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4/4页)

我眼前闪现出郭小丽在卧室里化妆的情景,还有她从家门口出去的情景,我似乎自问自答地说:

“四点五十五分,从时间来看,那正好是郭小丽从家里离开的时间,五点三十一分呢?这个时间的通话说明什么?”

陆钢继续说:

“如果这个电话的所有者,就是和郭小丽约会的人,就是我们要找的人,那么查清这个电话所有人的身份就至关重要,可惜,我们从电信营业厅调查了有关这个号码的情况,结果一无所获。”

我看着陆钢,等他继续说,陆钢有点沮丧地说:

“这是个预付话费的移动电话卡,满大街都有的卖,就是那种不用身份证,不用登记,有钱就可以买的那种。以前,外地人来本地时为了节约话费,会经常购买和使用这种电话卡。我早就说过,手机卡应该实名制。”

我不去理会陆钢的牢骚,我问陆钢:

“你有没有查过,这电话是什么时候启用的?”

陆钢有些诧异,从他的面部表情来看,我确定他没有查清这个细节,我说: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人为什么使用这样一张电话卡和郭小丽保持联系?是不是可以说明,使用这样一张电话卡,正是为了在日后隐蔽自己的行踪?如果杀死郭小丽的凶手就是当天和她约会的人,而这个不记名的电话,正是属于这个和郭小丽约会的人,那么,这个不记名的电话是不是正好能够证明,约会并杀死郭小丽,是凶手充分预谋的行为,而不是偶然杀人。既然这样,他就一定会在郭小丽的生活中留下某种痕迹,哪怕这痕迹微不足道。”

我嘱咐陆钢,务必立即查清这个电话的启用时间。此外,除了郭小丽离家当天的通话情况,郭小丽在其他时间里是否也与这个号码通过电话,是需要查清的另一个细节。

我说:

“一个计划周详的凶手,会考虑到实施过程的方方面面。而随着计划的开始和终结,逐步消灭可能留下的任何痕迹,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考虑和选择。这些痕迹,就包括一个和被害人保持联络的电话号码。凶手当然会知道,电话号码是最容易被追踪的痕迹。因此,查清这个问题,至少能证明我们目前的侦查方向是正确的,我丝毫也不敢奢望,能够通过一个电话号码就查清谁是凶手。还有问题吗?”

说完,我看着我的队员们。

“没有了。”

“好吧,兄弟们,分头开始忙吧。”

散了会,队员们陆续离开了办公室。

我问邓浩:

“郭小丽的电脑打开了吗?在没找到其他两个死者之前,郭小丽是我们唯一的线索。”

“技术那边说,她的两台电脑都设有开机密码。密码很复杂,所以直到前天我们才解开。他们正在汇总里面的内容,尤其是她的QQ聊天记录。按照你的要求,我让他们把郭小丽经常浏览的网站也尽量汇总了一个资料,应该很快就能完成。可惜她办公室电脑的QQ,设有自动删除聊天内容的功能,恢复起来很麻烦,需要时间。”

“大概要多久?”

“现在还说不好,也许会很快,也许会慢一点。老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找找那个刘经理了。或者,等我们看完郭小丽家里电脑的QQ聊天记录之后再说?”

我明白邓浩的意思,我也想起了那个叫周凯的小伙子那天说的话。

我说:

“不等了。既然让郭小丽改变主意的那个约会肯定发生在郭小丽上班的时候,是在上午十点半到下午三点半之间,而他们公司对私人电话管理得又那么严格,我想,约会人与郭小丽沟通的方式,很有可能就是QQ。”

我和邓浩正准备出发,办公室的小王走了进来。

“李队,张局长有要紧的事情找你,让你现在就去他的办公室一趟。”

“好。”

我答应了一声,然后对邓浩说:

“你去楼下车里等我吧,我去张局那里,完事之后,我们立即去郭小丽公司。”

在局长办公室里,张局长问我:

“碎尸案进展的怎么样?”

“目前还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张局长看起来有些失望,语气很严肃地说:

“马上要过春节了。春节之后,紧接着又要开两会。也不知道是谁长舌头,把这案子告诉那些记者了。刚才,有个记者居然把电话打到我办公室里来了,问能否采访这个案件,被我拒绝了。不过,你们一定要抓紧时间,这个案子一旦被媒体公布,而我们又没有取得任何积极进展,可就被动了。”

我默然。

张局长口气缓和了点。

“有什么困难吗?有困难尽管说。”

“没有困难,我们已经理清了一些线索,正在调查。”

“好,总之,要尽一切可能尽快破案。记住,我要求的是,必须尽快破案。”

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我觉得自己肚子里窝足了火。那股火越来越旺,好像很快就要在我的胸腔里结成个疙瘩,硬硬的一团,堵在那里,让我有点透不过气来。

进到车里,早已等候在楼下的邓浩问我:

“老头子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要求我们必须尽快破案。”

听完我的话,邓浩蒙着头猛踩一脚油门,车发出“吱”的一声刺耳的声音,便蹿出了市局大门。很快,我们便融入了一片滚滚向前的钢铁洪流之中,仿佛被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向着前方不停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