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竹林名士——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第3/18页)

好吧,好吧,我忍不住要介绍他们了!

《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说: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这段话完全不用解释!

相信读者朋友都听过“竹林七贤”这个几个字,或许您说不全他们七人的名字,但是您一定知道他们的合称。“竹林七贤”这个名词,在中国后世知识分子心中,就是独立自由的标志,就是反抗世俗的象征,就是坚守理想、蔑视强权的代名词!竹林七贤,是摆在独立知识分子神坛上的名字。

七贤中,山涛年纪最大,阮籍次之,接下来是嵇康,他们三个也是最早认识并交往的。

那一年,嵇康刚到洛阳。嵇康器宇轩昂,相貌非常,是个绝对的大帅哥。史书说他身高“七尺八寸”,大约一米八几,“容止出众”“风姿特秀”,见到的人感觉“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同时又才华出群,深为时人器重。总之又好看,又有气质,还有内涵!这么不同凡响的大名士,连曹氏宗族都对他青睐有加。

大约正始五年(225年)前后,嵇康与曹魏宗室联姻,娶了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一说,是曹操的重孙女,本书从“孙女”说)。

何晏是曹操的女婿,嵇康又娶了曹操的孙女,想想这关系吧——嵇康得管何晏叫“姨父”。从亲疏远近关系上看,这也大约是嵇康选择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司马氏的原因之一吧。

具体嵇康和山涛、阮籍是怎么认识的,史书没有记载,也没法考证了,但是同气相求,同为名士、同样有才华、同样爱喝酒、同样好老庄,甚至同样的桀骜不驯、出尘脱俗,有这么多相似点的他们,即便暂时不认识,也终会有认识的一天。

总之,山涛就和嵇康、阮籍仅仅见了一面,就大呼对路,相见恨晚,引为知己,成为金兰之交。

山涛字巨源,精研《老》《庄》,又很能喝酒,据说有“八斗”的酒量。他酒量大、器量也大,行事磊落,耿介不俗。比较有趣的是,他还有个聪明非常、见识不凡的老婆韩氏!有关韩氏的一则故事,还记录在《世说新语·贤媛》中。

说山涛和阮籍、嵇康关系密切,好得不行,和一般的朋友交往大不相同,连韩氏都觉得不正常,韩氏就问是怎么回事。山涛说:“眼下能做我朋友的,我看就这两位了!”这话一说,韩氏更好奇了,就说我也很想见见这两位兄弟啊!那时候,正是“名教”的天下,女子不能随便见外人的。没几天,阮籍、嵇康又来了。为了让韩氏能仔细观察,山涛就把他们两个留下来住宿,并备好了酒肉。到了夜里,韩氏越墙而过观察二人,却被二人的风姿神采所吸引,通宵达旦忘了返回。

事后,山涛问观察的结果如何,韩氏说:“比起才华见识,你差远了;但是你气度很大,可以凭这个跟他们交往!”山涛大为赞同:“你说得对!我也觉得我的气度超过他们。”

山涛洞悉世事的能力也非常高,早在曹爽秉政时,司马懿为了麻痹曹爽,故作假象,先是称病不上朝,后来甚至装病危!这事儿连曹爽都瞒过了,却没有瞒过山涛,而当时的山涛,还只是一个普通官员。

这天,山涛和同僚石鉴一起休息。到了半夜,山涛分析时局,越琢磨越不对劲,他把石鉴踹起来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睡觉!你知道太傅司马懿不上朝是什么原因吗?”

石鉴睡得迷迷瞪瞪地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病了休息呗。宰相不好好上朝,天子赐他一封退休书把他搞退了呗!”

山涛说:“哎,石兄啊,你怎么还傻乎乎的啊?我劝你没事别乱跑了!”言下之意,就您这脑子,怎么也敢来搅合政治这潭浑水啊!

当夜,山涛不辞而别,离开官署,避祸隐居。

没过多久,阮籍也离开曹爽,辞官不做了。

又没多久,长乐亭主的驸马嵇康也离开了洛阳,带了家小,隐居住在了山阳(今河南修武)。

从此,竹林七贤——这个历史上极其耀眼夺目的文士集团,就开始形成了。

瞧这几位

山阳即今天的河南焦作市武修一带,在魏晋时期,这儿可是个极其敏感、特殊的地方。

为什么呢?

山阳属河内,而河内是个泛称,指的是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地方。这里最早属于袁绍的地盘,后来曹操打败袁绍,夺取了河内之地,就着手大力经营。

大家可能还记得,曹操的根据地在邺城,而邺城便在河内。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其核心城邑就是河内邺城。在这里,还形成了邺下文人集团、建安七子什么的,就都在这儿和曹丕、曹植一起宴饮优游。

所以,这一代大多都是曹氏宗亲和近臣的封地。曹操死后,就葬在邺城附近的高陵。曹丕篡汉,为了方便监管汉献帝,还把汉献帝迁到河内,废为山阳公。等到司马懿掌权,消灭了曹家势力后,同样为了方便监控,就把曹氏诸王也迁到邺城统一管理。

那么我们可以想一下,河内之地,对曹魏来说,是多么特殊的一片土地啊!司马氏秉政,原本高贵繁华令人向往的河内地区,一下子变成政治打压对象的禁锢之地,在当地活动的、心属曹魏的士大夫们,得有多么大的挫败感。

但是人往往有种奇怪的心理,政治得意的时候,就得活在最辉煌的地方,呼朋引伴、畅怀交友;假如成为政治打压对象,这些气节之士,死也要扎堆死在一起。

嵇康隐居的山阳,不偏不巧就在河内——邺城就在山阳的东北方,两个地方非常近。所以琢磨起来,嵇康隐居的地点,也大有深意。再加上山涛、向秀、吕安等人的老家都在这一带,逐渐地,以才高名著的嵇康为核心,就聚成了一个小圈子,令人神往的竹林交游便得以成形。

关于竹林七贤的名称、交游地点、交游范围、交游人数,后人多有考据论证。比如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就认为竹林七贤的名号,是取义佛教“竹林精舍”的典故,并且是先有七贤的称呼,再加了“竹林”的前缀,使得七人形象更为传神。当代王晓毅教授则认为,竹林七贤的名头,是东晋以后琅琊王氏为了抬高自己家族的地位,把王氏前辈中的王戎和嵇康、阮籍等六人的交往添油加醋神化一番,塑造出了潇洒飘逸的几个神仙人物,这些观点都很有道理。除此之外,说法很多,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