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3/3页)

“确实有写呢,在能不能看得见树木那里。我还以为那是段无关紧要的说明来着,原来是富有深意的呀!”

“是的。那段话里看似无意中提到的两者的身高差,其实是暗示阿英为女性的线索。这是根据之七!不仅如此,二谷小姐提出的那句‘小秋的裙子也很好看呀’,我在虚心坦诚地阅读了文章以后,发现这句果然是对阿英说的。这句话出现之前,阿英在劝丸茂喝咖啡,然后问道:‘恭子呢?要再来一杯吗?’恭子回答:‘不了。我够了。’因此这之后应该还是阿英和恭子之间的对话,这么理解才是最自然的。这是根据之八。二谷小姐之前认为这是另有他人参与的对话,我觉得是想得太多了。”

“那么,这位阿英小姐,姓的一部分,或者爱称应该是‘小秋’,对吧?”

“正是如此。以沙耶加为视角人物的部分里,把阿英写为‘英’,这正是作者考虑到游戏的公平性而故意展现给大家的线索,也几乎是唯一的线索了。也就是说,她姓英名秋子之类的,在伙伴之间,被以姓或者由名字而来的爱称称呼。”

“也就是说,阿英和小秋是对同一个人的两种称呼,对吧?”

“是的。但是放在同一篇文章里,对读者来说感觉就像是两个人。但对文章里的人来说,只是再自然不过的日常对话罢了。”

“原来如此。还有一个问题。之前三泽先生指出的,三郎‘行动起来’那个地方,您有何解释说明呢?刚才的四日市先生与三泽先生都主张沙耶加是凶手,因此才能沿用三泽先生提出的‘三郎是为了包庇沙耶加而消除了证据’这一说法。但如果凶手是阿英的话,三郎刻意消除证据就有些奇怪了吧。关于这一点,您能解释清楚吗?”

“哈哈哈。这里是专门为我们这些推理宅准备的,想引我们上钩的陷阱。出题者这家伙,也算是下了个有意思的套。”

“引人上钩?”

“没错。主视角人物作为第一发现者,如果在现场做出类似‘行动起来’这样的事,越是推理宅,越会如同本能反应一般无法忽视。而这里其实是作者看透了这一点后所设置的一个巧妙的陷阱。”

“嗯嗯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推理迷看到‘行动起来’这样的表述,会立刻想到‘啊,这家伙刚才做了什么吧!’‘把证据销毁了吧!’,这是本能反应!但是,只是‘行动起来’就一定没做好事吗?事实上,三郎是直到刚才才发现鞠子的指甲缝里的口红碎屑这一重要证据的,因此他之前并没有销毁证据的说法也是成立的。”

“那么,他在现场到底做了什么呢?果然还是广播体操吗?”

“说什么蠢话。这里指的是三郎探了鞠子的脉搏这件事。三郎不是光明正大地对丸茂说过‘已经没有脉搏了。我确认过了’吗?作者为了给读者设陷阱,故意写了一些有暗示意味的话。但这只是推理宅会不知不觉、香喷喷地吃下去的诱饵罢了。”

“什么呀,五所川原先生,一开始还说自己没自信,这不是完美地说出来了吗?”

桦山桃太郎一脸钦佩。

“也就是说,我答对了!”

五所川原面露喜色,双手高高举起。

“不,我还不知道答案呢。但是从逻辑上来说,您的解答是无懈可击的,我没有发现哪里有矛盾。”

“什么啊,让我空欢喜一场。”

“不会、不会,我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啊。您也知道,这个节目今年是第十届,往届的挑战者里面出现过很多明显与谜面叙述相矛盾的解答,或是只说得通一部分,其余部分全都忽略了,总之糊涂的解答与稀奇古怪的解答层出不穷。不过今年的选手真不愧都是推理宅呢,至今为止,各位的解答虽然有的地方因为之后发现的新线索而被否定,但是解答本身的逻辑是没有一处破绽的。真是厉害。”

“这点程度,普普通通吧。”

“可不能这么说。虽然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但是阿英是凶手的说法,我认为思路非常不错哦。被害者的指甲缝里有口红碎屑,是指向凶手为女性的明确物证,然而一开始便明确了女性身份的恭子和沙耶加,从推理小说的角度来说,是凶手的可能性反而小了。而且,我一直以为阿英是男人,但听完五所川原先生提出的解答后,也感觉到文章里关于阿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描写,确实有些暧昧不明呢!”

“哦,你说的话还真中听!”

“那么,五所川原先生也请奔赴刑场,啊不,是为解答完毕的选手提供的包厢吧。”

“刑场?喂,你刚才把旁边的包厢说成‘刑场’了吧!”

“不敢、不敢,我可从来没这么说过哦。”

“不,我的确听到了。听到你说‘刑场’了!刚才还说了挑战者‘赶紧去死’这样的话。你这主持人,再怎么以语言卖蠢为特点,在这类话题上至少也该严肃些吧!小心我去BPO[1]起诉你哦!就算我不行,也会委托别人起诉你的!”

“请冷静,五所川原先生,难得是一个外表兢兢业业、勤劳能干的男人,一点点小问题还是不要介意了吧。”

“什么跟什么啊,这跟外表没关系吧!”

* * *

[1]日本放送伦理性番组向上机构,是为了确保节目放送的正当性以及提高放送伦理道德为目的而成立的非营利非政府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