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4/12页)

[113]告子:名不害,与孟子同时,提出“食色,性也”“生之谓性”等观点,与孟子性善之论多有悖。

[114]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程颐的话:“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王阳明不同意这种说法。

[115]语出《河南程氏遗书》。

[116]延平:姓李,名侗,字愿中,世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程颐三传弟子,朱熹曾从游其门下。

[117]《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为君子在别人不闻不见之处,亦要恪守道德。

[118]《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119]语出《王文成公全书·送甘泉书》。颜渊,名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被后世尊为“复圣”。

[120]《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知,末由也已。’”

[121]尚谦:薛侃,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阳人,王阳明的学生。

[122]孟子与告子“不动心”之区别详见《孟子·公孙丑上》。简言之,告子之“不动心”是通过外力框住心,使心不动。而孟子之“不动心”则是心的自然不动。

[123]《二程遗书》卷十五:“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124]《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集义,即所作所为均符合义,自然会慢慢培养出浩然之气;义袭而取,即只是偶尔良心发现,做一些符合义的事,这样是无法养成浩然之气的。

[125]《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必有事焉,即于动于静均有事物,存养功夫不可须臾间断之意。

[126]《河南程氏遗书》:“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127]《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28]墨氏兼爱: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尊称为墨子。主要学说为: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天志明鬼等。

[129]此为用阴阳消长之说来表明四季寒暑之更替。

[130]语出李侗《延平问答》。

[131]自此条起至第一三〇条为薛侃所录。

[132]参见第四九条注。

[133]语出《孟子·告子上》。

[134]希渊:蔡宗兖,字希渊,号我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的学生。

[135]《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136]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为二十四两。

[137]《孟子·告子下》:“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138]《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39]朱子与陆氏兄弟曾在鹅湖山辩论。陆氏之学以“发明本心”教人,认为朱子之学“支离”;而朱子强调格物而穷理,以为陆氏之功夫过于简易。故而陆九渊有诗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140]士德:杨骥,字士德,广东潮州人,王阳明的学生。

[141]文公:即指朱熹,朱熹谥号“文”,故称文公。

[142]王阳明所撰的《朱子晚年定论》认为朱熹于晚年对于自己的学说有所反思,并且提出朱陆“早异晚同”等观点。详见本书附录《朱子晚年定论》。

[143]以上均出自《朱子晚年定论》。

[144]《尚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作好,凭一己私意去喜好、偏袒;作恶,凭一己私意去厌恶、陷害。

[145]《周易·泰卦·象传》:“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财成”同“裁成”,成就;辅相,帮助;左右,佐佑。

[146]《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意为做的时候不明白原因,习惯后也不去探究其所以然,一生都在这条大路上走,却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这就是普通人的状态。“义袭而取”参见第八五条注。

[147]伯生:孟源,字伯生,王阳明的学生。

[148]周茂叔,即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别称濂溪先生,宋明理学的先驱,是程颢、程颐的老师。《河南程氏遗书》卷三载:“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周敦颐认为草是天地的产物,而他的心与天地相通,故而不除。

[149]《河南程氏外书》:“故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150]崇一:欧阳德(1495—1554),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王阳明的学生。

[151]语出宋代范浚《香溪集》。

[152]语出《论语·卫灵公》。一解为“君子到去世时还不为人所称道”,则“称”字读第一声;二解为“君子去世时名不副实,君子引以为憾”,则“称”字读第四声。王阳明取后者。

[153]语出《孟子·离娄下》。

[154]《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解为“到了四五十岁在社会上还没什么声名”,一解为“到了四五十岁还未听闻大道”,本文中,王阳明取后者。

[155]《论语·颜渊》:“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孔子认为“达”的实质境界比“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