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竹林名士——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第7/18页)

我想起另一个人。

一千多年后清朝的大词人、大名士纳兰容若。纳兰和旬粲一样,同样是帅哥,同样是贵族子弟,同样文采风流,同样夫妻和睦,同样也是爱妻早故,为爱而亡。

大约是老天不愿意看到人间太美好,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怎么可以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集于一身呢?所以,对于接近完美的旬粲、纳兰,老天给了狠狠的一击。又或是老天太爱惜他们了,趁他们还都年轻,就终结他们的生命,让他们成为人间难以再有的风景,成为庸人们永远的记忆。

总之,238年,旬粲美好的生命结束了。第二年,就迎来了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的时代。魏晋苦难的黑幕,也就此拉开。

旬粲是幸运的,因为早亡,所以没有赶上被司马氏残害。早得一步走,片叶不沾身。

夏侯玄之死

旬粲是玄远派名士,他在洛阳的时候,和同为玄远派的何晏、夏侯玄都是好朋友。

249年高平陵事变,司马氏夺权,玄远派的名士被杀了许多,何晏也没能躲开厄运,这些前文都交代过了。

何晏被杀了,誉满天下、同为玄学领袖的夏侯玄的命运又如何呢?高平陵事变中,夏侯玄正在外地做官,所以侥幸逃过此劫,并没有受到株连。但从此之后,夏侯玄谨言慎行,不再参与交游清谈,不再写文章。

251年8月司马懿病死后,有个叫许允的人高兴地对夏侯玄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一死,这下您用不着再担心了!”

夏侯玄苦笑说:兄弟啊,你怎么看不明白啊!司马懿是上一辈的老人,他活着,还会念及故人的情谊把我们当晚辈看,我们还没多大危险,他一死,恐怕他的两个儿子就容不下我们了!

事情发展果然如夏侯玄所料,尽管他三缄其口、低调做人,麻烦还是找上门来!

当时还有个大名士,叫作李丰,也属玄远一派,前面介绍过,就“才性关系”问题,他是主张“才性异”的代表。

李丰也算皇亲国戚,魏明帝曹睿的大女儿齐长公主,嫁给了李丰的大儿子李韬,所以李丰和曹睿是儿女亲家。曹睿死后,儿子曹芳即位,曹芳还得管李韬叫姐夫,所以李丰也是绝对的高官显贵。在曹爽和司马懿斗争中,李丰保持中立,所以高平陵事变中,李丰并没有受到牵连。

司马懿夺得政权后,对李丰这位名士也是采取拉拢的态度,司马师当权后,还擢升李丰任中书令。曹魏时期的中书令是天子近臣,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政策,职位非常高,差不多相当于全国人大委员长。

不过李丰并不买账,他对残忍诡异的司马家极其反感。

强权之下,皇帝曹芳已经形同傀儡。司马师不但虚伪残忍,而且安排了无数眼线在曹芳身边,堂堂皇帝,身边竟没有几个人可以信任。可以信任又能倾吐郁闷的大臣,就只有李丰了。

李丰任中书令两年间,经常被曹芳召去谈话,谈话的内容也严格保密。猜忌成性的司马师认定这些谈话都是针对自己、要除掉自己的计谋,就请李丰相见,然后诘问谈话内容,不料李丰就是不透露他们谈了什么。司马师暴怒之下,竟然用刀柄猛烈撞击,把李丰一下一下捣死了!

而后,打击面迅速扩大,又一场腥风血雨铺天而来!

李丰的长子李韬,以及和李丰关系要好的夏侯玄、张缉都被司马师逮捕起来,然后交到司法部,授意廷尉(最高法院院长)钟毓来审理。张缉是当朝国丈,皇后的老爹,钟毓呢,就是钟会的哥哥。

这种案子一般不用审的,所谓的“审”,只是走流程,然后琢磨一下怎么构陷一套说辞而已。但是,流程还是要走的,聪明要面子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做表面文章。

夏侯玄入狱后,虽自知难以幸免,但是即便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他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钟会曾经想和夏侯玄亲近交往,但是夏侯玄鄙夷钟会的为人,并没有和他做朋友。这时,夏侯玄成为阶下囚,钟会则高高在上,协助哥哥钟毓审理这件案子,手握生杀大权。钟会认为自己有了资本,就主动向夏侯玄示好,表示亲近。

要是一般人,当然求生要紧,陪审官主动和自己套近乎,那还不给点面子?

可是,在有些人心中,苟且活着并不是最高目标,他们还有更高的追求!钟会虽然也风流,也文采出众,但他至死都没能理解这一层,至死都把眼光局限在了功名富贵权势利禄上,所以,终其一生,他也没能成为一流人物。

面对钟会的亲近,夏侯玄坦然拒绝,而且拒绝地那么尊贵:

虽复刑余之人,未敢闻命!(《世说新语·方正》)

钟毓只好亲自审问夏侯玄。

夏侯玄说:“我有罪没罪你还不知道?我有什么罪?!”

钟毓语塞。

夏侯玄继续说:“你枉为部级高官,却屈身做大将军府的奴才!你非得要口供,那你自己随便写好了!”

钟毓知道夏侯玄一代名士,节操高尚,不可能使他屈服,可自己对上面又不能没有交代,于是连夜伪造了一份口供笔录。第二天钟毓拿着这份口供给夏侯玄过目时,自己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夏侯玄看后,只是点头而已,不再说话,直到赴难东市,始终面不改色。

夏侯玄在当时同何晏齐名,而气质肃朗,更让人佩服,时称“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魏明帝曹睿的小舅子毛曾经也是一枚帅哥,有一次和夏侯玄坐在一起,人们就比喻说“好比蒹葭倚玉树”。蒹葭就是芦苇,二人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李丰一案,牵连到的人有夏侯玄、张缉、李韬、苏铄、乐敦、刘贤等,他们全部被灭了三族。屠戮之重,与高平陵事变的惨烈几乎不相上下。

皇帝曹芳为此事愤愤不平:我跟大臣多说几句话,你就要杀,你眼里还有天子吗?左右就给他支招,既然司马师认为您要除掉他,那就不如假戏真唱,真的找机会除掉他算了。

刚好这时候,蜀汉大将姜维发兵伐魏,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带部队路经洛阳,准备西行大战蜀国姜维。曹芳的左右就说:“这是好机会啊!趁司马昭觐见您的时候,把他杀了,然后用司马昭这支部队去攻打司马师。”曹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但是真要做起来,曹芳就胆怯了,诏书都已写好,他却犹豫了。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的机会稍纵即逝。曹芳一犹豫,这机会就错过了,密谋诛杀司马昭的事情,也泄露了。此时司马昭的军队已经过了洛阳,收到密报后,立刻调转大军,入驻洛阳,先把曹芳给软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