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解不开的古物迷踪是历史的宣言

中山王墓为何存在大量鲜虞族珍宝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一直在历史的烟尘中若隐若现,真实的历史面貌在史书中难得一见。1974年,考古队在河北省平山县对战国时期的遗址进行发掘工作,不仅发现了中山国的国都灵寿,还在不远处发现了中山国王璺的陵墓。

中山国王璺是一位有为的君王。他在位期间,中山国国力空前强大,他甚至有过以中山国弹丸小国之力伐燕攻赵的壮举。璺王过世后,按照当时的普遍风俗大兴陵墓。璺王生前生活就非常奢侈,死后陵墓的奢华程度也可想而知。

璺王陵墓平面看起来近似“中”字,南北有长达105米的墓道。陵墓有两座车马坑,一座葬船坑,一座杂殉,还有六座陪葬墓。在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以供后世一窥中山国的文化面貌。

出土的物品中大部分为青铜器、金器、银器,做工造型无不精美,并带有北方民族文化风格。

战国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青铜的镶嵌工艺在当时也颇为进步,当时还涌现了大量错金错银的艺术品,工匠们将这种手法运用到艺术品的制作中,体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

墓葬中出现了古徽志——青铜山字形器,造型独特,见者无不惊叹。中山国的工匠在熟练掌握青铜器制作工艺的同时,融入了本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创作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

除了融入地方特色,中山国的工匠还擅长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塑造。十五连盏铜灯就是一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这座灯远观似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灯座饰有镂孔透雕三虎头六身夔龙纹,主干部分向四周伸出了七条树枝,托起十五盏灯。灯的每个枝节都是活动可拆卸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每节树枝,亦可拆卸,树枝上塑造有夔龙、小鸟、小猴等艺术形象,黄白辉映、艳丽多彩,生动俏皮,活灵活现。更有趣味的是,树下还有两个奴仆形象的人物正在抛洒食物戏耍猴群,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青铜龙凤方案是用错金银工艺制作出来的艺术精品,此案层次复杂,最下层以四头鹿为支撑,再上一层由飞龙盘曲,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形案面框,龙间又有凤鸟飞舞,生动华丽。专家认为,青铜龙凤方案最初很有可能配有一个漆木桌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腐朽。

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数量惊人,仅一号和六号墓出土文物就达19000多件。这些随葬品大都与中原文化密不可分,其中的陶制、青铜制礼器就与同期的魏国、赵国墓葬品风格相近、工艺类同。但是仔细观察这些文物就会发现,这些物品也体现出了其他国家的少数民族风格。譬如帐幕构件,只有游牧民族的马背生活才用得上,而这种物品却出现在了中山王墓中。中山国的古徽志与华美的动物造型器物,都流露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一些专家考证,中山国最早是由北方游牧民族鲜虞族所建立的。战国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鲜虞族被时代的洪流所影响,逐渐结束了游牧生活转而依靠农耕生活。生活方式改变了,文化并没有消失,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在中山王墓里发现大量鲜虞族风格珍宝的原因。

曾国国君墓建在随国的真相揭秘

湖北随县在战国时代属于随国地域。1978年2月,随县的一支驻军在县城西北处扩建营房,在一片与地面颜色不同的“褐土”中挖出了2米多长、1米宽的长方形大石板,遂向襄阳地区文化馆报告。考古队经过勘探发现:这片“褐土”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的超大古墓,比马王堆汉墓还要大6倍。

考古队首先便是清理现场,然后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可是,墓葬中的47块椁盖板均由60厘米见方的梓木做成,最长的达10.6米,重约4吨。这给起吊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最后,动用了10吨大吊车才得以成功。

椁盖板揭开后,人们发现:地宫中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了3米深的浑水里,水面上浮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棺木。工作人员只得往外抽水,随着水面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木柱慢慢出现。顺着横梁往下摸,让人们惊喜的事情出现了——水下有一排编钟!

1978年5月份,墓室积水终于抽干,编钟完全从水中露了出来。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家黄翔鹏等人立即对出土的全套编钟逐个进行测音。检测结果显示:这套编钟音域跨越了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

1978年建军节,历史上唯一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在驻随炮师某部礼堂举行。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奏响了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

欣赏着编钟演奏的优美的乐曲,人们不禁生出疑问,这究竟是什么人的墓葬,为何会有如此华贵的编钟作为陪葬品?

在65件全套编钟里有一件最显眼的大钟,它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的中间。重要的是,钟的镇部刻有31字铭文,铭文的内容没有一字是涉及乐律方面的。这说明此钟与曾侯乙编钟原本不是一套,应该是下葬时临时加进去的。学者们还发现,它代替下层最大的一件编钟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显示了它的重要性。铭文中的内容记载了这个大钟的来历。

原来,这是楚国送给曾侯乙的礼物。据历史记载,即楚昭王10年,吴王阖闾和他的同胞兄弟夫概率兵攻打楚国,五战获胜,最后攻破了楚国的都城。破城之时,楚昭王慌忙从郢都逃走,到云梦泽时,被吴军射伤。经过几番辗转,楚昭王逃到了随国,即历史上有名的“楚昭王奔随”。吴王阖闾听说了,立即率兵追到随国。这时曾侯乙保护了楚昭王,楚昭王因此感激不尽。后来,楚国援军赶到了,大败吴军,吴王只好带兵离开了楚国,楚昭王终于得以保全性命,回国复位。到楚惠王(即楚昭王的儿子)时,为报答曾侯乙的救父之恩,就将此钟送给了他,以表达两国的友好关系。

就此可以确定,这是曾侯乙的墓穴,这套编钟也被命名为曾侯乙编钟。

一个问题解决,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既然是曾国的国君,为何他的墓穴会在随国被发现?

一些学者认为,随国其实就是曾国。一国两名的情况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譬如晋又称为唐,韩又称为郑。随国、曾国国君都姓姬,且一些考古遗迹显示,两国也有很深的渊源。但是另一些专家对此种说法抱有怀疑,在关于西周的文献中,对曾国和随国都有明确的记载,两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若说曾国就是随国,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