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5/7页)

却忘记了,昨晚三四个俊俏的面首陪着自己一起玩耍到半夜呢!

枕头被子扔了一地。

好不癫狂。

所以不用等丫鬟的回答,已经晓得了答案。

顿时心凉了半截,半晌才反应过来,“报官!”

“公主,这可使不得。”从前大家也晓得公主养面首,但那到底是私底下讨论,若如今真摆了平面上,只怕偏爱那弘月长公主的陛下,也要趁机将公主贬为庶民了。

李蓉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虽是万分不甘心,但眼下又能如何?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扔了。

而且她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还有这些侍女忠心耿耿地陪着自己么?只觉得患难见真情,往后自己必然待她们和气些。

只安慰了侍女几句,让她去打水给自己洗漱。

没曾想却听侍女哭道:“盆也被带走了。”

气得李蓉一口老血险些堵在心里。

但她也还没真走到穷途末路。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一次也没让侍女出去,只将自己拔步床里的机关打开,取出自己的私章,“你是晓得的,我在京城最大的钱庄有不少银子,你去给我取一些。”

侍女接了章子,“奴婢这就去,公主您等着奴婢。”

殊不知才出门转过两条街,就遇着了阿亓。

“拿到了?”阿亓问着,一面朝那侍女伸手过去。

侍女只将章子递给他,“阿亓公子,您可说好的,会成全我跟欣哥的。”

“放心好了,这钥匙给你,样样都给你们备齐了,想成亲立刻就可以,若是不放心,也可以变卖京城的所有产业去别处生活。”阿亓只将一把钥匙扔给她,随后摸出两张地契,“庄子和铺子,自己看清楚,另外的一份在欣哥那里。”

要说这欣哥是何人呢?原是李蓉府上一个马夫的亲弟弟。

却因李蓉跟别的贵女起码比赛输了,气急败坏之下就一下打死了欣哥的兄长。

所以当李蓉广收面首的时候,他就以姣好的面容入选。

早前他哥哥就是为了挣钱给他读书,指望他出人头地。

他哥哥去世后,他便一心想要给他哥哥报仇。

进入府里后,与这李蓉身边的一个小丫头有了来往,一步步让她成了李蓉的心腹。

但两人这点事情,哪里瞒得住谢淳风?谢淳风还琢磨着重建归云堡,银子哪里来?当然是从李蓉这里出。

所以才有了李蓉一觉醒来,府上被那些面首们搬空的场面。

而这会儿阿亓拿了李蓉的私章,只让人将李蓉的私房钱都取出来不算,还到各家铺面里去佘了不少贵重物品,全盖了李蓉的章子。

李蓉在府里没等来侍女买盆洗脸,反而等来了一大堆天价账单。

还不起,如今她又没了任何势,自是被各商家告到了衙门里去。

孟茯在宫里如同过上隐居日子一般,除了柯子瑾之外,便是李尚来玉簪宫。

但因随时从李尚口中晓得九龙海沟的战事,也不觉得闷。直至今日才听说被送到了辽国去……

“怎送她去辽国了?”孟茯心中好奇,但自不可能细问李尚,所以是等着下午柯子瑾照例进宫陪她,她才问起。

柯子瑾也不知该怎么说,要说李兆的事情是突发事件,但是这李蓉的事情,还真是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只叹了口气,“她那些个面首晓得令妃娘娘被打入了冷宫,二殿下又还在潜逃中,所以便将她府上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听说一个脸盆也不剩,不但如此,还到处在外用她的私章借了不少外债。”

李尚给她还了,然后就将她送去辽国嫁给不知是个什么部落的首领。

什么部落她不清楚,但是听说那位首领年纪已过六旬。

“她没有李馥那样的手腕,如今越发肥胖,容貌也大不如从前,到那边就算是想要以色侍人,也是难了。”到了此时此刻,柯子瑾都觉得这人生过于大起大落,不管是他们夫妻,还是令妃娘娘一家三口。

而这一切的主宰,有谁能想象得到,会是大家都从不曾放在心上的帝王呢?

他能让任何人一夜尊荣万千,也能让任何人一无所有。

想来,这样能随意主宰人的生死尊荣,吸引着无数的人前仆后继,也要爬上那个位置吧。

打柯子瑾现在想得清楚,皇陵的日子过得很平静安乐,她很满足,李琮也放弃了从前的那份心思。

所以他们夫妻没得这想法,如今也好奇,往后这帝王之位,会落到谁的手里去?

她仍旧是坐了个把时辰就回去了,不单是她跟孟茯说宫外发生的事情,孟茯也跟她说李红鸾和李君佾在南海郡的生活日常。

而她走了,孟茯又只能同玲珑大眼瞪小眼。

“要不你也出宫去吧,你在这里也没什么用。”毕竟现在没了武功,真遇着事情孟茯还要先考虑保护她。

玲珑闻言,一脸受伤的表情:“阿茯你这就嫌弃我了?”

“我没有……我只是不忍心让你和谢淳风两地分离,如今他已经成功和离,娶嫁自由。”孟茯也想出宫,只是一想到出宫不如这宫里安全,她还是作罢了。

断然不可能在这个时间里给沈夜澜添麻烦。

就算想看京城的繁华,也好歹等战事了结后。

而南海郡,如今沈夜澜已经带领着大军横跨过九龙海沟,金国人早就受不住强势的攻击,而且又不如大齐军队熟悉这一片海沟。

所以节节败退,便是前锋大将也是丢盔弃甲逃跑的。

因此沈夜澜打算一鼓作气,将禹州给收复过来。

金国那边喘不上气,辽国又没有如同金国预想的那样,在这个时候偷袭玖皁城,让大齐背腹受敌,最后两处无法兼顾,反而让金国和辽国白白瓜分了这肥沃土地。

可是天算竟然不如人算,忽云王竟然反了,还得了那么多部落的支持,萧太后一派反而得罪了不少人。

辽国局势混乱不稳,自己的骨头都啃不干净,怎么有空将手伸到别人家的锅里去?

至于夏国,在他们看来,不过小小的弹丸之地罢了,那点军队根本没什么用。

所以从来都是直接将其忽视的。

这最终,也就是金国自己孤军奋战。

谢伯爷是带兵前日到的,被任命为左将军,辅助沈夜澜这个主帅收复禹州。

收复旧土山河是多少大齐老百姓日思夜想的梦,如今就要实现了,所以即便是谢伯爷也老当益壮,亲自带兵上战场。

在见到沈夜澜身边的那几位奇怪将领之后,方意识到为什么沈家所有的书院,为何骑射礼乐样样不落下,还有那专门教授武功的先生。

人才的确该不拘一格才是,倘若只一味地读书,个个做了文臣,将来谁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