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39

笨花村有四道街:前街、后街、套儿坊和向家巷。前街、后街是正经街道,套儿坊又窄又不直,依附于村子的后面,毗连村北。向家巷像个勺子,夹挤在前街和后街的中间。向文成给向家巷画了一张地图,指着地图和闺女们说:“看,咱向家巷就像人五脏里的胃。”

套儿坊和向家巷平时没什么热闹,只在黄昏时才有几个小买卖人转悠着找生意,那个鸡蛋换葱的,那个打洋油的,那个卖糖酥烧饼的。前街街面虽宽,但不临大道,便也少了许多热闹。笨花的热闹在后街,后街中间路南有个茂盛店,茂盛店便成了热闹的中心。不逢集时,过路的大车小辆要在茂盛店打尖住店。他们在大车店卸下牲口,让牲口在店中吃草,赶车人自己则在店门口买下咸驴肉,到茂盛店要个碟子,再要点醋、蒜,就着驴肉喝酒。店掌柜就叫茂盛,茂盛好脾气,谁要醋蒜都给。即使不吃他的豆芽炒饼,不喝他的糊汤,他也给。茂盛的好脾气,似乎也给笨花带来了数不尽的生气。茂盛店的门面只有三间土坯房,门前经常用苇箔搭着罩棚,那个卖驴肉的就在棚下。茂盛店门面狭窄,院子却宽大,两亩多大的院子被贴墙一排椿树笼罩着。椿树外是一带干打垒的墙垣,墙垣不整,任人攀墙而过,墙头的硬土被人们的鞋脚、衣裳摩挲出亮光。春天,椿树把星星点点的黄花播撒在墙内和墙外。秋天,又尖又黄的树叶落地时撒在人们的花包里,逢集时这院里是花市,茂盛店就更加热闹。笨花逢一、六大集。

笨花村起集年头不长,那是向文成、甘子明和佟家打赢官司之后,先盖了东头的“洋学”,然后,村人一高兴,又起了这个一、六大集,立集时大戏唱了七天。为立集,甘子明又给向文成出了个难题。他先问向文成:“你说这次唱戏是为什么?”

向文成说:“你这是又卖什么关子?”

甘子明说:“我不卖关子,唱戏是为立集。那戏台上就该用块匾说明一下。”

向文成说:“交给我吧,明天开戏前你就到戏台前看匾吧。”

这戏台就搭在茂盛店,第二天开戏前甘子明去了戏台前,抬头一看,一块金灿灿的大匾就挂在戏台以上、看棚以下。那匾上的三个大字左念右念都成句,从左往右念是“成大集”,从右往左念是“集大成”。向文成笑呵呵地走过来站在甘子明身后问道:“及格不及格?”

甘子明感叹地说:“看这事,看这三个字是怎么想出来的吧!字虽不多,也是大块文章,大就大在它的组字奇妙。可我尚不明白那金灿灿的颜色是怎么弄的?”

向文成得意地说:“谷糠。先用糨糊在匾上写字,再往字上撒几把谷糠,把匾立起来一磕打,有糨糊的地方把谷糠粘住了;没糨糊的地方谷糠掉了,字显出来了,金黄。”

就这样,笨花人在“成大集”的匾下看了戏,立了集。刚立集时,集还小,各行买卖鞧在茂盛店里。后来集赶大了,分了市,茂盛店里是花市。逢集时,大包小包的洋花、笨花和紫花都摆在茂盛店卖,一摆摆成三条“街”。卖大包花的是大花主,他们的花包上写着堂号,整状的花朵从花包的四个角溢出来,卖花人大模大样地站在花包后面,显得很豪迈。也有比大包小一点、比小包大一点的花包,花包上也没有堂号,但花好。花主站在花包一旁,不时从花包里抻出一把花,在手里颠颤。他们是在向大花主们展示,是在说:看,比你们大花主的差吗?这是中花主。就在大花主和中花主以外,还有些小花主。他们找个墙根儿把小花包一字排开。他们的花包大小参差,花色也杂。往往一个花包里包含着洋花、笨花,有的甚至还掺杂着紫花。严格说,他们不是花主,他们不种花。他们的花是拾来的、偷来的,还有,钻窝棚挣来的。这里的卖花人多是女人,买花的走过来,她们就和买花的没深没浅地搭讪。

