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意大利领土扩充至自然边界(第4/5页)

意大利北部

意大利本土,亚平宁山脉以南,在塔伦图姆得手以后享受着深沉的和平;与法莱里的六日之战(公元前241年)只不过算是一个插曲。但在北方,介于联邦的领土与意大利的自然边界(阿尔卑斯山山脉)之间却有广阔的区域是并未绝对臣服于罗马的。在亚平宁以北,罗马人只拥有一片狭窄的地区。波河南方,强悍的凯尔特族的波伊人,仍旧据地自雄(从帕尔马至博洛尼亚);两河之间,东边的林贡斯人和西边的阿纳利(现在的帕尔马大公国)——可能是附属于波伊的两个小族——则占据了平原。在平原的西端,利古里亚人进入,跟孤立的凯尔特部落混合之后,定居阿雷佐与比萨之间的亚平宁山区,占据了波河的发源地。波河北方的平原之东部,约从维罗纳至海岸,由维尼蒂人所占,这一族跟凯尔特人不同,可能属于伊利里亚血统。在这些地区和西部山脉之间,是塞诺马尼人(在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这些人很少跟凯尔特人一致行动,很可能大部分跟维尼蒂人及因苏布雷人(在米兰附近)相混。后者是意大利的凯尔特人区域中至为可观的;他们不但跟阿尔卑斯山谷中半凯尔特半非凯尔特的各小社团保持不断联系,而且跟阿尔卑斯以外的凯尔特人也是如此。阿尔卑斯的门户,那有二百三十英里可以航行的大河,那时文明化的欧洲最大最肥沃的平原,仍在意大利的世仇之手,这些部族,虽然已经衰弱了,却仍旧连名分上都不附属于意大利,仍旧骚扰邻族,保持着他们蛮族的习尚,散居广阔的平原各处,继续他们放牧与剽掠的生活。罗马人及早占取这些地带乃是意料中事,尤其因为凯尔特人似乎逐渐忘记了公元前283—前282年之役的败北,而又重新开始骚动,更危险的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凯尔特人又在阿尔卑斯以南出现。

凯尔特战争

事实上,公元前240年,波伊人已重启战端,而他们的首领,阿提斯与加拉塔斯也在未经大会的授权下,召阿尔卑斯北边的高卢人与他们联合作战。后者响应众多,而于公元前238年,意大利久已未见的大军扎营到亚里米伦。罗马,其时还国力太弱,不敢冒战争之险,乃结停战之议,而为了争取时间,允许凯尔特的使者前往罗马;使者到达元老院,竟要求割让亚里米伦——这简直是布伦努斯的时代重新来临了。但战争在未开始之前,却因一件意外而结束了。波伊人,由于不满意不请自来的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人,可能是惧怕自己的领域被侵占,跟他们冲突起来。这两个凯尔特部族发生公开战争;在波伊的首领被本族的人杀掉以后,高卢人返回阿尔卑斯山以北。如此,波伊人被交到罗马人手里了,后者则把他们像塞农人一样驱赶,至少一直推进到波河;但由于波伊人割让了某些地区,罗马人乃停止对他们的战争(公元前236年)。可能这是由于那时罗马人预料会跟迦太基人重启战端;但因萨丁尼亚的占取而战争避免之后,罗马政策便意在尽快把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地区全部纳入版图了,因之凯尔特人感到的恐惧也并非空穴来风。然而,罗马人并不急于动手,因而凯尔特人乃抢先发起。原因可能有三:一,罗马人在东岸的土地分配(公元前232年),此事虽未必针对凯尔特人,但他们却感到迫在眉睫的危险;二,或许他们觉得为了占有伦巴第而与罗马一战,是无可避免之事;三,急躁的凯尔特人可能已经不耐久蛰,而选择了远征,最后这一项的可能性最大。除了塞诺马尼人之外——他们和维尼蒂人一样,宣布站在罗马人一边——所有的意大利凯尔特人都赞同战争,罗纳河上流河谷的凯尔特人也加入——后者毋宁说是此带的大批冒险分子,为首者为康科里塔努斯与阿纳罗埃斯图斯。凯尔特的首领带着五万步兵、两万骑兵及战车兵向亚平宁进发(公元前225年)。罗马人未料到攻击会从这一方面来,没料到凯尔特人不顾他们在东海岸的堡垒,竟直攻首都。蜂拥的凯尔特人曾在不很久以前这般蹂躏希腊。危机严重,而严重性看起来比实际尤甚。所有的人都相信这次罗马的毁灭已经注定,罗马要变成高卢人的土地了,而谣传如此之甚,以致罗马政府竟屈就那荒谬的迷信,在罗马广场中将一个高卢男人和一个高卢女人活活烧死,以实现命运的宣判。但同时他们却积极准备。原先,有两名执政官各统率步兵约两万五千、骑兵一千一百,分驻于萨丁尼亚及亚里米伦,前者,执政官为盖乌斯·阿蒂利乌斯·雷古卢斯,后者,执政官为鲁西乌斯·埃米利乌斯·帕普斯。两者皆接到命令,立即赶赴最急迫地区伊特鲁里亚。由于塞诺马尼人与维尼蒂人系罗马盟邦,凯尔特人在出征时不得不留下一批卫戍部队在家乡,而现在,受罗马召集的翁布里亚人则从山区肆攻波伊平原,对敌人的本土造成无以估计的蹂躏。伊特鲁里亚人与萨宾人则受召占领亚平宁山区,尽可能阻挡通路,以待正规军开到。在罗马,组成了五万人的后备军。全意大利现在都共认是罗马的战友了,凡能从军的一律征集,战争所需物资尽行储备。

