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教养(第4/4页)

这种观点颇具争议性。例如,博斯韦尔就不予认同。“先生,这个世界的倾向是,”他回击道,“上层女性的道德比下层的更低劣。”的确,在18世纪后期,同样涌起了一股公共潮流,批评上层男女道德败坏,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同一种思想进程所致。其要点乃在于,至18世纪后期,人们开始习惯于从阶级的地位来思考道德,并且相信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性规范。

这些有关自然与教养的各种认知方式,其最终后果就是产生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双重意识,此种意识在维多利亚时代达到了顶点,并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一方面建立了一种关于女性之天真与被害的有力假定,许多观察者甚至将其发挥到妓女身上;而另一方面,缺乏教育的女性在性问题上常受到怀疑,并且即使在慈善家眼中,妓女也往往被嫌弃为恶心与腐化之人。因此,男人的贪婪要被谴责,女性的堕落则应受到排斥,而劳动阶层的女性乃被视为不完全的女人。这种同情与厌恶态度的偏重权衡,在评论者那里显然因人而异,但只有少数论者能完全脱离这种二元的思维。正是在启蒙时期,道德、教育与阶级之关联的全新进展才使得这种意识广布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