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军事政策或战争哲学(第3/6页)

武器的发展速度惊人,武器可能成百倍地增加死伤的人数。如果世界各国不举行会议,限制毁灭性武器的研发,那么人们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来摧毁这些武器,否则,步兵可能还未到达阵地就已经被歼灭。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杀人火器的发展,拿破仑经常采用的纵深战斗队形,是否还能继续坚持?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其他章节中详细阐述。

一个英明政府应采取的基本军事政策的要点如下。

1.国家元首必须既受过政治教育,又受过军事教育。找到精明的行政官员很容易,找到军事家就比较困难了,所以他必须成为这样的军事家。

2.如果国王不能亲自统率军队,那么他应该委托一位最有才干的将军负责维护国家的安全。

3.常备军应该随时可以作战,必要时,它还要能利用后备队扩编,常备军训练和纪律都应该适应先进编制的要求。另外,军队的武器装备至少应该和邻国一样完善。

4.储备优良的、足够的物质资源。抛开不必要的民族自尊心,重视并借鉴邻国所采用和发明的一切有益物质。

5.保护和激励军事科学研究,给予研究者以荣誉和尊重,因为这是吸收人才的唯一方法。

6.总参谋部要倾力为战争做准备。资料室应备有大量战史资料,以及各种统计、地理、地形和战略等方面的文件,由专人保管,保证文件的机密性。

7.由最优秀的军官负责搜集邻国的军事地理和军事统计情况,了解敌人的作战物质能力和精神状态,判断敌我双方在战略上的优劣。此外,国家要对出色完成任务者进行嘉奖。

8.决定战争以后,起码要制定一个概略的计划,明确作战目标,明确作战基地的建立和物资的供应。

9.概略作战计划应包括:战争的目的;敌人的特点,国家可动用的资源,敌人的民族性和军政领导人的特点。概略作战计划还应考虑到敌人用于战争的物力和人力,以及战争期间敌我双方可能争取到的盟国。

10.不要忘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它也是影响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民兵组织良好的国家中,金钱的影响力已大大减低,法国证明了爱国心和荣誉感是可以招来士兵的,但这并不能作为一种制度的基础。我认为,一个国家想拥有最强大的国力,能经受长期战争,就必须拥有完善的军事制度、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巨大的财富。

军队统帅和高级作战指挥机关

对于国王亲自统率军队是否于国家有利,人们各执一词。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如果国王具有和腓特烈大帝、彼得大帝或拿破仑一样的才干和能力,就不应该把自己能完成的事业交给他人去完成。只有不重视国家的利益和自己的荣誉的人才会这样做。

在成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王兼任统帅会比不是国王的统帅占优势。国王对自己负责,可以无所顾虑地大胆行动,同时,国王掌握了一切他所需要的资源,可以将其投入战争,他还掌握着赏罚大权。

所有这些因素都足以使国王下定决心,使他在他认为最适合的时机,果断统率军队作战。但是,如果他没有任何军事才能,或者他缺乏坚定的意志,那么他就不适合担任军队统帅。每个将领都会呈报计划,而一个缺乏决断和军事才能的国王,很容易受到亲信的影响。这样,将领就会因此受到各种限制和干涉,国王还能企望胜利吗?有人主张国王随军出战,用自己权力来帮助统帅。国王随军可能有益,但是造成的困难往往更大,如果遇到己方军队被敌人包围,交通线被切断,都有可能酿成悲剧。

若是一方面感觉自己有能力亲率军队,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信心不足,那么最好学习普鲁士政府和布吕歇尔[3]的模式,政府给国王配了两个能力超群的将领,一个善于执行命令,一个是最有素养的参谋长。这种三位一体的模式,如果配合得好,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也可以由国王指定一位王子统率军队。自路易十四起,这种办法被经常采用。事实上,王子往往只是名义上的统帅,他的顾问才是真正指挥作战的人。在都灵会战中,奥尔良公爵和马尔森、奥德纳德会战中的布尔衮公爵和旺多默,都是这样配合的。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很不合适的,采用此方法就意味着无人对战争负责。都灵会战中,奥尔良公爵显然比马尔森更具洞察力,但马尔森使用国王授予的全权否定奥尔良公爵的意见,最后败给了尤金亲王[4]。如果这位王子有卡尔大公[5]的才干和经验,他就应该被授予全权。如果他没有这种能力,他就需要一个素养高的参谋长和一个经验丰富的顾问。

前文已经说过,国王如果不能亲自统率军队,他就需要指定一个代理人。从历史上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尤金亲王就因为其貌不扬而受到国王的慢待,他甚至转而投入了敌人的阵营。一个明智的政府,应该公正地任用人才,但是人类本身的弱点会对此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些渴望得到重用的人,有人狡猾,有人谦逊,但后者总是被前者掩盖了光芒。即使不考虑这些偶然因素,我们也要承认,一个充满热情为国家谋取利益的元首,当他在选贤任能时也总是左右为难。

要想选拔出真正的将才,负责选拔的官员必须出身军旅,善于分析判断,否则他就会受别人的影响,或者是受各种派系的影响。如果是由一位曾经在战场上多次建功的名将来负责,那么他在选拔人才时就会顺利得多。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如果想根据各人的表现来判定哪个将领更好,就比较困难。服役长、资格老的将领一定能胜任军队总指挥的工作吗?我看未必。

国王与部下接触的机会少、时间短,也增加了选拔的难度。即使是一个英明的国王,也有可能在选拔人才的问题上犯错,这也不足为奇。

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像费内隆在小说《忒勒马克思》中所描绘的那样,找一个忠厚老实可靠的费洛克莱斯,他与公众接触得最多,可以帮助国王选出德才兼备的名将。但是,即使他是国王最可靠的朋友,难道他就没有个人好恶了吗?他就不会受到自己成见的影响吗?难道苏沃洛夫[6]不是因为外貌被波将金[7]否定的?

事实上,公众的意见更不可靠。杜木里埃对战争一窍不通,民众却把他当成恺撒一般。如果不是有两个领袖人物了解拿破仑,难道会有人根据民意选他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吗?公众的意见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尤其是公众经历过严重危机并具有判断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