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6/6页)

“当年,慈云寺把西域白马第一次驮来的经书和唐僧到西域取回的经书都藏在了藏经洞里,才没有被日军劫走或毁坏。”导游接过话茬说。

刘慈云说:“我母亲说,慈云寺下边好像也有秘洞。是不是与藏经洞相通。”

“这个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徐主任说,“在修复这些房屋大殿时,交待施工人员留心找一找,都没有找到。”

刘慈云看了看藏经洞的方向,又转过身,指着前面的小山说:“那么说,这座山就是玉兔悬河峰了?”

“对,这就是玉兔悬河峰。”吕局长也指着那座小山说。

“那玉兔悬河在哪儿?”刘慈云问。

“在慈云寺正门外。”徐主任说。

“您是要找玉兔悬河洞吧?”吕局长抢过徐主任的话茬问刘慈云。

刘慈云把骨灰盒在怀里向上抱了抱说:“是。那个蒙面人把我父亲和李老太太的尸体,还有和尚们的尸体都藏在那洞里了。”

“玉兔悬河洞就在慈云寺的正门外。”吕局长说,“你母亲在回忆录中写道,王金凤告诉李铁柱,您父亲和李母的尸体被蒙面人藏在了玉兔悬河洞里。李铁柱到玉兔悬河洞里找,没有找到。后来,八路军到玉兔悬河洞里找,也没有找到。不但没有您父亲和李老太太的尸体,也没有那八个和尚的尸体。”

“是。是个迷。那个蒙面人牺牲了,无法求证。”刘慈云喃喃地说。

“会不会玉兔悬河洞里也有条暗河把尸体冲走了?”佳佳接着姥爷的话问。

吕局长看没人回答,接过话茬说:“很有可能。这山里溶洞多,暗河也多,究竟通到哪里了谁也说不清。”

“可是,我们在整修玉兔悬河洞时,没有发现暗河。”徐主任双上抓住西服的开领处接着说,“您刚才说蒙面人把杀死的两个鬼子扔进了黑龙潭旁的暗河,我们在整修黑龙潭时,也没有发现暗河。”

“日本鬼子当时找就找不着,你们几十年之后整,那还有准?”吕局长说,“这就是个谜。”

“是啊。那位许同志明确地说,他爷爷告诉他,那个蒙面人把他杀死的两个鬼子扔进了黑龙潭边的暗河,第二天漂到了孝义石道河里,真是不可思议。”刘慈云感慨道。

“这里不可思议的事多了。”吕局长浓眉一扬,接着说:“老辈人讲,他们年轻时钻过的溶洞,现在就是找不着了。难道像传说中的箱子山珍宝洞能开能合?还有,传说中慈云寺的秘道,就是找不着。就这里,祖林。我们的手机,只有在祖林有信号,能通话,在山里其他地方没有信号。”

“真的吗?”佳佳好奇地问。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点亮机屏,叫道:“有信号,满着呢。我这一机双卡,移动、电信都满着呢。”

“你离开这里就没了。”吕局长笑着对佳佳说。

“我妈呢?我给她打电话。”佳佳没有看到刘晓豫,边说边打开手机的通信录,在搜索的模拟键盘中点了两下“M”,手机屏上就跳出“妈妈”两字及其电话号码,她点了“CDMA”拔出,手机里传出女中音:“对不起,您拔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我们……”

佳佳不等服务器的录音播完,就按下了“结束”键,接着按下“GSM”拔出,话机里又传出了同样的女中音:“对不起,您拔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我们将以短信的方式通知机主,此次通话免费。”

佳佳连续听了两遍,摇摇手机,摇摇头,冲宋德方说:“妈妈不在服务区。”

“肯定不在服务区,整个山里就这祖林有信号。”吕局长又冲佳佳笑着说。

刘慈云接着说:“那位许同志说,当年,日本鬼子的电台自进青龙山就没有信号,到祖林这个地方突然通了,接到驻孝义兵工厂鬼子的呼叫,说他们在慈云寺丢的人在孝义石道河捞出来了。日本指挥官认为是得罪了佛祖,吓得魂飞胆颤,匆匆撤回了县城。”

“是吗?”吕局长惊异地看着刘慈云说,“原来日军是这样收兵的,您母亲的回忆录里没有写。”

“是没写。她出版回忆录时还不知道,全是那位许同志说的。”刘慈云说着又看了看四周,“我女儿要在,能给你们说说。这闺女,去哪儿了?”

“您给我们讲讲呗。”导游小赵插嘴说。她今天做导游收获不少,想了解得更多。

“俺年纪大了,记得不全,就简单给你们说说吧。具体细节,你们有工夫了再问俺闺女。”刘慈云抱着骨灰盒一边走一边讲。他故意用河南话讲,以示巩义是他的故乡。

其实,刘晓豫哪也没有去,就站在慈云寺正门外玉兔悬河洞前。她在慈云寺里又听父亲讲了一遍《慈云寺的抗战》,心里一直不能平静。虽然跟着团队,但思绪早已扯离千里。当她走到玉兔悬河洞前时,脑海里突然跳出“爷爷”两字,而且她感觉到自己已经叫出了声。那位蒙面人说他把爷爷的尸体藏进了玉兔悬河洞,可是至今没有找到爷爷的尸体。她想,应该抱着奶奶的骨灰盒到玉兔悬河洞里看看,也许在洞里爷爷奶奶的灵魂能够团圆。当听大家说上祖林,她站在洞前就没动。祖林她昨天已经看了,现在想站在洞前静一静。她遵照奶奶的遗嘱,已经开始写作,题名就是《慈云寺的抗战》。她综合了那位蒙面人的孙子许同志的录音、奶奶的讲述、刘根的介绍,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巩义抗战的资料,已经写出了雏形。她就接着父亲刚才的讲述,以作家的视角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边整理自己的思绪。


[1]一个。

[2]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