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鸿章从政以前及当时中国之形势(第2/2页)

当洪秀全攻陷武昌的时候,此时正担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还在家乡守孝,接到朝中圣旨负责军队团练,曾国藩慷慨激昂,以团练精兵、解救国难作为自己的任务,所以就有了湘军的诞生。湘军这支军队,算是淮军的母体。那时候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的官兵,都非常懒散,举止散漫,士气低迷,胆小怯懦,且人员冗杂,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那些旗营的将领大多都昏庸顽劣,而且完全没有能力,不明事理,不能尽自己的职责。曾国藩深刻观察大局,经过详细调查,深知如果组织内不进行大清扫,另外换一套人马,那么施行什么政策也不会奏效,所以决定招揽人才。其统筹全局,意志坚韧,努力刻苦,百折不挠。反攻太平天国,恢复国家安定的转机,实际是从这里开始的。

洪秀全既然已经占据了南京,于是骄奢的心情日益生出,随后开始出现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的局面,腐败到了极点。假如当时官军有得力的人才,通过军队硬实力攻打他们,那么成功平定太平天国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无奈官府的军队骄奢淫逸,以及腐败程度,比敌人更胜一筹。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向荣在南京大营遭到一次失败;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和春、张国梁在南京大营再次被击溃,紧接着江浙沦陷,敌人的气焰比咸丰初年的时候更加嚣张。再加上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丁未年以来,和英国军队开战,张国梁、和春在战场上死亡的那个时刻,就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的那天。天灾人祸交叉着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对清军步步紧逼,到了这个时候传了十代的大清宗庙已经命悬一线了,局势十分危急。

曾国藩虽然治理军队长达十年之久,然而他所平定的仅仅是长江上游一带,这固然和曾国藩老谋深算,做事情非常慎重,不追求急功近利,踏踏实实,一步一步不断进取有关;也和朝廷方面不委任专人,做事情无实权,以致曾国藩不能全部施行自己的志向有关。所以当湘军转战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份的时候,途中因为地方掌权的大官们阻挠他们办事而贻误战机的情况,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所以军队在那里待了很久都没有什么成就。等到南京大营打仗又失败的时候,朝廷终于知道了除了湘军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四月,朝廷先是派曾国藩担任名义上的两江总督,很快又授予他实权,并且命他为钦差大臣,监督办理江南的军务。从这时开始,曾国藩才终于将兵权、财权归到了一起行使,得以与左宗棠、李鸿章诸位贤才一起合作来设法处理苏州、安徽、浙江一带的问题,大的局势才开始有了转机。

李鸿章曾经在安徽巡抚福济手下做幕僚,福济曾经疏通门路推荐他当道员,但是郑魁士从中阻挠,所以最后也没有当成。当时谣言纷纷,诽谤他的话经常传出来,李鸿章几乎不能在老家立足,后来虽然被授予福建延邵建遗的道员这个缺位,但是只是获得了一个虚名,没有实职。等到了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曾国藩把他的军队移到建昌,李鸿章来拜见,曾国藩就把他留了下来。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年)五月,曾国藩派遣在抚州的湘军,有老兵四个营,新招募了五个营,让自己的弟弟曾国荃统领他们,赶赴江西景德镇帮助剿匪,并且让李鸿章作为参谋一同前往。江西的太平军全部处理清了后,李鸿章又跟着曾国藩在指挥部待了两年多。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商议振兴淮阳的水师,向上面请求让李鸿章补上江北司道的位置,未获得批准。后来又推荐他当两淮盐运使,奏折刚刚被送到北京,恰好赶上咸丰皇帝向北逃到承德,事情就这样被搁置了下来。那时候李鸿章年纪为三十八岁,怀才不遇,学人家刘备拍着大腿叹息每天都在浪费时间、蹉跎时光,人生都已经过去了一半,自己认为自己命运不好,就不好意思再谈论为官怎样了。唉!这是老天给了李鸿章不好的磨难吗?抑或是老天给李鸿章的恩赐吗?让他过上不顺的生活,颠沛流离了十多年,所以才能够磨炼他的气度,让他的思想更加成熟、老练,等到他时之日,他可以担当大任;而且在跟随着曾国藩军队的数年里,又算得上是对李鸿章帮助最大的实验学校,学到的很多东西对于李鸿章来说,都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