特拉蒙之战

然而,这些并非一蹴可几。因为既然罗马允许自己有被突袭之可能,事情一旦发生,至少伊特鲁里亚已无法可保。凯尔特人发现亚平宁山区防线薄弱,未遭抵抗即将久未见敌人的丰饶托斯卡纳区剽掠净尽。当执政官帕普斯所率领的亚里米伦驻军驰抵凯尔特人侧翼时,后者已到达仅距罗马三日行程的克鲁修姆,而伊特鲁里亚民兵则在凯尔特人通过亚平宁山脉之后集合,于后追来。有一天晚上,当两军业已扎营而篝火已燃,凯尔特步兵突又拔营,往费苏里(菲耶索莱)路上撤退:该夜骑兵已占领前进据点,而主力则于凌晨跟进。托斯卡纳的民兵原先扎营距凯尔特颇近,这时察觉他们离去,以为溃散,便匆忙追击。高卢人所料正着,步兵早在精选之地严阵以待,待罗马民兵疲困散乱赶至,血战之下,民兵六千被歼,其他被迫退至山头,如非执政官部队及时出现,定遭同样命运。高卢人见敌军大量涌到,乃转回本土方向。他们已巧妙阻断罗马两军的会合,而先将弱者击败,但这个战术仍只是部分成功;现在,他们似乎应该先把相当多的战利品安置于安全地点。为了行军便利,他们从当时的所在地丘西向平阔的海岸推进,然后沿岸而行,却不意遭遇大敌;这乃是在比萨登陆的萨丁尼亚部队;他们本意阻断亚平宁山脉,但来时已迟,便立即沿岸前进,而方向正与高卢人相同。两军在特拉蒙(翁布隆河河口)相遇。罗马步兵沿大路以密集阵线推进,执政官盖乌斯·阿蒂利乌斯·雷古卢斯则亲率骑兵接近高卢侧翼,同时尽快通知帕普斯他们已到。一场鬼哭神嚎的骑兵战发生,雷古卢斯阵亡;但他的牺牲并非徒然,他的目标达到了。帕普斯得知战事发生,并猜测出结果,迅即整备军团,因之使凯尔特人两面受敌。阿尔卑斯山北的高卢人与因苏布雷人迎战帕普斯部,阿尔卑斯的陶里斯克人与波伊人则迎战萨丁尼亚部;骑兵于侧翼奋战,各皆英勇骠骁。在人数上,两方相近,而高卢人死而后生的处境亦令他们倾尽全力。但阿尔卑斯山北的高卢人惯于近战,在罗马散兵的箭矢下败下阵来;在血刃战上,罗马的武器又锻炼较佳,使高卢人处于不利立场;最后,胜利的罗马骑兵的侧翼攻击决定大势。凯尔特骑兵溃逃,步兵则在海岸与三面罗马大军的封围下无路可走。一万凯尔特人,包括其王康科里塔努斯被俘,其余四万尽死于刀兵之下;阿纳罗埃斯图斯及其随员则依凯尔特规矩,自裁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