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小狗的女人(第3/5页)

他们在等她的丈夫到来。可是他寄来一封信,通知她说他的眼睛出了大毛病,要求他的妻子赶快回去。安娜·谢尔盖耶芙娜就急忙起来。

“我走了倒好,”她对古罗夫说,“这也是命运注定的。”

她坐上马车走了,他送她去。他们走了一整天。等到她在一列特别快车的车厢里坐定,等到第二遍钟声敲响,她就说:“好,让我再看您一回……再看一眼。这就行了。”

她没有哭,可是神情忧伤,仿佛害了病,她的脸在抽搐。

“我会想念您……想念您,”她说,“求主跟您同在,祝您万事如意。我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您也别记着。我们永别了,这也是应当的,因为我们就不该相遇。好,求主跟您同在。”

火车很快地开走,车上的灯火消失,过一会儿连轰隆声也听不见了,好像什么事物都串通一气,极力要赶快结束这场美梦、这种疯狂似的。古罗夫孤身一人留在月台上,瞧着黑暗的远方,听着螽斯的叫声和电报线的呜呜声,觉得自己好像刚刚睡醒过来。他心里暗想:如今在他的生活中又添了一次奇遇,或者一次冒险,而这件事也已经结束,如今只剩下回忆了……他感动,悲伤,生出一点儿淡淡的懊悔;殊不知,这个他从此再也不能与之见面的年轻女人跟他过得并不幸福;他对她亲热,倾心,然而在他对她的态度里,在他的口吻和温存里,仍旧微微地露出讥诮的阴影,露出一个年纪差不多比她大一倍的幸福男子的带点儿粗鲁的傲慢。她始终说他心好,不平凡,高尚;显然,在她的心目中,他跟他的本来面目不同,这样说来,他无意中欺骗了她……

这儿,在车站上,已经有秋意,傍晚很凉了。

“我也该回北方去了,”古罗夫走出站台,暗想,“是时候了!”

莫斯科,家家都已经是过冬的样子了,炉子生上火。早晨孩子们准备上学、喝早茶的时候,天还很暗,保姆还要点上一会儿灯。严寒天已经开始。下头一场雪的时候,人们第一天坐上雪橇,见到白茫茫的大地、白花花的房顶,呼吸柔和而舒畅,就会心情畅快,这时候不由得会想起青春的岁月。那些老椴树和桦树因蒙着重霜而变得雪白,现出一种忠厚的神情,比柏树和棕榈树更贴近人心。近处有了它们,人就无意去想山峦和海洋了。

古罗夫是莫斯科人,他在一个晴朗、寒冷的日子回到莫斯科,等到他穿上皮大衣,戴上暖和的手套,沿彼得罗夫卡大街信步走去时,礼拜六傍晚听见教堂的钟声,不久前的那次旅行和他到过的那些地方对他来说全失去了魅力。他渐渐沉浸在莫斯科的生活中,每天兴趣盎然地读三份报纸,却说他原则上是不读莫斯科的报纸的。饭馆、俱乐部对他已有了吸引力,他也热衷于宴会、纪念会,家里有著名的律师和演员出入,要不他在医师俱乐部里跟教授一块儿打牌,这一切让他脸上生光。他已能吃完整份儿的用小煎锅盛着的酸白菜焖肉了……

他觉得,再过上个把月,安娜·谢尔盖耶芙娜在他的记忆里就会被一层浓雾所遮盖,只有她迷人的笑容偶尔像其他人那样出现在他的梦境中。可是过了一个多月,隆冬来了,在他的记忆里一切还是非常清晰,仿佛昨天他才跟安娜·谢尔盖耶芙娜分手似的。回忆反而越来越强烈,不论是在宁静的傍晚,在书房里听到传过来的孩子们的复习功课声,还是在饭馆里听见抒情歌曲,听见风琴声,或者是暴风雪在壁炉里哀鸣,往事全都会在他的记忆里复活:防波堤上的情事、山上那迷雾笼罩的清晨、从费奥多西亚开来的轮船、接吻等等,无不历历在目。他久久地在书房里来回走动,回想往事,笑容可掬。接着回忆化成幻想,想象中,过去的事就跟将来会发生的事混淆起来。安娜·谢尔盖耶芙娜没有到他的梦中来,可是她如影随形地跟他到处走,寸步不离。他一闭眼就看见她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显得越发妩媚,越发年轻、温柔;他自己也显得比原先在雅尔塔的时候更英俊。每到傍晚,她总是从书柜里、壁炉里,从角角落落里端详他,他听见她的呼吸声、她衣服亲切的窸窣声。在街上他的目光常常跟踪着来往的女人,想找一个跟她长得相像的人……

一种强烈的愿望折磨着他,他渴望把这段回忆跟什么人说说。然而在家里是不能谈自己的爱情的,而在外面又找不到一个可谈之人。跟房客们谈是不行的,在银行里也不妥。谈些什么呢?莫非那时候他真的爱上她了?莫非他跟安娜·谢尔盖耶芙娜的那段关系中真的有什么优美的、诗情画意的,或者有教益的,或者干脆有意义之处吗?要谈的只能是含含糊糊泛泛地谈爱情,谈女人,谁也猜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他的妻子扬起两道黑眉毛,说:

“德米特里,你可不配扮演花花公子的角色。”

一天夜间,他同一个刚刚一块儿打过牌的文官走出医师俱乐部,忍不住说:“知道吗,我在雅尔塔认识了一个多么迷人的女人!”

那个文官坐上雪橇,走了,可是突然回过头来,喊道: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奇!”

“什么事?”

“方才您说得对:那鲟鱼肉……确实有点儿臭味!”

这句平平常常的话,不知为什么惹得古罗夫火冒三丈,他觉得对方的话太肮脏,带有侮辱性。多么野蛮的习气,什么样的人啊!多么无聊的夜晚,多么乏味、平庸的白天啊!狂赌,吃喝、酗酒,翻来覆去一套陈词滥调,瞎忙乎和无聊的谈话占去了人的大好时光,耗费了人们最好的精力,到头来只剩下猥琐平庸而狭隘的生活,人生无异短了翅膀和缺了尾巴,走不开,逃不脱,仿佛被关在疯人院里或者监狱的强制劳改队里!

古罗夫通宵没睡,满腔愤慨,头痛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晚上他辗转反侧,睡下去又起来,心事重重,要么从这个墙角走到那个墙角。孩子令他讨厌,银行使他心烦,哪儿都不想去,什么话也不想说。

在十二月的假期中,他准备好出一趟门,对妻子说,他要到彼得堡去为一个青年人张罗一件事,可是他去了C城。干什么去?他自己也说不清。他想见安娜·谢尔盖耶芙娜一面,跟她谈谈,如果可能的话,就约她出来相会。

他到C城的时候是早晨,在一家旅馆里租了一个顶好的房间,房间里整个地板上铺着灰色的军用呢毯,桌子上有一只墨水瓶,上面蒙着灰色尘土,瓶上雕着一个骑马的人像,举起一只拿着帽子的手,脑袋却掉了。看门人给他提供了必要的消息:冯·季杰利茨住在老冈察尔纳亚街他的私宅里,房子离旅馆不远,他生活优裕,阔气,自己有马车,全城的人都认识他。看门人把他的姓念成了“德雷迪利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