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吃货(第2/4页)

因为爸爸跟她说:

“从今天开始,所有甜的都不能吃了,还有高热量的也不能吃。”

当然,这只是口头上的简略表达,实际上则有一张类似报纸的鸿篇巨制,上面清清楚楚分门别类地列出了什么不能吃。

这时候汪汪姑娘已经17岁了,出落得如花似玉,只是花有些丰满,玉有点圆润。世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没有尝试,包括爱情。但这都不是最大的打击,最大的是:在她已经尝试过的无数种她愿意用一生去热爱的食物中,有一小半被列入了禁食清单。

在此之前,她是一个连吃荷包蛋都要放糖的姑娘。

她也不需要跟人争论西红柿炒鸡蛋放不放糖,粽子是甜是咸,她不争吵,不辩论,她嗤之以鼻。

结果她变成了她嗤之以鼻的那种人,什么都吃咸的,最后被逼无奈,连豆浆都喝咸的了。结果她发现,咸的也挺好喝,这是最让她沮丧的。

但是,以她的性格,世上没什么事能长久地让她沮丧。很快,汪汪姑娘就发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她觉得世界对她还不错,至少还能吃炸酱面吧!她愿意吃一辈子炸酱面。她还爱吃虾。年轻的她曾经天真地问一位政治老师:

“世界上有没有尊崇虾的宗教啊?或者说虾是主神,我愿意加入这个宗教。”

老师说:“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哪个宗教吃自己的主神和偶像,一般都只有他们不吃的。比如,印度教不吃牛肉,相传牛是他们主神的坐骑,很了不起。”汪汪撇了撇嘴说:“那算了,我只要躲着点不吃虾的宗教就行了。”

后来的一年里,发生了三件事,彼此之间有一些关联,有必要在这里交代一下。

第一件事是,因为得了I型糖尿病,汪汪快速地瘦了下来。虽然瘦得不是很健康,但毕竟底子好,所以看起来骨肉匀称,配上天生的白皮肤和一头黑得像PS过的头发,梳上一对马尾辫,穿上白色运动背心、蓝色短裤,简直脱胎换骨。她拿一张那时候的照片给同事看过,一个动漫频道的男同事看完,一把抢过去,跑到厕所里不知道干什么勾当去了。

第二件事是,因为脱胎换骨变成了班花,她收获了一个男朋友,尝到了爱情的滋味。爱情这东西虽然不太容易找到良品,但只要找到了,就能享用很久,口感丰富,回味悠长,比所有吃的都美味。这是一般人的看法,但汪汪的看法有一点不同:“只能说,跟油焖大虾的味道差不多!”

第三件事是,她的男朋友不吃虾。汪汪第一次听说这事,马上就哭了,眼角撇成八点二十,流着眼泪问道:“为什么?虾是你们主神的坐骑吗?”男朋友哭笑不得,答说因为过敏,别说吃了,一碰虾米须子就要全身起大红包。汪汪不高兴了,甩着双马尾闹将起来,场面十分尴尬。不过闹了没多会儿,她就恢复了理智,一抹眼泪,用力握了握拳,对男朋友说:

“你真可怜,不能吃虾,这比我不能吃咸菜丝、咸鸭蛋和糖要可怜一万倍!我再也不觉得孤单了!”

后来在饭桌上,汪汪给同事们模仿了当时男朋友的表情,大家笑翻在地,可惜我不是她的同事,没有看到。

汪汪就是这样一个达观的吃货。她总能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满足的点,只要这个东西还能吃,其他就都不叫事儿,说明世界对她还算公平。毕竟世界上还有不能吃虾的人。关于这件事,她跟男朋友讨论过几次。男朋友博闻强记,属于脑内植入了百度百科的那种少年,我们年轻时都多少见过几个这样的人。他说:

“你知道弹坑效应吗?”

汪汪摇头说不知道。

“弹坑效应,”男朋友竖起食指,“就是说在战场上,如果一发炮弹在你身边爆炸,没把你炸死,那么你应该立刻跑到这个弹坑里。因为从统计学上讲,另一发炮弹落在同一个弹坑里的概率非常非常小。”

汪汪眨眨眼睛,问:“啥意思?”

男朋友把嘴抿成了一字形。“就是说,”他耐着性子解释道,“你得了一个不能吃某种东西的怪病,这种病就是一个弹坑,你应该不会再得另一种了,放心吧!”

汪汪又眨眨眼睛说:“我已经得了两种了呀。”

现在我们知道,高中生的统计学水平很一般,且常常牵强附会,他想表达的根本不是弹坑效应,弹坑效应必须取决于主观意志。他要表达的更贴近于墨菲成功定律的某种反向应用。但这有什么意义呢?人家两个人还是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一个觉得自己很屌,一个觉得男朋友屌爆了。唯一的问题是两个人在一起既不能吃糖也不能吃虾。但是其实只要我们冷静回想一下就会发现,高中生谈恋爱跟我们成年人完全不同,没什么机会整天黏在一起,吃了这顿想下顿。他们的恋爱过程基本上就是一起写写作业什么的。

与常见的校园恋爱文学结局不同,两人并没有因为高三毕业而分手,因为男朋友太跩,想考什么学校就考什么学校。他说,你随便报吧,我跟你报一个学校就行了。为了保险起见,两人都没报第二志愿,要么同生,要么同死。结果当然是同生了。

大一入学体检的时候,第一项检查的大夫问汪汪:最近有没有什么觉得不舒服的地方?这主要是为了快速找到检查重点。汪汪举起手来说:我手指头尖疼。又抬起脚来,用手指着说:我脚指头尖发麻。大夫皱了皱眉头,问她有没有心脏方面的问题,答说没有。大夫说,那你需要看一下尿酸。汪汪急道:早上不让喝水,现在没尿。大夫气得七窍生烟,怒道:不是查尿!是查血。

结果一查血,尿酸超标,有临床症状,转到人民医院复诊,确诊为痛风。汪汪大惊道:“痛风!这不是老太太得的病吗!”接着她脑袋又凉快下来,自言自语道:“也没什么奇怪的,哮喘和糖尿病也是老太太得的病,我八九岁就得了。”

然后她不等大夫开言,就做出一副经验丰富的表情说:

“大夫,我就问一件事,痛风这个病……”

“当然能治。”大夫打断她说。

“不是,咳。我不是问您这个!我是想问,痛风这个病,忌口吗?有什么不能吃的吗?”

大夫把表情藏在眼镜片的反光里,不敢看这个真诚的吃货的眼神。

众所周知,痛风乃忌口之王。得了痛风,你首先该问的不是不能吃什么,而是有什么还能吃。

大致说来,痛风不能吃的有:豆制品、肥肉、大部分鱼类、海鲜;各种酸性食物及饮品(如食醋);动物内脏;菠菜等部分蔬菜;茶、酒、咖啡;花生、腰果、芝麻(芝麻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