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伤蛇 四

这天,一白翁的神态稍稍异于往常。

虽然如此,其他三人似乎没察觉出什么异状,或许仅有与次郎如此觉得。

似乎有那么点心神不宁。

与次郎如此感觉。即便如此,老人并不显得焦虑。神态依旧翩翩飒爽又泰然自若,说起话来依然语气玄妙又趣味盎然。若硬要说老人有哪儿与往日不同,与次郎认为或许是眼神添了几许光辉吧。

一行人再度来到药研堀,造访这栋位于九十九庵庭院内的小屋。

这儿是与次郎一行四人最喜欢的地方。开敞的拉门外,可以望见一片艳蓝的绣球花,小夜可能就在那丛绣球花的叶荫下。

这位姑娘负责照料老人起居,干起活来十分勤快,方才还在为绣球花浇水。

老隐士觉得如何?惣兵卫问道。“原本我们也以为是一派胡言。但越听越感到离奇,看来剑之进怀疑其中有怪,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

“怀疑其中有怪?”一白翁搔了搔剃得极短的白发问道,“难不成各位推测,可能是村里的某个人杀害了伊之助?”

不,剑之进率先否定。“此三人并未亲赴现场。仅有本官曾前往该地,也曾面会村人及粂七、正五郎父子。坦白说,当时在下的感想是……”

是何感想?老人面带微笑地问道。

“噢,就是这些人绝非杀人凶手。个个态度和蔼恭谦,悉数是善良百姓。”

“岂可以第一印象论断?”正马说道,“你这根本是先入为主。或许你要嫌我唠叨,但你毕竟是个巡查,而不是同心。近代的犯罪调查,绝不可以义理人情为之。首先,必须找到证据。只有找出一连串证据,方能还原真相,依法量刑。”

“不过,法理不也是以正义为依归?”老人说道,“老夫毋宁期望支持正义者并非权力,而是人情。”

“此言当然有理,但老隐士……”

“警察既为执法者,老夫也期望巡查大人多为深谙人情之仁者。就此点而言,矢作先生不失为一位好巡查。想必矢作先生认为村众中并无凶手,应是凭直觉所下的判断吧?”

“与其说是直觉,或许诚如正马所言,凭的是第一眼印象。”

凭印象也无任何不妥,一白翁笑道。“俗话说人性本恶,但世间也并非如此凶险。虽说人心险恶,世上其实也有不少善人吧?”

“不过,老隐士,“惣兵卫探出身子问道,“那么,难道真是蛇……”

蛇怨念极深。老人打断了相貌粗鲁、一脸胡须的惣兵卫说道。

“怨念极深?”

“是的。或许各位认为这等畜生理应无念,这种说法不过是个迷信。但不分古今东西,从远古时期,蛇便广为人类膜拜。理由则形形色色。”

诸如,蛇会蜕皮,老人说道。

“噢,的确会蜕皮,但这有何稀奇?”

“有一种神仙,名叫尸解仙。”

“噢?”

“据传此仙可蜕去旧躯重生。”

“重生?”与次郎问道,就着跪姿往前挪了几步。

“是的。这也算是长生不老吧。依老夫之见,这传说或许是自蜕皮衍生而来。部分爬虫可抛弃衰老躯壳汰换躯体,此习性虽非重生,但在古人眼里等同于新生,也可能因此认为借由反复汰换躯体,可保永生不死。亦即对古人而言,蛇是能死而复生的不死之身。”

“原来如此。不过……” 

“这老夫也了解,”老人打断正马的话说道,“故此,与蛇相关的传说可谓多不胜数。蛇以虫、鼠、鸟等嗜食谷物的害虫为食,属有益动物。或许是为了劝人切勿杀蛇,因而杜撰出某些传说。”

“噢,的确有理。”正马恍然大悟地说道。

“即便劝人见蛇勿杀,但其形貌毕竟令人望而生畏,多数人见之,应会感觉不快。”

的确,应该没几个人喜欢蛇。

“难怪俗话说厌之如蛇蝎,妇孺对蛇尤其厌恶。”

况且,蛇还带毒。老人继续说道。“不过看似凶恶,蛇其实生性温顺。除捕食之外,并不好攻击。除非是人主动袭之,噢,或许也可能是不经意踩着或踢着,否则蛇并不会主动咬人。但多数人见蛇扭身爬出,通常会被吓得惊慌失措,在这种情况下,人便有可能遭袭。”

有理有理,这下轮到惣兵卫恍然大悟了。“畜生就是这么一回事。姑且不论狼或熊等习于掳人吞食的猛兽,即便是生性再狰狞的畜生,也不喜做无谓攻击或杀生。”

“没错没错。”老人一脸笑意地颔首说道,“总而言之,要取蛇性命并非易事。不仅生命力强,还生性执拗、怨念极深,再加上冬眠与脱皮等习性,赋予人不老不死的印象。若是个生性执拗的不死之身,便代表其世世代代均可寻仇。因此,才有了招惹蛇可能祸殃末代的传说。”

“有理。古人的确可能如此推论。”

“因此,相传若须杀蛇,必应断其气。”

“必应断其气——此言作何解?”与次郎问道。

一如文意,一白翁回答。“老夫曾周游诸藩,广搜形形色色的故事,对此倒是知之甚详。例如……”

一白翁自壁龛旁一只书箱中取出一册看似账簿般的记事簿。

“让老夫瞧瞧。口绳蛇蟒相关迷信,老夫这就为各位朗读一番。嗯……蛇执念甚深,故若斩杀时未断其气,其灵必将肆虐。北自奥州,南至艺州,此说几可谓遍及全国。除此之外,各国均有蛇灵寻仇、招来灾祸之说,故常言欲杀蛇,必须确实取其性命;未断其气,必将化为妖孽或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啊……”

“噢,或许正是基于老夫先前提及的理由。肥后一带相传蛇魂宿于其尾,杀蛇时应将其尾压溃。骏河一带亦有类似传说。老夫推测,古人应是见到即便斩其首,蛇身仍能蠕动,方有此说。的确,即便遭斩首,蛇或鱼仍能活动好一阵。看来,这说法应是形容其生命力极为旺盛之譬喻。”老人说道,“此类传说,想必是起源于蛇执拗的生性。相模一带甚至相传,蛇死后,仍可凭怨念活动其躯。”

凭怨念活动其躯?若是如此,的确骇人。

“越中则相传,杀蛇时,务必将之斩成三截。房总一带亦有杀蛇后,不管弃尸多远,蛇都将回返寻仇之说。至于最为离奇的妖魔传说则是——想必与次郎先生亦曾听闻,就是铃木正三所著的《因果物语》中,与蛇相关的诸篇故事。”

“关于该书,在下所知无多。”与次郎回答,“是否就是那有平假名与片假名两版……”

“没错。该书载有多篇诸如死时心怀怨念之僧侣幻化为蛇、或忌妒成性的女子化为蛇身等故事。生性执着者大多蜕变为蛇。佛说系念无量劫,执着乃难以计量之重大罪业。如此看来,蛇被视为邪恶化身的情况可谓不胜枚举。但就现实而言,蛇毕竟为益虫,因此仍广为人类膜拜。故亦有蛇乃水神化身、神之御前、毘沙门天或弁财天之召使乃至金神化身诸说,劝人绝不可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