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欠缺的记忆(第4/5页)

马上给八重洲服务中心打电话,得到的回答是“只有现在用的电话簿。也许在博物馆一类的地方会保存您要的东西吧,但一般不供查阅。即使在NNT,也不保存过期的电话簿。”

通过电话簿找出KALIYOSI咖啡店的路被堵住了。好容易抓住的线索又断了,世村正感沮丧间,电话响了。

电话很久都不响了。话筒里传来记忆犹新的声音。

“你还好吧。我还一直惦记那以后你怎么样呢?”

“你还记得我真叫我感激涕零。”世村说的是真心话。自己几乎都被社会遗忘了,这时却还有外界的,并且是年轻娇美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令他死寂的心灵得到滋润。

“咦,不是约好了要时常联系的吗?”圣代桥悠子的声音里有埋怨的意思。俩人分手时,曾约好如果有什么“新情报”时要联络,但因为与第四者有关的线索断了,也失去了联络的借口。此时想不到由她先打破了僵局。

虽是无所收获的调查,但世村还是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馆山寺温泉旅馆邮来这样的信?”悠子对调查始末感到很惊讶的样子。说:“也许我能找到旧电话簿。”

“能找到吗?”世村有些吃惊。连NNT和国会图书馆都不保存的旧电话簿悠子又到哪儿找去呢?

“得先问一下才知道,但学校里的确有个叫《电话文化研究会》的兴趣小组。我与他们的会长关系还不错,这是一个对只要与电话有关的东西全都感兴趣的趣味奇特的小组。我问一下他们吧。”

“居然有这样的兴趣小组!你一定得帮我问一下。”

真不愧是喜欢电话的女生们的大学。如果她们有八年前的电话簿,也许会从中找出KALIYOSI咖啡馆的所在地,或者可以由此追寻到经营者的踪迹。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毕竟又看到了些希望。不一会儿,悠子又打来电话。

“她们说有八年前的电话簿。”

“是吗!帮我找一下叫KALIYOSI的咖啡馆或西餐厅吧。也许是用平假名写的。首先是中野区,然后是附近的区,如果还没有的话,就得再找一下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等地方,可能会很麻烦。”

“好了。我知道该怎么查的。但不知KALIYOSI有没有对应的汉字?”

“我想有,你觉得应该跟什么汉字对应呢?”

“是呀,一时还真想不起来。它是什么意思呀?”

“也许是外语。可能是韩国语,也可能是中国语……”

“由KALI能想到狩、雁、借、假等字。”

“YOSI有可能是油脂、油纸、谕旨,不过无论将哪两组合在一起好像都没什么意思。我看还是先从片假名开始查起吧。”

“我这就去学校查一下。”

“在学校放着呐?”

“是呀,跟学校借的房子,在那里保存着。”

“很认真的样子嘛。”

“可以看得出女人是多么喜欢电话了吧。”

3

第二天早晨,还在睡觉的世村,被悠子的电话吵醒了。悠子的声音透着兴奋。

“找到了。找到那个叫KALIYOSI的咖啡店了。”

“是吗!”世村顿时睡意全无。

“杉并区方南二丁目,紧挨着地铁方南站。邻接中野区南台,估计YANBALU可能是住在南台的人。”

“谢谢。我马上就过去看。”

“我也想去。”

“你一起去可太好了。”

“找杀害姐夫的犯人我也义不容辞呀。”悠子的声音里有抗议的味道。在等待悠子的时候,世村感觉好像在约会一样心通通直跳。街上已完全是夏天的景象了。

整天窝在床上搞得人邋里邋遢的,只觉得夏天的阳光亮得刺眼。悠子出现了。穿着轻柔的衬衫与迷你裙,一身初夏打扮。裙子下面修长的小腿,比阳光更耀眼。

电话簿里还记有经营者的住处。二人坐地铁到方南站,依照电话簿中标注的门牌号找寻KALIYOSI的旧址。

这附近小住宅密集,原本这里是都内交通的死角,后来由于地铁的开通获得急速发展。在车站附近环状七号线与方南大街交叉着。交叉点的西南是和泉,西北是堀之内。KALIYOSI旧址位于交叉点东南的后街,是条有许多饮食店、点心店、酒馆的小商业街。

目标的门牌号下,是一家名为“HAPPY”的咖啡馆。二人对视了一下,点点头。推开门进去。里面面积不大,有吧台和几个包厢。室内装饰也很平常,没什么特色。吧台里坐着一位中年女人,店里没有一位客人。中年女人对他俩说“欢迎光临”,然后拿来单子。本以为咖啡也一定是些平常货色,没想到单子上面竟非常讲究地列着蓝山咖啡豆、摩加豆、乞力马扎罗豆、巴西豆、爪哇豆;制作方法也有蒸汽加压式、维也纳式、法式、爱尔兰式、意式等,品种样式十分丰富。

俩人再次对视。半信半疑地望着单子。怀着被答以“不巧卖完了”的心理准备,悠子点了摩加,世村点了蒸汽咖啡,而中年女人表情平常地接受了。

等待了可以说是相当的一段时间后,咖啡被端上来了,尝了一口之后,他们吃惊地又对望了一下。无论是香气也好,还是味道与特色也好,都完美正宗得无可挑剔。吧台里,那女主人似乎在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味道太好了。喝过这个,其他的咖啡就难以入口了。”世村的夸奖,令女主人喜笑颜开。这正是好机会。

“其实我们是在寻找八年前正好在这个地方的叫KALIYOSI的咖啡馆,您知道吗?”

女主人的脸上有了反应。

“那正是这家店的前身。我们从以前老板手里连地皮一起买下的,稍稍做了些改变而已。”

“这家店的前身!什么时候买下的呢?”

“三年前。前任老板要回老家,所以就兑给我们了。前任老板对咖啡很有研究,您刚喝的咖啡正是出自他的真传。”

如果是三年前出让的话,就是说从YANBALU是常客的那会(八年前)算起又过了约五年。忍着失望,世村又问:

“您接过这个店之后,那些老主顾们都还来吗?”

“大都还来。甚至还有客人说我们青出于蓝胜于蓝呢。”女人脸上现出洋洋自得的神情。

“跟您打听一下行吗?以前的那些常客里,有个叫YANBALU的人吗?”

“YANBALU……”女主人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不知对应的汉字是什么,也不知是不是外国人。”

“我想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客人。”

“也许他曾跟这些人一起来过。”世村拿出辰也给他的照片,悠子也拿出姐姐托她保管的照片。女主人带着好奇的表情观察着照片。

“这些人没有来过。客人大都是爱好咖啡的常客,只要来过一次,我就会有些印象的。但这些面孔看来陌生。”女主人很肯定地说。女主人没有印象表明,YANBALU是KALIYOSI时代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