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珍珠港与北非战场(第2/5页)

此时,英国人正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他们在印度的统治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是他们既无法抛下印度,也无力为它提供有力的保护。由于在新加坡等地的一系列失败,大英帝国已经失尽颜面,就连印度也不愿继续臣服于它的统治。如果出兵抵抗日本,其余领地的防御就会受到削弱。随着1942年的继续,英国的噩梦还会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事实上,英国所占据的地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所能保卫的范围。整个大英帝国所呈现出的样貌是非常反常的,位于欧洲西北岸之外的一座岛屿怎么能够管理全世界1/4的陆地呢?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英国获得美国的支持,而丘吉尔所赌的也正是这一点。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使美国也加入了战争。从此之后,两国开始并肩战斗。在此之前,美国一直竭力避免再次卷入世界大战。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中立法案,禁止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然而,到了1940年12月,回忆起德军对波兰的进攻,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美国将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罗斯福的目的是在美国不参战的前提下帮助英国,他制定了一份租借法案。1941年3月,美国国会也通过了一份授权法案,允许美国政府“通过出售、转让、置换、租借等方式”为特定的国家“提供防御武器和物资”。当年3月,英国成为了受益于授权法案的第一个国家。在接下来的4月和10月,中国和苏联分别成为了第2个和第3个受援国。现在,盟军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大西洋,以便使美国的军队和补给能够运抵英国。到1942年7月,正当美国人最终在自己的海域组织起护航舰队时,德国海军指挥官卡尔·邓尼茨[190]也开始把他的U型潜艇对准了北大西洋。德军有足够的U型潜艇在广大的海域里制造威胁,有时能同时对多达15艘船只发起攻击。为了保护护航舰队不受U型潜艇的攻击,盟军战斗机既可以从英国空军基地向西飞行,也可以从美国空军基地向东飞行。但是,战斗机在飞行中要预留足够的油料,以便能返回机场。而当时的战斗机航程很短,所以无法为舰队提供全程的保护。于是,在一片叫作“中大西洋空隙”的海域,舰队就完全失去了飞机的保护。正是在这里,盟军的护航舰队最容易遭受攻击,而U型潜艇的攻击在这里也最为频繁。1942年10月,在仅仅一个月里,因为盟军的战机无法到达这里,盟军就在格陵兰岛和冰岛之间的海域里损失了66艘舰船,总吨位高达25万吨。不过另一方面,盟军也击沉了更多的U型潜艇,在8月和9月之间击沉了60艘。此时,被击沉的商船比例为1/10,而从前是1/40。英国海军上将马克思·霍顿[191]上任英国西部海区[192]总司令后,他组织了护航舰预备队,在需要的时候主动搜寻德国潜艇。如果他当时能调派更多的飞机,战果会更加辉煌。同时,一种新战术也出现在了反潜作战领域。在作战中,护航舰会长久地停留在一艘潜艇的上方,使潜艇内的空气消耗殆尽。老式的深水炸弹非常笨重,而且会把海水搅浑。不过,英国很快就用一种叫作刺猬炮的反潜武器代替了老式的深水炸弹,这种炸弹只有接触到潜艇才会爆炸。此外,英国海军还发明了射程更远的乌贼炮。这两种武器总共击沉了1/4的德国潜艇。不久后,英国又发明了一种新式反潜武器——“利”式探照灯。在夜间,只要飞机的雷达在海面上搜索到潜艇的信号(潜艇在海面能快速航行,同时为电池充电),探照灯就会自动打开,照射目标。随后,潜艇将遭受突然袭击,沉入海底。厘米波长雷达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这种雷达可以部署在飞机上,而潜艇却侦测不到。于是,潜艇只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击毁。

在从1942年2月开始的10个月里,英国的密码破译小组被升级了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给难住了,于是德军潜艇很少暴露行踪。与此相反,德国人却能破译英国海军的通信密码,了解护航舰的方位。1942年10月30日,盟军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当时,英国海军在地中海东部捉到了一艘浮出水面的U型潜艇,并把它拖上了岸。在这艘潜艇里,英国人找到了一件即将改变“二战”进程的东西——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密码本,德国人就是用它来解码通信信息的。很快,由于恩尼格玛密码被破译(破译者是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英国海军就能知晓德国潜艇的位置,使得从北美出发,运送补给到英国和苏联的大西洋护航舰得以安全到达目的地。到1942年11月,盟军的损失已经大为减少。不过,随着春天的到来,反潜战斗再一次打响。这一次,德军派出了大量的潜艇进行巡逻,盟军的护航舰几乎逃不过这些潜艇的眼睛。在3月,盟军有81艘舰船沉没,总吨位达到了47.6万吨,而德军只损失了12艘潜艇。一时间,英国出现了严重的供应短缺。不过,形势随后开始好转。在4月里,盟军只损失了39艘船,总吨位23.5万吨,但是德军损失了15艘潜艇。5月,形势进一步反转。在一次慢速的护航行动中,16艘战舰为43艘商船护航,遭到了30艘德国潜艇的攻击。在战斗中,盟军损失了13艘商船(部分原因是风暴冲散了护航舰只),而德军有6艘潜艇被护航舰或飞机击沉。在另一次护航行动中,5艘德国潜艇被击沉,而盟军却没有损失。在5月一整月,43艘德国潜艇被击沉,其中34艘沉入了大西洋,使德军损失了1/4的潜艇。与此同时,盟军只损失了34艘舰只,总吨位只有13.4万吨。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盟军装备了航程更长的新式飞机——B–24解放者轰炸机,它的巡航范围覆盖了中大西洋空隙海域。而且,盟军也出动了航空母舰为舰队护航。此外,葡萄牙允许盟军使用亚速尔群岛的机场设施,于是英国皇家空军海岸司令部便能在战争的最后3年里(在1942年4月之后)成为德国潜艇的第一克星。在1943年,德军损失了258艘潜艇。英国皇家空军击沉了其中的90艘,并另外击伤51艘。这意味着,美国能够放心地把英国作为欧洲的大本营,斯大林已经多次要求盟军尽快在欧洲西海岸开辟第二战场了。

1941年和1942年见证了盟军的胜败起伏。在东南亚,英国的地位不断下降。不仅如此,英国在全球的战略地位都在下降,只有北非除外。在这里,英军正在修建一条铁路。铁路的一端是亚历山大[193]附近的阿拉曼,另一端是利比亚的图卜鲁格[194],中间要穿过1 600公里的荒凉沙漠。1941年1月22日,英国人夺取了先前由意大利占据的图卜鲁格要塞。但在随后,英国人遭遇了补给短缺的问题,甚至连淡水都供应不足。此时,德军和意大利军实施了名为“战斧行动”的反攻,攻入了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地区,图卜鲁格也在这片区域当中。参加“战斧行动”的德军和意军士兵有10万人,配备了849辆坦克和604架飞机,超过了英军的规模。为了阻挡德军坦克的进攻,英军已经布下了大片的地雷阵。而且,英国人也迎来了他们的新装备——格兰特坦克。这种坦克的装甲和主炮足以媲美德军的Ⅳ型坦克,射程也不再落后(其6磅反坦克炮相当于德军的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