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为之奈何?(第4/5页)

二世皇帝为什么这么糊涂?难道他是白痴吗?当然不是。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二世皇帝得位不正,他每天都担心万一真相被大臣和哥哥们知道了,自己就可能从皇帝的位子上被赶下来。对胡亥来说,自己的利益远比大秦的利益要重要得多,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他谁都可以杀。

杀了蒙家两兄弟和大臣们后,他接下来又在咸阳将自己的十二个哥哥公开斩首,将自己的十个姐姐裂体处死。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就是为了震慑所有可能的反对者。

“财物入于县官”,就是把这些被处死的人的所有财产都收归皇帝所有。秦汉俗称天子为“县官”,宋代则俗称天子为“官家”。秦汉有这样的俗称,是因为战国晚期邹衍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天子乃赤县之官,故称县官。而秦的国策向来是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所以“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胡亥啊,你以为任用你喜欢的人,把你讨厌的人通通杀光,就能让你高枕无忧吗?就能让你“肆志宠乐”吗?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各位接着就可以看到这样做的结果。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而却。

新皇帝登基,带来的却是如此恐怖血腥的时代。秦始皇杀六国人,胡亥竟然连忠臣和自己的手足都杀,群臣当然“人人自危”。没有人愿意等死,所以有心反抗胡亥的人越来越多,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

但胡亥却真的以为他可以“高枕肆志宠乐”了,于是继续兴建始皇时代的诸多重大工程,如阿房宫、直道、驰道等,百姓的赋税越来越重,兵役和劳役没完没了。上有大臣欲叛,下有百姓不安,胡亥在这样危险的局势中,却认为只要有严刑峻法,他想要做的事就没有办不到的。

二世元年七月,两个楚国的小人物陈胜和吴广带领着戍卒前往北方的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部)戍边,遇到大雨,眼看着就要延误报到期限。按法令,误期者当斩。于是,陈胜和吴广商量:“现在逃亡也是死,起来干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干大事!”于是揭竿起义。更讽刺的是,他们用来号召天下的名义竟然就是冤死的扶苏和楚国将军项燕。一时之间,六国故地纷纷响应,陈胜兵锋所及,甚至杀到秦国关中的腹地鸿门。

接下来的许多事,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谈过,在此就不再赘言,我们现在来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而二世责问李斯曰:“……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贤者之所务也。……”

东方六国皆反,眼看始皇的大业就要完蛋,李斯多次请求在二世有空的时候要去谏劝他。各位可以推测,李斯所要谏劝的内容,必然是让胡亥不要再荒唐下去了。但二世不允许,反而责问李斯说:“大家之所以觉得拥有天下很尊贵,难道是因为天子要费力劳心,住像旅馆一样的房子(可见当时的旅馆不太舒适),吃看门人吃的食物(可见当时的保安待遇不高),做奴隶做的工作吗(这个就不必解释了吧)?这种事都是笨人才去做的,杰出的人不做这种事。”

各位看看这是什么话?胡亥的意思不就是,要老子放弃享受,没门!因为老子是聪明人,不是笨人,只有笨人才努力干活,聪明人是来享受的。我说他是纨绔子弟,没冤枉他吧!

“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此所以贵于有天下也。……故吾愿赐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为之奈何?”

胡亥接着又说:“一个杰出的人统治天下,是要天下来配合自己,所以大家才觉得拥有天下是一件尊贵的事。”他希望要“赐志广欲”,想干吗就干吗,还要“长享天下而无害”,请你李斯拿出办法来。

我想李斯听到二世皇帝这样的旨意,一定会目瞪口呆吧!但这是皇帝问的,你不能不回答啊!

试问:如果你是李斯,面对这个你一手造成的祸害,在这一刻,你该怎么办?

李斯的选择是,拍胡亥的马屁,顺胡亥的心意。因为面对这个大杀群臣的皇帝,他也不想死。更何况,他还有把柄在二世手中。

李斯子由为三川守,群盗吴广等西略地,过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覆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

前面说过,李斯的儿子李由是三川郡的郡守,三川郡地处秦国,是连接中原的要道。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往西进攻关中的秦国腹地,就会经过三川郡,但他们任意往来,李由却没有阻止。等起义军队突然出现在关中,二世这才大惊失色,最后是章邯发动骊山刑徒展开抵抗,才解决了这次危机。

事后,二世要追查李由的失职,派遣一个又一个使者到三川郡进行调查。二世又责备李斯身居三公之位,为何会让盗贼猖狂到这种地步?如果李斯有种的话,就应该回复二世:盗贼猖狂到这种地步,不就是您逼出来的吗?

但是李斯没种,怪不得陈胜要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然,原文不是这么解释的)为什么不敢呢?因为他舍不得他的富贵爵禄啊!李斯担心二世问罪,不知如何是好,他就只好上书奉承,希望能取悦新皇帝。

李斯每次上书,都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次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以书对曰:“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

李斯说:“才能出众的君主,必是全面掌握为君之道而能够督责臣下之人。对下严加督责,则臣子们不敢不竭尽所能来满足君主的要求……因此君主才能专制天下而不受任何约束,能享尽一切极致的欢乐……所以督责之术只要确立了,君主的任何欲望就都能满足了,群臣百姓每天唯恐犯错,想补救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图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