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你未曾发觉的情绪交换

你肯定有过需要去商店交换物品的经验。假设你的母亲在圣诞节送你一件毛衣,尺寸完全不合适。你会说,“虽然我很高兴妈妈给我买毛衣穿,但我得把它拿回去换一件大小合适的。那样我才能穿得上。”这种做法不仅非常普遍,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两回的经历。

然而,讨好者也进行着交换的动作,只不过对象不是实体的物品,而是情绪上的反应。在个人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他们养成了不恰当的情绪习惯,好比多余的罪恶感、恐惧感和焦虑感。长此以往反复的经历使他们学会将不必要的情绪据为己有的习惯。成年以后,他们甚至能够告诉他们自己不应该有的感受。但人类遵循习惯的特性,令他们存留在有害的情绪模式中。

艾琳就是这样的人。她五十五岁左右,且把自己比喻成“消耗殆尽”。她在离婚之后立即就来找我咨询了,她表示她自身的善良最终导致了她自食其果。“我和前夫的关系要多不平衡就有多不平衡,”她诉说道,“我经常想方设法使他高兴,他却常常抱怨我从来没努力让他心满意足过。我一个人几乎做完了所有家务,他则在旁边喝啤酒边看电视,这种事情也时有发生。我从来不觉得他对我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或许是因为我在他面前也没真正地表现对自己的尊重吧,所以他才不尊重我。”

大部分人都不会猜想艾琳是一个“软弱无力”的人,那是由于多年来她给自己立下良好的名声,她是一位极少树敌和拥有很多朋友的可靠员工。她的职业生涯是从一名一年级教师开始的,最后获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直到近期她才从教育领域荣休,希望在空余时间找点有趣的事做。鲜为人知的是在家中的艾琳无奈忧伤,做什么都徒劳无果,因为与之生活的丈夫很难被取悦,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愉快。如今成为新离婚者的她,试图弄明白她的生活到底是怎么了,并审视事态是如何到了让她倍加感到萎靡不振的地步的。

艾琳继续讲着她的遭遇,我发现她是一个典型的讨好者。从前是和一个控制欲强、自我导向的男人结为连理,她对他是有求必应,她时常认为自己不能拥护合理和正确的观点。比方说,她的丈夫晚上外出去会见朋友,他会认为没有必要告诉她如何能联系上他。“我会让你在需要的时候知道我在哪里,”这就是他的回答。

 “每当他对适当的解释表现得漠不关心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反应?”我问道。

 “唉,我没有其他办法只好任他去了,然后我自己解决吧,”艾琳回答说,耸耸肩。我告诉她我听说很多妻子不会坐等傻傻猜测他们丈夫到底在搞什么把戏,而她的回答是,“没错啊,但她们不是嫁给了沃特。”她使自己确信他无动于衷的举动是要求她把长期形成的无价值感和绝望感当作家常便饭。即便她在教育领域的思想无人可以左右,但她从来没将学校的那份坚定感带到家中。

你的情况又如何呢?在人际交往中,是否曾经有过被讨厌的和不健康的情绪陷阱所束缚的经历?说不定,是时候允许你自己释放那份情绪上的负累并换取更合理的回应了。要想达到目标,你就必须:

首先,认识到你自身的有害情绪。

然后,确定另一种回应方案是运用较为健康的思考模式。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视乎需要抛开至少三种不健康的情绪反应:错误罪疚感、六神无主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自我价值感代替错误的罪疚感

“人孰无过。”这句话真是说得再正确不过了。没有人能够声称自己是完美的。一位很天真的女士曾对我说,“尽管我猜母亲和每个人一样都会犯错,我却对她犯的错一无所知。所以没有什么人能像她那样近乎完美了。”且说,这位女士由于与那天使般的母亲有着特殊的亲情纽带,因此才神经过敏地觉得她非得认为母亲很完美不可,又或许她母亲没尽力向众人展现真正的自己——要么是两者都有。一言蔽之,没人能声称自己完美或接近完美。    

任何人都会对做过的一些不端行为产生罪疚感。我们个性中的特性或行为存在着一定的瑕疵。这并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情,却是事实。只要是人类,就会有让你产生罪疚感的东西。某些罪疚感会令你的判断力产生的较小的误差,而某些根深蒂固的罪疚感会导致较为严重的问题。

思维健全的个体会正视自身的缺点,他们不会特意去遮掩这个事实。当做错事的时候,就大方承认,对做错的地方留有深刻印象,他们会选择更好的解决方案且继续过日子。简言之,他们实现的是真实罪疚感,承认责任过失后做出了建设性和释放罪疚的反应。

假如,一位丈夫在对妻子说了不冷不热的话之后承认他的措辞或态度不当。他会寻求对方的宽恕,必要时补偿她。他将从过失中吸取教训,选择去改变他愚钝的行为。从那以后,他会继续生活,没有理由再感到罪疚。在这个例子中,真实罪疚感发挥了固有的功能。

讨好者在生活中没有运用真实罪疚感思考的倾向。他们也会失误,只是没能做出必要的调节继续过日子,而通常陷入情绪的苦井无法自拔,甚至到了不能做有效改变的程度。不断地遭受别人的评判和谴责,因此他们强烈地想要证明他们自己最终应当获得宽恕,但内心又并不真的相信如此。    

如果这些描述符合你的想法,你有可能说服自己值得受到被轻视的待遇,唯一你视作还凑合的办法就是用足够的忏悔来还清你的罪过。

仔细检视以下遭遇错误罪疚感的人们的一般表述。勾选符合你的条目,可多选:

(1)为了证明我真的是个好人,我觉得应该弥补自己犯的过错。

(2)我似乎做了太多次多余的道歉。

(3)不知怎的我就是感觉不能和其他人相比。

(4)即使别人说原谅我了,我仍感觉没有被原谅。

(5)我宁可不让人们了解真正的我,因为他们可能不喜欢看到那样的我。

(6)当某个人挑剔我的时候,这真的会使我变得消极起来。

(7)如果我和别人犯了同样错误的事,我的过错要大些。

(8)我那最丑陋的秘密,就算是我最亲近的朋友我也感到难以启齿。

(9)关于我理应奉行的行为举动,我会严于律己。

(10)要是人们知道了我的弱点,几乎没人会真正愿意接纳我的。

内心与罪疚感之间抗争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极少人能用干净利落的方式应对它。不过,你越是对抗错误罪疚感,就越有可能陷入讨好行为的那种收买人们信任的方式中,而你的错误罪疚感是不会让你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