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珍珠港与北非战场(第3/5页)

“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是盟军在北非的大敌。他非常有号召力,他的士兵都十分钦佩他。而且,隆美尔还成功地解除了英军最强大的武器——超级机密(Ultra)。他违抗从罗马的最高统帅部传达来的命令,令英国情报部门措手不及。同时,他还能监听北非的无线电信号。于是,隆美尔知道该如何行动。1942年5月26日,隆美尔找到了英军防线上的一个弱点,甚至打掉了一个装甲师的指挥部。英军的装甲旅一个接一个地投入到战斗,却没有德军所配备的反坦克炮和机动步兵提供支援。隆美尔还创造性地利用了英军的地雷阵,并且用反坦克炮来掩护自己的工兵排除地雷。而英军将领尼尔·里奇[195]虽然是个不错的参谋,但指挥起来却十分迟缓,而且各部之间缺乏协调,结果被德军逐一击溃。隆美尔派遣部队从沙漠中迂回,绕过了英军的南翼,把原地不动的英军逼向了他们自己埋设的地雷阵。在英军南翼,“自由法国”的部队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这意味着,法国军队的实力正在恢复当中。不过,隆美尔还是突破了阵地。德国装甲兵从3面进攻英军阵地,战场上散落着许多受损的英军坦克。英国人本来可以把这些坦克抢救回去,但他们没有这么做。英国第八集团军一路退到埃及边境,使图卜鲁格要塞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英军已经把要塞里的地雷用作加固阵地,他们非常依赖这些工事。然而,在德军猛烈的炮火和无情的轰炸下,缺少战斗经验的英军部队还是在6月21日丢掉了阵地,为德军留下了大量的物资给养和3.5万名战俘。在华盛顿,罗斯福小声地对丘吉尔说,他愿意立即为英国提供帮助。美国驻开罗公使向美国报告了英军作战效率低下的坏消息,结果被意大利人截获。在这种情况下,隆美尔决定对英军发起进一步的攻击。而这一次,他们所缴获的车辆和油料帮了他们的大忙。

图卜鲁格于1942年6月沦陷之后,英军在埃及边境再次遭受了新一轮的攻击。此时的英军只有不到100辆坦克,火炮也损失了一半。然而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英军在布置防御时仍然死搬教条,不敢越雷池一步。部队被部署在固定的防御工事内,前方埋设地雷,而隆美尔很容易就能绕过这些雷区。不过,英军已经吸取了教训。他们的指挥官克劳德·奥金莱克[196]元帅调整了部下的职位,以便增强部队的机动能力。不过,这一切都来得太迟了,等待他们的将是另一场失败。后来,有一张照片记录了失利后的英军。照片里,穿着宽松短裤的奥金莱克元帅情绪低落,独自一人伫立在路边。在他身旁,他的部队正在向最近的一处防御阵地撤退。此时,英国人的学习速度明显加快了很多。他们将在地中海小城阿拉曼(字面意思是“两面旗”,一面是英国国旗,一面是埃及国旗)的火车站挡住隆美尔的进攻。阿拉曼地处大约65公里长的荒漠地带,地势有两处微小的起伏,却被冠以“山脊”的称呼。这两处起伏可以用作观察瞭望,也具有一定的掩护作用。沙漠的边缘是一处巨大的洼地,里面是一大片盐沼,既没有军事价值,也没有任何其他用途。德军无法从这里实施包抄,因为南侧就是坦克无法穿越的撒哈拉沙漠。英军已经在阿拉曼防线筑起了工事。火车站附近的防御尤其坚固,那里还安装了铁丝网。此刻,英军士兵当中已经开始出现恐慌情绪,因为英国舰队正在撤出亚历山大港,总部的职员也在焚烧机密文件。墨索里尼已经为他自己进入开罗准备好了一匹白马。6月30日,隆美尔的军队逼近了阿拉曼防线。但是他的士兵十分疲惫,而且他们在先前的战斗中也有不小的损失,淡水供应也非常困难。奥金莱克已经从伊拉克调来了一个印度旅,他们装备了先进的反坦克炮。而且,英国皇家空军也占据了这里的空中优势。不久后,隆美尔只剩下了37辆坦克。手下的3个德国师,个个都不足2 000人。而且,意大利提供给他的补给遭到了严重的削减。在6月和7月,隆美尔只获得了5 000吨物资,而在5月,这一数字是3.4万吨。前线的炮火逐渐停息了下来。随后,英军展开了一次反攻,缴获了隆美尔的“宝贝”——信号截获器。

在整个北非战役期间,丘吉尔给前线的将领增添了很多“麻烦”。前线指挥官正在克服无穷无尽的困难,他却发了很多封语气强硬的电报,要求迅速发起进攻,打败隆美尔。最后,他亲自赶赴开罗,解除了奥金莱克的官职。接替奥金莱克的是伯纳德·蒙哥马利。蒙哥马利脾气暴躁,目空一切,非常注重细节,连丘吉尔也要让他三分。丘吉尔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蒙哥马利的审慎,并且允许他在战斗前多做一些准备。而要换了其他人这么磨蹭,丘吉尔则是一定不会同意的。而且,蒙哥马利在人员和物资上也占据了巨大的优势,但是他不慌不忙,直到后方补给线运转通畅,并且掌握空中优势时为止。英军的一场大捷终于就要到来了。

不过,阿拉曼的位置却比较有利于隆美尔的防御,尽管他的坦克和飞机要比蒙哥马利少得多。隆美尔用50万颗地雷埋设了地雷阵,其中的部分地雷来自图卜鲁格。此外,意大利人也制造了大面积的假地雷阵。隆美尔没有机会从侧翼进行包抄,所以只能从正面实施突破。不过,隆美尔只有11.5万名士兵、559辆坦克,而蒙哥马利却有22万名士兵、1 100辆坦克,在兵力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蒙哥马利动了很多脑筋制造假坦克(给吉普车钉上木板,再喷上油漆),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不过重要的是,英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而且他们还在不断地袭扰德意联军的补给线。对蒙哥马利有利的另一点是,隆美尔由于劳累过度病倒了。蒙哥马利计划派出工兵,使用波兰设计的快速探雷器,从隆美尔阵地北部的地雷阵中开辟出行进路线,每条路线都足够一辆坦克通过。而且在这之前,英军还计划像1916年那样实施大规模轰炸。于是,10月23日,近千门火炮轰击了6个小时,每门炮都打掉了约600发炮弹。随后,步兵和工兵跟进。然而,工兵发现,他们的任务之重始料未及——雷区纵深竟达8公里。如果一辆坦克发生故障,或者发动机出问题,那么整条路线的坦克都得停下来,变成德军反坦克炮的靶子。德军的反坦克炮射程远,穿透力强,英军的坦克最怕这种炮。英军在攻击战斗力较弱(但也不是弱得一塌糊涂)的意大利军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蒙哥马利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了。此时,患病的隆美尔正在康复之中,而他的代理指挥官却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导致指挥官一职出现空缺,尚未康复的隆美尔只得返回,重新指挥部队。此时,英军出动火炮和1 000架次[197]飞机对德意联军阵地狂轰滥炸,把135吨炸弹倾倒在了他们的阵地上,但英军仍然无法突破防线。蒙哥马利把主攻点调整到了北侧,切断了德军与意大利军的联系。澳大利亚军队和苏格兰军队即将损失殆尽。隆美尔既没有预备队,也没有足够的油料组织起有效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