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再战伊普尔(第4/4页)

这种环境对狙击兵非常理想,狙击兵成为职业精英。开始出现狙击兵学校。一般两个狙击兵构成一对,一个射击,另一个观察,狙击步枪很强大,配有远视镜。反狙击的狙击兵接着也出现了,但这个兵种不太受炮兵欢迎。一旦狙击兵位置被敌人发现,敌人的炮火就会轰击过来。

双方阵地之间是“无人区”(源自中世纪的英格兰,表示有争议的地区)。无人区里布满弹坑、残骸、尸体,一般纵深有半英里,但有时只有几码。白天进入无人区,意味着死亡,但晚上则出现生机。袭击队傍晚出门,早晨回巢,他们查看敌人的动向,抓敌人到后方去问话,有时就为了杀几个敌人。对喜欢冒险的士兵来说,这变成一项运动。

如果受伤,但没有伤筋动骨,这种伤最令人羡慕。英国士兵称之为“回家疗伤”;德国士兵称之为“回家的枪伤”。老兵们尊敬阵地对面的对手,有时是一种依恋之情。毕竟,对手们也在忍受相同的痛苦,维持这种情绪需要勇气。为了运回死者或伤兵,双方实施短暂的停火,有些地段形成“你活我也活”的态度,尽量不使局面恶化。巴伐利亚人是有名的好心肠的汉子。当他们就要被普鲁士部队替代时,他们警告阵地对面的人未来将会更困难。

德国人叫英军“托米斯”。英国人先叫德军“富瑞资”,后来叫“杰瑞”。称德国人“汉”的人常常是英国国内的爱国者,前线的人不愿与他们为伍。

军官是士兵发泄不满的目标。许多低级的军官,仅是刚出校门的十来岁的青年,但竟然配有私人侍者。他们住得相对较舒适,有从国内带来的较好的食品和奢侈品,轻便手杖是他们手中最重的东西。最令士兵蔑视的是参谋人员,他们有部队在后方为他们安排住处,很少受到炮火袭击。

士兵的生活与军官截然不同。无论士兵去哪里,或许是去行军,或许是去无人区,他们都扛着10磅(约4.5千克)重的步枪、至少150发子弹、饮水瓶、外衣、毯子、堑壕挖掘工具、没有军官命令不能吃的每天食物定量、便携式汽化煤油炉、一个乱七八糟的工具箱。这个工具箱里放着杯子、餐具、袜子、内裤、刮胡刀、牙膏、绷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