆红巾彩服。殿前自有石镌柱窠,百戏入场,旋立其戏竿。凡御宴至第三盏,方有下酒肉,咸豉爆肉,双下驼峰角子。

第四盏,如上仪。舞毕,发谭子,参军色执竹竿拂子,念致语口号,诸杂剧色打和,再作语,勾合大曲舞。下酒,榼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

第五盏,御酒,独弹琵琶。宰臣酒,独打方响。凡独奏乐,并乐人谢恩讫,上殿奏之。百官酒,乐部起三台舞,如前毕。参军色执竹竿子作语,勾小儿队舞。小儿各选年十二三者二百余人,列四行,每行队头一名,四人簇拥,并小隐士帽,着绯、绿、紫、青生色花衫,上领四契,义襕束带,各执花枝排定。先有四人裹卷脚幞头、紫衫者,擎一彩殿子,内金贴字牌,擂鼓而进,谓之“队名牌”,上有一联,谓如“九韶翔彩凤,八佾舞青鸾”之句。乐部举乐,小儿舞步进前,直叩殿陛。参军色作语问,小儿班首近前,进口号,杂剧人皆打和毕,乐作,群舞合唱,且舞且唱。又唱《破子》毕,小儿班首入,进致语,勾杂剧入场,一场两段。是时教坊杂剧色,鳖膨、刘乔、侯伯朝、孟景初、王颜喜而下,皆使副也。内殿杂戏,为有使人预宴,不敢深作谐谑,惟用郡队装有似像,市语谓之“拽串”。杂戏毕,参军色作语,放小儿队。又群舞《应天长》曲子出场。下酒,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莲花肉饼。驾兴歇座,百官退出殿门幕次。须臾追班,起居再坐。

第六盏,御酒,笙起慢曲子,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三台舞。左右军筑球,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左军球头苏述,长脚幞头,红锦袄,余皆卷脚幞头,亦红锦袄,十余人。右军球头孟宣,并十余人,皆青锦衣。乐部哨笛杖鼓断送。左军先以球团转,众小筑数遭,有一对次球头小筑数下,待其端正,即供球与球头,打大肷过球门。右军承得球复团转,众小筑数遭,次球头亦依前供球与球头,以大肷打过,或有即便复过者胜。胜者赐以银碗锦彩,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也。不胜者,球头吃鞭,仍加抹抢。下酒,假鼋鱼、密浮酥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