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身陷杀机(第2/10页)

  “就是毋昭裔私财创办的那个由百间学舍组成的九经学宫吗?”顾子敬问道。

  “正是,虽然明着说是毋昭裔私财,其实用资全是从皇家国库中走的。明着是传道授业的学宫,其实却是专门训练皇家近卫高手的地方。民间传闻,蜀国前皇孟知祥并非病故,而是被人攻入皇宫刺杀而死。所以孟昶登基后第一件事情是铲除可能会威胁到他皇位的一些骄横霸道的老臣。这其实也是撒网式地在捞刺杀孟知祥的幕后黑手,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第二件事就是设立九经学宫和不问源馆,一个是专门训练对付刺客的高手,一个是直接从江湖上网罗能为己用的高手。那不问源馆,虽然起这样一个名字,其实要进入非常艰难。所谓的不问源只是不管你原来的身份贵贱,是官是贼。但加入者往上三代人的关系那都是要查清楚,而且会设置各种考验。确定与孟家没有丝毫怨恨和冲突,然后才会被不问源馆录入。而九经学宫的成员,全是各地无家无父母的孤儿,从懵懂无知时就已经收入学宫进行文武两方面的严格训练,所以根本不用查三代和考验。在经过不断筛选之后,留下的都是各方面都超出常人的佼佼者。”

  “这我听说过,不问源馆的人主要是负责秘密的外务,包括刺杀。而九经学宫是专门负责内宫防卫的,专门反刺杀。不问源馆几乎是个公开的组织,由赵崇柞负责。而九经学宫则完全是个秘密的组织,归毋昭裔管辖,平常只保护皇家要人。这样看来,他们将禁卫军撤走,换九经学宫的高手跟随,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

  顾子敬出使蜀国之前对蜀国内部状况做过一定了解,所以知道九经学宫的一些情况。但他所说还不完全,九经学宫的高手不单是对付刺客,还用来对付自己人。朝中大臣、皇上亲信、后宫外亲,这些人都在九经学宫的监视之下。因为自从孟知祥被刺事件之后,蜀国皇家的防范重点便集中在可近身的范围内。这个措施一点都没错,那些见不着面的平民老百姓要防什么?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对皇家不利。而可信的人往往是可怕的人,贴身的人往往会是杀身的人。

  “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对我们这几日的四处走动起了疑心,所以派学宫高手来调查我们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卜福不无担心地说。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蜀王已经准备召见我们了。所以让高手先来辨清我们的身份、相貌,然后查清身份是否对应,防止被人替代。其实到现在为止,我的任务已经差不多完成了,见不见蜀王都无所谓。只是不知道给事中萧大人那边的事情顺不顺利,不过他的任务也和蜀王说不着,见不见蜀王也无所谓。”顾子敬分析得很到位。

  “我听说萧大人已经找到正主,疏通的金银宝器也都收了,要查辨的物件也送了过去,就只等那头给回复。”卜福有时候了解的事情比自己的主子都要多。

  “不过回去之后我们还是要提醒一下他,这几日我们在城中闲逛、拜访蜀官都是有合适借口的,就算蜀王查问那些官员也都问不出破绽来。而他的事情倒是需要找个妥当的说法,如果蜀王问起他这几日走动的原因,说出了真实目的怕会让蜀王忌讳。”顾子敬的担忧是正确的,南唐皇帝的事情,到蜀国来办,而且买通孟昶最为信任的申道人去办,这确实会让孟昶有异样的想法。

  道扬镳

  给事中郎萧俨这几天一直忙着打通关系,寻找各种途径结交申道人。经过几天的努力和大量钱财的花费,今天总算是在蜀国后宫总管大太监马辛明的推荐下,来到了申道人在成都的居住地解玄馆。

  那总管大太监马辛明平常时大家都叫他明公公,是蜀国后宫举足轻重的人物。虽说申道人有九花金牌,可自由出入朝堂和内宫。但其实出入内宫之时还是要先知会一下明公公的,否则明公公随便找个由头不让进,申道人还真就很难见到皇上和宫里的娘娘们,那些讨好取宠的事情也就无法办成。所以明公公的面子申道人是一定要给的。

  萧俨拿着明公公的名帖见到申道人。他当然不会明说自己此行是南唐皇帝元宗委派、又是兵部要员韩熙载指使的。而是谎称自己意外得到三件绝妙的字画,但因为有人说其中暗藏奥秘玄机,可能会给收藏者带来不利,所以借出使蜀国的机会,前来请教无脸神仙。但一则自己外来之人不知无脸神仙那边的规矩,另外自己是官家之人,怕直接去求无脸神仙无法获解。所以特来拜请申道人从中周旋,将三张字画拿给无脸神仙看看,破解其中玄机窍要。

  未待申道人表示出一点拒绝或同意的迹象,萧俨抢先将大捧的金银宝器堆在了申道人的面前。那是枕头金两对,南珠两颗,玉石雕的三清像一组,还有薄如纸张的青釉瓷器四件。这些东西都是皇家才有的,民间平常时难以见到。特别是那玉雕和瓷器,在皇家可能就是个玩意儿,到民间那就是摸不到底的无价之宝。

  申道人用眼睛瞄了一下堆在自己面前的好东西,嘴角一撇,示意身边的童儿收进去,然后才咂吧着嘴显得很为难地说道:“大人如此诚恳,我要不替你办这事情便显得我太不讲情理。无脸神仙虽然每出仙语都是我来解释,但我一个出家之人,自己从未求过无脸神仙推算什么,而且我也从未见过无脸神仙辨看字画。所以这事情我可以替你去办,结果是否能够如你所愿,却是没有丝毫的把握。”

  申道人这话说得很不委婉,那意思显然是好处自己照收不误,但事情成不成两说。成的话,是我出力了;不成的话,也是神仙之意不可违,你花费多少都只能认了。

  萧俨如何听不出申道人话里的意思,但这是韩熙载反复吩咐的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有结果是结果,无结果也是结果,只能听凭人家的了。但他嘴上却不能这么说:“我也是好物情重,这才辗转拜求到道长面前。明公公告诉我说,有道长出面,这小事就算不能解个全部肯定也能解出个一二。只盼道长能够尽力加尽量,哪怕给稍许点拨,也会让在下终生受益。”

  “呵呵,神仙面前不说诳语。这事情如果是大人所求,我还真就给你五成把握。但实际就怕并非如此,有些推算恐怕有违神仙的规矩。只是既然有明公公牵线,大人又如此客气,那我就勉力而为,力求以非常渠道求得几分真解。但大人也莫期望太高,就算只是得到稍许点拨,也可能已经是无脸神仙给足面子,但愿你那朋友能得此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