先前大花瓣儿在这里卖花,现在大花瓣儿不卖了,卖花人就变成了大花瓣儿的闺女小袄子。可大花瓣儿总不甘心,觉着是闺女抢了她的生意。每次卖花,娘儿俩就顶嘴“拌烦”,大花瓣儿说:“小袄子我可递说你,你去卖花行,可你别忘了,那包袱里的花也有我的。”小袄子说:“才两把。”大花瓣儿说:“两把?可多。水缸边上那一堆,都是我的。”小袄子说:“顶多也就一掐子。”大花瓣儿说:“比一掐子可多,足有一营生笸箩。”小袄子说:“行,行,卖了花给你一营生笸箩的花钱还不行。”

小袄子背着一包袱花出门,大花瓣儿在后头估摸着分量。她想,二十斤吧?三十斤吧?大花瓣儿估摸花的分量有经验,但是平心而论,这一包袱花,大都是小袄子的。大花瓣儿的花少,现在她在窝棚里左转右转挣不了两把花。这些年花主们明显地对她失去了兴趣,她的老伙计向桂也成了大财主。大花瓣儿挣花少,心里委屈,就在花里使假。她把一疙瘩花扔在水缸边上让花吸潮,吸饱了潮才掺和到小袄子的花包里。大花瓣儿拿起镜子照自己,看到自己的脸色尚滋润,嘴唇也红,刚使过花籽油的头发乌黑不乱。就想,现时这花主们也不知怎么了,怎么就光图新鲜。什么事新鲜就好吗?小闺女们新鲜,可窝棚里的事小闺女们才懂多少,怎么就纠缠起小闺女们没完没了?这时她便又想起向桂,她想,要说向桂就比这些人强,当初恋着小妮儿,生是不和小妮儿闹“先奸后婚”,恋着小妮儿,还靠着我大花瓣儿。她多么希望小袄子也碰见一个向桂一样的人:恋着小袄子,也不忘大花瓣儿。可不,小袄子和当年向桂恋的那个小妮儿,不都是这个岁数么,虚岁十七,周岁十六。

十七岁的小袄子,穿一条眼下最具时尚的薄棉裤,上身是卡腰小棉袄,她身背一个大花包在茂盛店花市里走。现时的棉裤时兴肥裤腿,一幅家织土布一尺二宽,一条裤腿原封不动就可着一尺二做,这裤腿撑在女人的胯骨以下,像两口钟。女人的腰身一扭,这钟就在胯下一摆,看上去很是飘逸,有种撩拨人心的韵致。裤腿肥,上衣却又短又瘦,明确地显出腰和胸的轮廓,这种裤褂不是谁都敢穿,它只穿在那种最前卫的年轻女人身上。笨花人用最最明白的语言对此作着评价,他们说,裤腿越肥人越浪,人越浪裤腿越肥。这大不敬的评语,到处流传。小袄子知道这种评语,她越是知道,就越穿。小袄子穿肥腿裤、卡腰袄,头上包着一块雪白的羊肚手巾。这手巾本产于日本,雪白的手巾一头印着鲜红的花体英文字“Good Morning”,另一头印着的是中文“祝君早安”。这个时期,不少人都包这种羊肚手巾,有女人也有男人,有年轻人也有老头儿。但人们对“Good Morning”的理解却不同,一般人理解“Good Morning”就是祝君早安,祝君早安就是“Good Morning”。小袄子不这么理解,她的理解是佟家老二佟继臣告诉她的。那一年佟继臣在日本读医科,回笨花度假,碰见小袄子从佟家地边经过,佟继臣有意无意地叫住了小袄子。小袄子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