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母亲(第4/9页)

蒙丹眼睛一亮:“嗯,伊柏泰地处沙陀碛的正中,这样做最方便了。”她想了想,又问,“那……武校尉,你们可曾发现什么?”

武逊的脸色阴沉下来,悻悻地道:“怪就怪在这里!我们这么巡视也有个十来天了,别说土匪,连只苍蝇都没找着。”

蒙丹追问:“武校尉,你们肯定把沙陀碛都跑遍了?”

武逊有点儿不忿:“蒙丹公主,我武逊你还是可以信得过的。潘火长,你把这些天巡视的安排给蒙丹公主看!”

蒙丹嫣然一笑:“武校尉,我不过多问一句,没有不相信你的意思啊。”

武逊看着蒙丹艳丽不可方物的笑颜,也不好再计较了。

潘大忠捧着个军务记录册子刚想凑到桌前,看见武逊的眼神又赶紧缩回脚步。这边,袁从英不动声色地道:“红艳,我们不仅没有发现土匪,也没有发现任何商队的踪迹。目前看起来,走沙陀碛的商队似乎已经被土匪吓破了胆子,彻底绝迹了。”

蒙丹点了点头,也若有所思:“嗯,这一点我在庭州也打听过了,自上回波斯商队遇袭之后,所有来往西域的商队基本都改了道,再不敢闯沙陀碛了。”

武逊闻言愣住了,朝桌上猛击一掌:“这、这又没有土匪又没有商队的,咱们在此不成白忙活了?”

袁从英冷笑了一下:“我还是头一次遇到不剿即灭的土匪呢,新鲜得很。红艳,关于土匪和商队的动向,你还有其他可以告诉我们的吗?”

蒙丹会意,在她离开伊柏泰去庭州的时候,袁从英特意关照她查访的一些事情,现在已有了答案。于是她胸有成竹道:“大家都知道,从西域各国到中原的商路,南、北各有一条。南路沿昆仑山脉经图伦碛,再穿越戈壁至玉门关;北线则顺着天山北麓经过突骑施的碎叶城,进入大周以后的第一站就是沙陀碛,穿过沙陀碛后再入庭州。南路暂且不去提它,北路这些年来萧条了不少,就是因为沙陀碛的匪患。可那些走北路的商队假如不穿越沙陀碛,又如何进入中原呢?我这次去庭州特别打听了一下,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商队都转至南路,相反有很多害怕土匪的商队选择了继续向北,进入东突厥境内,沿金山向前,再从瓜州地界回入大周。”

“原来是这样。”武逊和袁从英面面相觑,袁从英问:“商队转去东突厥境内再入大周,和直接穿越沙陀碛入庭州,有什么不同?”

武逊轻哼一声:“袁校尉,这一点我就比你清楚了,咱到底也是在边境混了这么多年的。除了路程要绕远不少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商队借道东突厥境内的话,就需要向东突厥支付一笔不菲的路税。”

袁从英皱起眉头:“路税?居然还有这种说法。可据我所知,商队进入大周是不用付税的,是这样吗?”

蒙丹点头称是:“嗯,大周没有这个规矩,我想是因为商队来大周是做生意,而不是借道。其实商队经过碎叶时,突骑施也要对它们征收过往的税赋,但数量不大,商队也乐意支付,因为这样他们的安全就有保障了。但我听说,东突厥征收的路税非常昂贵,如果不是因为沙陀碛匪患的缘故,肯定没有商队愿意借道东突厥去花这笔冤枉钱的。可这些年来大周境内匪患频仍,商队为了安全起见,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了。”

武逊听到这里,狠狠地叹口气道:“商队是要和咱大周做生意,却不得不花大价钱借道东突厥,原因是我大周不能确保境内商队的安全,这种事情,说出来都让人汗颜哪!可恨那个钱刺史,还口口声声说沙陀碛的土匪是空穴来风,真真气杀人也!”

袁从英冷冷地接口道:“以沙陀碛目前的情形来看,他说得倒不错,土匪确实踪迹皆无嘛。”

“唔?”武逊狐疑地应了一声,不知道袁从英是什么意思。

袁从英看看蒙丹:“春天来了,商路之上按理应该越来越繁忙。红艳,你有没有去打听过,商队真的都打算取道突厥,放弃走沙陀碛了?”

蒙丹认真地回答:“从外面进来的商队我不知道,可我问了不少大周打算出西域的商队,还有准备回程的西域商队,他们都不愿意再入沙陀碛冒险,而是决定往北转道东突厥金山山麓了。”

袁从英轻轻摇头,道:“红艳,我觉得你应该告诉他们,沙陀碛如今已经没有土匪了,大周的瀚海军会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可以在原来的北线商路上畅通无阻,又不用多花毫无必要的路税。”

蒙丹瞪大了眼睛:“啊,这么说……我、我这么说他们也不会相信啊。再说,万一有商队来了,土匪又出现了怎么办?”

袁从英一字一顿地道:“那我们正好在此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是的。”袁从英对武逊道,“武校尉,我想建议你给钱刺史写一份军报,就说沙陀碛的土匪只是小股流犯,不堪一击,如今匪患已除,沙陀碛全境宁定,请他昭告来往商队,从此后可以放心穿越沙陀碛,有我大周的军队确保他们平安。”

“这!”武逊大感意外,眼珠乱转,袁从英知他困惑,便解释道:“武校尉,土匪要劫的是商队,假如沙陀碛从此没有商队路过,土匪自然就销声匿迹,我们剿匪的任务也就无从谈起。而今之计,只有将商队重新请回沙陀碛,由编外队整编而成的剿匪团在伊柏泰据守,一有风吹草动即可伺机而发,给土匪以迎头痛击。”

武逊紧蹙双眉:“这样是可以。但万一……土匪不出现呢?”

袁从英往椅背上轻轻靠去,微笑着反问:“假如土匪再不出现,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武逊凝神思索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对啊!不错,这主意好。那钱归南不是成天说我危言耸听吗?哈哈,今天老子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个晚上没说上话的潘大忠终于捡了个空,赶紧发言:“对啊,武校尉,守株待兔,袁校尉的这个主意真是太高明了,真叫人佩服,佩服!”

武逊的脸色稍稍变了变,随即笑道:“是啊,是啊,呵呵,我这就起草军报。”

两天后,武逊告诉袁从英军报送出去了,但并没有把具体的内容陈述给袁从英听。例行的巡查减少成每日午后一次,依然毫无结果。大家都在等待钱归南那里的回复,袁从英渐渐不再过问剿匪团的事务,而是像今天这样,带着韩斌在荒漠上一跑就是大半天,他是在等待,退出伊柏泰的时机。

已经有十多天了,杨霖每天都能听到燕子的呢喃之声在被木条钉死的窗外欢快地响起。他成天置身于阴暗的屋内,只能凭借门缝和窗棂间射入的细微光线来判断白昼和黑夜,一直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有个老头每天清晨来给他换恭桶,同时送些水和蒸饼,还有几样咸菜,就算是他的一日三餐。房门开启的时候杨霖也从来没有动过逃跑的念头,他心里很清楚,他是无处可逃的,除了完成任务,自己没有其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