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三(第5/9页)

自古养兵本无善政,南宋之括财,晚明之增饷,皆为兵多所累,识者病之。我朝绿营兵丁五十余万,较之宋、明,已属极少。然乾隆四十六年议增缺额、名粮,大学士阿桂曾上疏力争。臣国藩亦于咸丰元年疏请裁兵五万,户部初来议准,后乃通行各省酌办。溯自洪、杨倡乱,捻、回继变,军兴十余年,唯向荣、和春大营用兵稍多,其余皆倚勇丁以集事。

国家养兵之费,岁逾二千万,当此多事之秋,乃未闻绿营立一奇功,出一良将。今各省勇丁合计,约在三十万以外,而昔年经制之兵仍未能议裁议减。守战各兵在营之坐粮虽少,而出征外省,加以盐折、夫价、余丁等款,每兵一名月支亦在五两上下。平日有粮少之名,临事无省费之实。百年受养兵之累,应急无破寇之效,统筹全局,殊非长策。臣愚以为军务全竣后,仍当综核名实,裁减陆兵。其必不可裁者,即当增加口粮。此又因今日设立水营而即为异日陆营之地者也。

谨议事宜三十条,营制二十四条,分缮二折,恭呈御览。

计战船七百七十四号。除提督已颁关防外,新设总兵四员,拨出兼隶之总兵一员,副、参、游三项营官二十四员,都、守、千、把、外委等哨官七百七十四员,兵数一万二千余人。兵饷、船价、廉俸、杂费、修舰之资,约计每月五万有余。凡选将、练兵、饷项,捕务暨考核教演之法,莫不严定章程,冀垂令典。

请旨敕下军机大臣,会同吏、户、兵、工等部暨总理衙门核议施行。所有会议长江水师营制事宜缘由,谨会同漕运总督臣吴棠、护江苏抚臣刘郇膏、安徽巡抚臣乔松年、江西巡抚臣刘坤一、湖北巡抚臣郑敦谨、湖南巡抚臣李瀚章恭折由驿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

再,此折系臣曾国藩、彭玉麟主稿,合并声明。谨奏。

长江水师事宜

第一条,提督建衙太平府

长江水师提督驻扎,原议在于芜湖建立衙署,查芜湖内河甚小,冬令水涸,不能安泊战舰。若泊大江之中,则洪涛巨浸,其患莫测。查江南太平府河,外通江,内通湖,可扎战船数十营,右达皖南宁国府,南漪固城诸湖,左达江苏高淳、溧水两县,石臼、丹阳诸湖,兼可扼东坝之要隘,拟以提督驻扎太平府,设立衙署。

第二条,提督立行署于岳州

长江水师提督管辖之地,上自荆州、岳州,下自江苏崇明,两岸支河、内湖均归统辖,计程近五十余里,分列五省,若仅驻扎太平府,恐其照料难周,拟于岳州府设立行署。该提督分月轮驻,以半年驻下江太平府,以半年驻上江岳州府。每年周历巡查,驻上江则巡阅至洞庭湖、荆州止,驻下江则巡阅至狼山止。

第三条,提督单衔奏事

长江水师提督统辖较远,责任甚重,拟请单衔奏事,以专责成。如遇有与各省地方公事及陆营交涉之件,则会商该省督抚,分别奏咨办理。如地方公事及陆营有与水师交涉之件,该省督抚亦会商长江提督分别奏咨办理。提督之官,其初本系文职。明末李如松始以武臣而为提督。初尚文武兼用,后乃专用武职。唯九门提督一缺,尚是文臣兼领。江、皖、晋、豫等省提督之缺,尚以巡抚兼领,略存旧制。今长江提督一缺,拟请文武兼用,盖缘长江通商,处处与外国交接,朝夕相见,必须提督平日稍有威权,乃足以资弹压。该提督仍归两江总督、湖广总督节制。

