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915年阿戈讷之战(第3/8页)

我军右翼的碉堡和敌人展开激战,我们不得不投出了最后一批手榴弹。几分钟后,大约10点30的时候,法军的突击小队成功地占领了碉堡,并用机枪和步枪,通过枪眼向我们的背后猛烈射击。就在这时,营部派来的通信兵通信兵隔着铁丝网向我报告:“营部已在北部半英里的地方驻扎,并展开工事。隆美尔的连队须马上撤退,营里无法提供任何支援。”前线再次要求补充弹药,我们只能再撑10分钟了。

是时候做决定了!我们是否要摆脱敌人,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从铁丝网后的窄路逃走?这样的策略至少会造成一半的人员伤亡。另一个方案则是用完最后一颗子弹后投降。投降是不可能的。我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发起进攻,扰乱敌人的战线后再伺机撤退。这是我们唯一的生路。虽然敌人的兵力远胜于我们,然而其步兵未必是我军步兵的对手。如果能打退西翼的敌人,我们就有机会穿过铁丝网,我军唯一忌惮的是东翼较远处的敌军火力。速度是制胜的关键,我们需要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趁他们没有回过神来便迅速撤离。

我立即下达了进攻命令。所有人都知道已是破釜沉舟之势,决心全力以赴。预备队向右突袭,重新夺回了碉堡,敌军气势大减,攻势一下就崩溃了,仓皇西逃,此时,摆脱敌军的机会来了。我们迅速向东撤离,以最快的速度穿过了铁丝网。东翼的敌人向我们射击,但要想在300码以外的距离射中移动的目标并非易事。即便如此,连队里还是有几个人受了伤。当西翼敌人回过神来,重新向我们发动进攻后,我们的大部队已经转移到了铁丝网另一面的安全地带。除了5名重伤士兵无法带回营部外,其他人都安全回到了阵地。

3个已经被我部占领的法军阵地正南面林木茂盛,2营就驻扎在这里。我的连在2营西侧。这时1营却遇到了麻烦,无法与我军左翼取得联系。我们通过通信兵通信兵设法联系到了其右翼。我的连队则在距森林边缘几百码的地方忙着挖筑战壕。不过这冰冻的地面可真是让我们伤透了脑筋。

眼下,法军炮兵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军旧阵地和后方。他们之所以没有发现我们的进攻,很可能是步兵与炮兵之间的联络出了问题。敌军及时做了修正。现在,敌人开始用猛烈的炮火报复我们,火力集中锁定在森林前缘,干扰我们修筑工事。我详细写下了早上的战报,并附上了一张“中央”阵地与拉波代尔阵地的态势图。

不久,1月29日下午,法军准备好了充足的炮弹后,向我们发起了反击。嘹亮的军号声、口号声不绝于耳,法军新集结的士兵越过灌木丛,浩浩荡荡地向我们冲来,正好撞上我们轻武器的枪口。有的纷纷倒地,有的四下躲藏,有的顽强反击。随处都有小股法军试图接近我们,但都无功而返!我们坚固的防御让法军损失惨重,我军战线附近随处可见伤亡的法军士兵。借着夜色,法军退回森林边缘100码的地方驻扎,开始修筑工事。

我们的战壕只有20英寸深,战斗刚一平息,我们便开始修筑工事。还没来得及挖得更深些,法军的炮弹就落在了我们中间。法军用的是美国设计的榴弹炮,炮弹在我们四周爆炸,锯齿状的钢壳碎片四下乱飞,咆哮着划破冬日的夜空,炸断粗壮的树干,就像折断火柴一般轻松。

我们的阵地掩体不足,除了少数间隙,敌人不断朝我们开炮,骚扰我们,大家彻夜难眠。我们只得裹着大衣、单人帐篷和毯子,靠在浅浅的战壕里瑟瑟发抖。每当敌人集中火力向我们附近炮击时,我都能听到有士兵跳起来的声音。那晚,我们失去了12个战友,比在这次攻坚战中牺牲的战友加起来还多。而且我们一晚上连口饭都没吃上。

黎明时分,敌军火力减弱,我们开始继续加深战壕,不过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长。早上8点,敌军再次向我们开炮,我们不得不停了下来。紧接着,敌军派步兵发起攻击,被我们轻松击退。不久,敌军又再次发起攻击,与第一次进攻如出一辙。当天下午,我们的战壕挖得差不多了,不用再担心敌人的炮击了。我们没有交通壕,去不了后方,等到天黑了才能吃上今天的第一顿热饭。

战地观察

1915年1月29日的进攻充分展示了德国步兵优秀的单兵素质。9连的突袭并无过人之处,很难理解法国步兵为何会吓破胆,将阵地拱手相让,要知道法军阵地十分坚固,铁丝网、三线纵深、机枪火力一应俱全。敌人觉察到开战在即,便用火力封锁我们,试图阻止我们的进攻。我们能够成功突破敌人防线,并从拉波代尔冲出重围,足以显示我军的战斗能力。

可惜,9连所在营部及团部都没能抓住机会扩大战果。当时有3个营部署在一线阵地,部队预备队的兵力严重不足。我军轻武器弹药及手榴弹匮乏,使得拉波代尔防御战更加严峻。祸不单行,以下几个因素让我们的处境越发艰难:敌军占领了我军右翼的碉堡,但我们却接到了营长的撤退命令,然而敌军火力将铁丝网团团围住,我们并无退路。若非当机立断做出选择,势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最重要的是,我们根本等不到天黑,11点前,我们的弹药便会消耗殆尽。东翼敌军虽力量薄弱,但我们先攻打东翼收效甚微,我军主要的威胁还是西翼的敌军火力。一旦我们攻打敌军东翼,西翼敌军便会趁机攻打我军后方。拉波代尔之战,我军能顺利脱险,正印证了《野战勤务教范》当中的那句话:成功的进攻是全身而退的保证。

我们进攻前做的准备十分仓促,压根儿没想到携带重型挖掘工具。铁锹挖不动坚硬的冻土,不过它们可是我们的战斗武器,如同步枪一般重要。

尽管森林边缘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射击视野,我们还是将阵地设在了距边缘100码的森林之中。我们不想重蹈德福依树林之战的覆辙,将我军暴露在敌军的炮火之下。况且现在这个阵地的视野也不错,击退、重创敌军不在话下。

1月29日到30日的那晚,敌军炮火猛烈,我军损失惨重,这主要是战壕深度不足造成的。

“中央”阵地和巴加泰勒的战斗

新阵地的情况有所改善。这里地势较高,不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地面也松软了许多。我们在进攻中夺取了不少避弹坑,还有13到20英尺深的掩体,能够有效防止法军炮弹的轰炸。我和一名枪骑兵军官共用一个避弹坑,他同我一样,也是个连长。在这里,我们只能匍匐与连队联系。白天,因为不敢点火,我们冻得够呛。哪怕是一缕青烟也足以引来法军猛烈的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