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垓下悲歌(第4/7页)

拍板之后,熊克武即致电赖心辉,商定两军共同出击成都。

得知“讨贼军”杀到,诸侯们慌了,他们公推邓锡侯出任“八国联军”总指挥,在成都附近阻击熊克武。邓锡侯既是“水晶猴”,也是“常败将军”,奇袭成都不过是偶尔的灵光一现,属于千年才一次,让他出任总指挥,实在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勉为其难了。

可是邓锡侯本人并不这么想,沐猴而冠之后,他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每次召集军事会议,这猴子都要高高地坐在一把虎皮交椅上,一副目中无人的样,俨然以“常胜将军”自命。

水晶猴离美猴王还差得很远,上了阵后还没怎么过招,熊克武即刀光一闪,将“八国联军”截为两段。正如熊克武事前所预计的那样,联军果然是只软脚蟹,前面稍遇挫折,就你奔我逃,全线溃退。

等杨森赶来,熊克武早已轻取成都。

成都之战,不仅使熊克武免除了身后之患,而且为他在同盟者中树立了权威,连赖大炮这样的牛人都开始对熊克武俯首帖耳,成了他可以差来使去的一名战将。

杨森不比邓锡侯,那可是川将中的“第一条好汉”,尤其此次回川后,转战一两千里,锐不可当,节节胜利。

由赖心辉和但懋辛合战杨森,这是一般人都能想到的,熊克武独辟蹊径,偏偏不这么做。

“双英战吕布”都不一定能赢,他还让赖心辉与杨森单打独斗。

杨森“会打胜仗”,赖心辉“时胜时败”,若是对攻,赖心辉显然不是杨森的对手,但赖心辉不与杨森玩对攻,只凭险固守,其间不管杨森如何讨敌骂阵,都只在辕门外高挂免战牌。

这样一来,杨森纵有一身武艺,也奈赖心辉不得。

寻战不得,杨森急中生智,想在夜晚来个偷营劫寨,不料赖心辉早有防备。

你知道我赖大炮靠什么出名的?大炮啊。

一阵猛烈炮火过去,顿时把劫寨的这些人炸得稀里哗啦,东倒西歪,杨森的前锋当场中弹毙命,所部纷纷后退。

赖心辉趁势杀出营寨,紧跟追击,正在这时,但懋辛也突然出现。

原来在赖心辉与杨森相持时,他已奉命间道而行,绕到了杨森的后方。杨森腹背受敌,左支右绌,只得撤往川东。

川东有滇军在那里守候。熊克武沙场征战的同时,还施展长袖善舞之术,从云南邀到唐继尧相助。

在“驱熊”、“驱滇”之战中,熊克武与唐继尧曾经不共戴天,但政治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唐继尧有段时间被部将顾品珍赶下台,复出后,杀掉顾品珍,赶走不服从他的黔军,大有重拾旧山河,再做西南王的架势。

从政治派别上来讲,熊克武是党人,唐继尧也是党人,他们系同出一脉,名义上都受孙中山号召。现在杨森已公开投靠吴佩孚,给北方政府“武力统一”当马前卒。试想一下,四川若给北方“统一”了,熊克武靠边不说,他唐继尧也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染指巴蜀,因此才要“助熊讨贼”。

又是一个腹背受敌,杨森被迫放弃上川东,龟缩重庆。

山城本身地形险要,又有杨森固守,并不容易攻下,可这时候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能挡住熊克武了。

他先遣赖心辉从江南攻重庆,吸引杨森主力,再派但懋辛与滇军配合,猛攻江北阵地,江北由流亡黔军负责据守,重拳击下,他们哪里扛得住,当即弃守奔逃。

江北阵地一破,重庆无险可守,杨森也只有逃的份。

熊克武兵锋所向,敌方阵营到处呈狼奔豕突之状,争相逃命的除了杨森、流亡黔军、水晶猴、“八国联军”,还有刘厚脸、北洋军、豫军、陕军、甘军……,其中又以甘军最惨,仅一天时间就被包围缴械,全部空着双手逃回甘肃去了。

秦末,项羽在巨鹿大战中首次大规模击败秦军主力,名扬天下。《史记》中这样记载诸侯们的神情心态:“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这些诸侯在进入项羽的营账时,全都跪着向前挪动,不敢抬头跟项羽对视。这就是西楚霸王的威风,这种威风不是靠媒体炒作,或者水军相助,完全是战场上打出来的。

熊克武三战三捷,转眼之间,已将成都、重庆这两大重镇收入囊中,而从貌似人多势众的诸侯联军,再到不可一世的杨森,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其用兵之老到,战术之“诡诈”,川中无出其右,连吴佩孚这样的军事高手闻之都吃惊不已。

川中的“西楚霸王”诞生了。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原本大家都看见一个杨森,“川中吕布”嘛,总以为靠他手中一柄方天画戟便能所向无敌,哪里知道杨森一衰起来更呈不可遏制之势。这下,印象中的杨森全变了味,他得以称霸武林的“勇敢善战”也成了“有勇无谋”和“鲁莽轻率”的代名词。

杨森者,远不足以济大事,事到如今,众人又怀念起了刘湘,那才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啊。

杨森已直接归顺吴佩孚,实在不愿刘湘东山再起,可是周围要求奉迎刘湘出山的呼声实在太高了,遂也只好装模作样地一起联名公推刘湘。

吴佩孚眼见“援川军”兵败后混乱不堪,杨森又难以号令各座山头,也契需再找一个人出来打理局面,于是便顺水推舟,授刘湘以“四川善后督办”一职,命其协调三军,组织向熊克武发起反攻。

川军之中,速成系的名头要远大过保定系,刘湘一出,仅凭速成系首领这个名头,就招揽了更多犹豫观望的诸侯。作为诸侯联军中的主力,杨森、邓锡侯、刘存厚等人在未败之前各怀私心杂念,满脑子都是如何分果果的盘算,作战效能自然大打折扣,被赶到边边角角之后,意识到没了退路,反而开始抱团取暖,有了同仇敌忾之心。

相反,大胜之后的“讨贼军”阵营里却是另一种情景。经过连番大胜,熊克武早已不把诸侯联军放在眼里,认为只需手下轻轻一推,便足以把对方碾成粉末,哪里还用得着他亲自出手,因此任赖心辉为总指挥,攻守事宜,皆由其主持,他本人则在家里“稳坐钓鱼台”。

赖心辉当上总指挥后,却并不安心,他想当省长,曾当面向熊克武提出。

熊克武倒是愿意给他个省长做做,问题是刘成勋已经复职,并率第三军残部重新归入同盟阵营,人家又没说要辞职,怎么好把官让给你做呢?

熊克武左右为难,只好敷衍赖心辉,说已经将提名报给了孙中山。赖心辉仰着个脑袋,等啊等,可是迟迟不见任命下来,觉得是被熊克武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