第四条,长江共立六标

长江水师共立六标。提督驻扎太平府,所辖提标五营。岳州设一总兵,所辖镇标四营。汉阳设一总兵,所辖镇标四营。湖口设一总兵,所辖镇标五营。瓜洲设一总兵,所辖镇标四营。狼山镇总兵兼隶长江,所辖镇标二营。通共二十四营。

第五条,长江与各省水面分界

长江水师与各省河湖交界之处,应即划分界限,各有汛地,以专责成。湖北除江面千余里全归长江提督外,其自荆州以上溯江至宜昌、巴东,汉阳以上溯汉至襄阳、郧阳,及各支河湖汊,应由湖北另行设防,归湖广总督、湖北提督统辖。湖南除江面及洞庭湖归长江提督外,其湘、沅二水,应由湖南另行设防,归湖南巡抚、湖南提督统辖。江西除江面及鄱阳湖归长江提督外,其吴城以上省河及东西支河应由江西另行设防,归江西巡抚统辖。安徽除江面与傍江之湖归长江提督外,其淮河自正阳关以下至洪泽湖止,并接连苏属之支河湖荡,应另设淮扬水师,归淮扬镇总兵统带,两江总督、漕运总督、安徽巡抚兼辖。江苏除江面归长江提督外,其自镇江以东,凡江南之支河湖荡,应另设太湖水师,归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江南提督统辖。其旧设海口之狼山、福山、苏松三镇,除福山、苏松二镇悉仍其旧外,拟以狼山镇兼隶长江提督标下,仍听两江总督、江南提督节制。

第六条,副参游沿江建衙

副将、参将、游击各有专营,自应设立衙署。唯长江水师营汛,其责任专重在水面,并无防守城池、弹压市镇之责。其立汛建署,须择有港汊内河可收泊战舰者,庶免风涛覆溺之患,虽孤州野岸亦可修造衙署,宜距城市稍远乃为妥善。

第七条,都司以下不立衙署

水师官兵皆宜以船为家,不准登岸居住。如违例住岸上者,官即革职,兵即革粮。自都司以下皆系哨官,即以哨船为办公之所,不准建衙陆居。至长江提、镇除例鲐坐船外,各给督阵舢板二号,每船额设守备哨官一员,兵二十名。内柁兵一名,头兵一名,炮兵二名,桨兵十六名。凡提、镇衙门巡捕、跟丁、执事人等,轮流派此船之人值班听差,下班仍以船为家,不准在岸居住。副、参、游督阵舢板各一号,悉如之。

第八条,营制船数

副将营制战船四十三号:内长龙船二号,舢板船四十号督阵大舢板船一号。参将营制战船三十三号:内长龙船二号,舢板船三十号,督阵大舢板船一号。游击营制战船二十三号:内长龙船二号,舢板船二十号,督阵大舢板船一号。其虽系游击营制而用船三十三号者唯岳州、汉阳二营。凡专立之营,皆以都司二员管驾长龙为领哨,其各散哨员弁均受约束。左领哨专管本营钱粮,右领哨专管本营船炮军装及一切差遣巡查诸务。其舢板之以守备充哨官者为副领哨,每守备率领船十号。

第九条,战船人数

长江水师额兵。副将营督阵舢板船一号,兵二十名;长龙船二号,每船二十五人,共兵五十名;舢板船四十号,每船十四人,共兵五百六十名;稿书、书识十四名,共额兵六百三十名,共哨官四十三员。参将营督阵舢板船一号,兵二十名;长龙船二号,每船二十五人,共兵五十名;舢板船三十号,每船十四人,共兵四百二十名;共额兵四百九十名,共哨官三十三员。游击营督阵舢板船一号,兵二十名;长龙船二号,每船二十五人,共兵五十名;舢板船二十号,每船十四人,共兵二百八十名:共额兵三百五十名,共哨官二十三员。其游击营亦有用三十三船者,全仿参将营之例。稿书、书识均不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