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竹林名士——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第4/18页)

但是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竹林交游的地点,大约就在嵇康家附近的竹林中,而交游的时间,大约是正始末年到嘉平中年,不到十年时间。

当然,我们不要幻想着每次聚会都是齐刷刷的七个人一起。现实情况是,或者三两人一聚,或者四五人一聚,七个人凑到一起的机会并不多——这和我们今天的情况是一样的,一个小圈子的好朋友,没事聚聚,今天你出差了,明天他生病了,也不是每次都凑齐。当然,聚会中还有一些外围的朋友会参与进来,所以竹林的交游中,也不止这七个人,有名有姓的,还有吕安、吕巽、赵至、郭暇叔等十几个人。

只是出于对“七”这个数字的特殊爱好,比如北斗七星、七为少阳之数等,加之《论语·宪问》中有个“作者七人”3这么一句话,后人选取了竹林交游中最有代表性的七位,合称“竹林七贤”。

山涛、阮籍、嵇康,我们前面略有介绍,这儿说一下其他几个人。

先说刘伶。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提及刘伶,就必然要提及酒。过去酒家常有一副对联:

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香!

这对联假设刘伶、李白两位嗜酒如命的大名士,为找好酒一问一答,目的是为自己家做广告。我们知道李白是离不开酒的,而在人们心中,能在喝酒方面和李白相媲美的大文士,就只有刘伶了。刘伶被称为醉仙,简直就是酒的代言人,至今还有一款白酒,就叫“刘伶醉”。

刘伶长得瘦小猥琐,沉默寡言,在注重容貌的魏晋时代,却也能成为大名士,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他对生死看得很开,对身外的名誉、死后的身体,更是不在乎,很得庄子的精神。他经常坐着鹿车,手拿一壶酒,让仆人扛着锄头在后面跟着,并说:“我醉死在哪里,就地挖个坑把我埋了吧!”

他天天喝酒,结果喝得形骸俱废,得了酒精依赖症,甚至有一次差点死去。好不容易救过来,他妻子哭着央求他千万别再喝了。于是刘伶说:“好吧,但是我怕自己毅力不够,要在神明面前发誓戒酒。”他老婆一听非常高兴,赶紧去准备祭品所需的酒菜。结果呢?刘伶跪在神前,举起酒杯祷告道: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世说新语·任诞》)

然后又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很快就又醉死过去。

刘伶还有一个爱好,大约也是吃五石散怕热的缘故,整天在屋子里不穿衣服,赤裸着身子跑来跑去。有人去拜访他,看见他光着身子,就指责他为老不尊。结果刘伶却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没事干吗跑到我裤子里来?”

除了有这么多幽默豁达的趣闻,刘伶的文采也极好!他有一首诗《北邙客舍诗》以及一篇《酒德颂》流传后世。《酒德颂》使刘伶享誉盛名,但凡涉及酒文化,就一定绕不开他。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他出身琅琊王氏,是绝对显赫的世家大族。王戎小时候有过人的胆识,魏明帝曹睿曾经把一只老虎的爪牙拔去,关在笼子里任人围观。老虎发怒咆哮,大家都吓得连连后退,躲得远远的。只有王戎神色自若,一点也不怕,那时候他只有7岁。

不仅如此,他还聪明异常,有个关于他的故事很有名。说一群孩子玩,看到路边有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李子,大家都跑去摘果子吃,只有王戎站着不动。问他为啥,他说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孩子们不信,摘来尝了之后果然如此,于是大家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王戎说:“李子树生在路边,要是李子甜,早就被人吃光了,还能剩下这么多吗?”

孩童时期就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所以他看人也很准,长大后成为名噪天下的人物品鉴大家。阮籍比王戎大二十四五岁,整整大了一辈人,但是很欣赏王戎。有时候阮籍去王家做客,进门就对王戎的老爸王浑说:“你这人太俗,把你儿子王戎叫出来,我跟你聊还不如跟他聊!”王戎十四五岁就认识了阮籍,后来也是阮籍介绍他加入竹林交游的队伍的。

由于王戎年纪小,所以活到了西晋,并且当上三公的大官,但是他后来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极其贪婪吝啬。他家有棵独一无二的李子树,结的李子非常好吃,他就高价售出。这位老兄还怕别人得到李子核后把优质李子树种出来,居然把每一个李子核都钻掉再出售。

这还不算,他外甥结婚,他送了一件单衣。对,没错!琅琊王氏大家族的大官王戎,给侄子送了一件单衣做贺礼。可是没过几天,他居然又把这单衣给要了回来……

这还不算!他的女儿——亲生女儿结婚的时候,向王戎借了一笔钱,大约几万块,暂时没还。这要搁一般人,就当给女儿的嫁妆得了,你又不缺这几个钱。可是王戎不行,再见到女儿的时候拉着一张脸。女儿知道老爸的心思,就赶紧凑了钱还回来,王戎这才笑脸逐开。

王戎吝啬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为世人诟病,不过,这很可能是他的避祸之举。你想想,在权力集中的社会,皇帝最担心的是什么?是臣子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王戎是琅琊王氏家族的人,又是部级高干,在晋朝权倾一时,要是再有清廉之名,免不了被猜忌——你权力都这么大了,还名声这么好、人气这么高,你到底是想干吗?所以他就用贪财吝啬以自污,表示自己没有野心——人眼里只能看到钱,也就不会有更大的政治抱负了。

由此可以谈谈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怪现象:大凡图朝篡位或者权倾朝野的权臣,许多都是一副君子面孔,有清廉勤政的形象,比如王莽,比如曹操。但只要是富甲天下的贪财鬼,一个个就都忠诚得不得了,最典型的就是和珅。

为什么呢?因为权臣有更大的政治目标,所以财物对他来说是次要的;而贪官只有保住自己的地位、保持朝局的安稳,才会获得更大的贪污机会。

所以历史上,一旦有某个大臣被怀疑功高盖主、权力过大,就会表现出贪财以自污名节,用以保全自己,王戎,大约就是这一类。

今天,情人之间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还和王戎有关。

那时候,“卿”是对小辈的昵称,不是敬称,所以地位低下的老婆,一般不能随便这样称呼自己的丈夫,只有父亲称呼儿子或者皇帝称呼大臣,才可以说“卿”——这是一种不那么尊重的昵称。

但是王戎的老婆偏偏不干,她整天“卿长卿短”地称呼王戎。王戎怒了,说你怎么可以这么称呼我呢?王夫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