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抓住改变命运的机遇(第4/9页)

李秀成选中的这座与南京城遥相呼应的战略重镇,就是上海。于是李秀成以苏州为大本营,连克杭州、常州、太仓、福山、昆山等城,进逼上海。但要拿下上海,李秀成面临着一个说不清楚的麻烦:洋人。

其时上海城已经成为东方第一座重要港口,其富庶繁华,天下无出其右。所以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就乘兵舰沿江而上,赴南京城见洪秀全。其人之行,肩负两个使命,一是确保一艘英国炮艇停泊于南京城附近,以保护英国的商业利益;二是要确保上海的安全,说服南京城的太平军不要进攻这座城市。

洪秀全答复:天父已经显灵,不允许这样做。

何伯拿着这纸照会,回来见正担任参赞和译员的巴夏礼。巴夏礼因为参加过与清廷的谈判,被视为最有东方经验的英国人。他看了何伯拿回来的照会,大声喊叫了起来:不行,天父必须再向他显灵一次。

此后英国人与南京城进行了象征意义的炮火交换。然后何伯再入南京,天父果然重新向洪秀全显了灵,这一次,洪秀全答应了英国人的所有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允许一艘英国炮艇,停泊于南京附近;太平军承诺,一年内不向上海城进攻,甚至绝不靠近上海城三十英里以内。

这是洪秀全与英国极为短暂的蜜月期。此后一年,大量的传教士进入南京,试图说服洪秀全建立一个东方基督帝国。而洪秀全却别出心裁,建议传教士们放弃基督教信仰,改信他的太平天国。面对洪秀全的异想天开,传教士们瞠目结舌,浑不知如何答复洪秀全。

洪秀全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他是真的坚信自己是耶稣的弟弟,坚信自己是耶和华的儿子。如果你说不是,那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支持他、拥护他,会有这么多的美女环绕着他呢?

但洪秀全这厮也不想一想,基督教义这么大的事,岂是可以瞎忽悠的?他看到有不少中国人相信他的癫狂妄语,就以为全世界的人都神经不正常,会被他忽悠。

虽然洪秀全没有忽悠住传教士们,但为了强化自己的威权,他向前线的李秀成放出风声,说他已经忽悠住了洋人。

李秀成大喜,于双方合约期满之后,也就是1861年,派遣军队向上海挺进,准备接管这座富庶的城市。

商人千万不要从政

太平军进逼上海,沪上震恐。

上海这座城市,只有几千士兵,装备差,士气低,还有一个最可怕的问题——这些士兵在政治上极端不可靠。

所谓政治上不可靠,是指这些清兵前不久刚刚参加了小刀会起事。参加起事之前,他们原本是清兵,但小刀会起事的时候,他们都举手投降,并成为小刀会的生力军。等小刀会起事失败,他们又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到兵营里继续吃粮。指望这些人来对抗李秀成的大军,太不靠谱了。

于是,江苏巡抚薛焕和苏松太道吴煦,这两名行政级别最高的地方官员,就犯了难。

说起薛焕和吴煦,这两个人也不是好惹的。薛焕是四川人,进士出身,洪秀全起事后,他率兵征战。嗣后小刀会占据上海,薛焕奉命统兵征剿,小刀会闻风而走,此后薛焕就一步步地升至江苏巡抚。他为人清正敏悟,处理上海事务顺风顺水,成为少有的精通洋务的实干型大臣。

吴煦是浙江人,自小跟在父兄身边在衙门里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办理刑案,后来以捐官的方式进入官场。小刀会起事的时候他正在上海,因为力抗小刀会而声闻朝野,但如果公正地评价,他的能力仍然不足以对付上海的复杂时局,他所依靠的,是杨坊。

杨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时代传奇。实事求是地讲,即使是李鸿章或是曾国藩,与杨坊的经历相比,都要黯淡晦涩许多。只不过,当李鸿章崛起之后,杨坊的时运陡转,智商也呈直线下降,这其中的原因,殊难让人理解。

杨坊是浙江人,起初在宁波一家绸布店做伙计。但是他智商过人,比更多人更早地感知到了时代的变化,于是进入教会学校,学习英语。此后,有种说法是他因为逃债来到了上海,不管怎样,他来到上海的时候身无分文,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进入洋行充任买办,很快成了上海有名的大富豪。

所谓买办,是朝廷为愚民而扭曲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洋人漂洋过海来做生意,朝廷是欢迎的,比如说乾隆皇帝就是西洋座钟发烧友,搜集了无数座钟藏在宫中。老百姓也欢迎洋人,只有贸易才能盘活百姓家的资产,既能够富起来,也能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可是朝廷不想让百姓高兴,因为百姓如果频繁参加商业贸易,不惟是越来越富,而且脑子越来越灵光,就不愿意被朝廷愚弄了。

于是朝廷严禁洋人与百姓直接贸易,把洋人和中国百姓隔绝开来,以维持民众的智商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个中间阶层,将洋人的贸易与中国市场对接起来,这个中间阶层,就是我们熟知的买办。

最早的买办,是由朝廷指派的广东十三行。但鸦片战争之后,私人买办兴起。历史上的第一个私人买办叫穆炳元,他是广东定海的士兵,英国人攻陷定海,穆炳元就成了俘虏,被带到英国人的兵舰上。他就在兵舰上学会了英语,从此成了洋人的经销商。

能成为买办之人,都有其过人之处。杨坊此人就是如此,他的身手,在小刀会于1853年9月起事之时,就显露了出来。当时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并捉住了时任苏松太道的吴健彰。这个吴健彰也堪称时代英雄,他是广东人,早年贫寒,贩鸡为生,后来苦学英语,开始和洋人打交道,最终靠经营茶叶而积累起巨额财富,于是捐官从政,进入官场。但商人最是沾不得官场,一碰官场,甭管多么灵光的脑子,就立即智商跳水,沦为平庸者流。前有吴健彰,后有杨坊,走的都是这种奇异的人生路线。

精明过人的商人吴健彰,刚刚升任苏松太道,就被小刀会俘虏。这时候杨坊挺身而出,深入虎穴,面见小刀会领袖刘丽川,摸清了小刀会内部的虚实。而后杨坊潜入小刀会,将被关押的吴健彰偷了出来。

吴健彰因此被朝廷革职,于家乡贫病而死。沪上繁华之事,竟如南柯一梦。

但杨坊不肯吸取吴健彰的教训,兀自雄心勃勃,献计献策,于上海城外修筑围墙,切断城内外交通,断绝小刀会的接济,最终使小刀会灰飞烟灭。

自从李秀成流露出进攻上海的意图,杨坊一直苦思应对之法,还真让他想到了个绝妙的法子。这个法子就是,利用沪上富庶的财富做支持,招募流落于上海的洋兵,组织起一支洋枪队,对抗太平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