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后卡位(第2/3页)

当时大家都把眼角瞟向小邱:“你完了!你胡搞乱搞,就算有总经理撑腰,也要踢到铁板了。”

“只怕是那姓耿的,先踢到铁板吧?”小邱居然放出这么一句,照样搞他的。偏偏耿经理怎么疑心怎么查,都查不出个道理。

中间也有人偷偷塞纸条给耿经理,提供线索。令人不解的是,线索明明没错,真查起来却又错了。

每次看见耿经理满面寒霜地把小邱叫进去,过不久,又见小邱大摇大摆地出来。大家都摇摇头、摊摊手,心想:看样子,这董事长的心腹真踢到铁板了。

小邱的下巴越抬越高,声音也越来越大,动不动就说要去总经理那儿谈事。他还把耿经理放在眼里吗?

连其他部门的人都看不顺眼,下了班,大家一起对资料,像侦探一样查小邱是怎么做的。

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个老客户也看不过去,决定跟耿经理配合,揪出那个米虫。

眉目越来越清楚,真相终于要大白了。

***

今天,原定D-Day的前三天,全业务部的人都集合了。

每个人都心跳加快,每个人都有一股不吐不快的怒气,大家只等董事长来,就要一起递出辞呈。

虽然耿经理是升官,调到新开的分公司做总经理,但大家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这公司太没有公理了!每个人都在心底吼,我们干不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董事长笑吟吟地进来,总经理跟在后面。大家正要吼,却看见后面的一个人--耿经理做出了阻止的手势。

“我知道大家舍不得耿经理走,对不对?”董事长倒是开门见山。

就听见一片如雷的呼应:“对!”

“但是大家要知道,这并不是我或邱总经理的决定,是耿经理自己愿意接受那个挑战,到那边去挑大梁啊!”董事长转过脸看看耿经理。

耿经理居然笑着点头。

大家全愣了,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 原定D-Day的后七天--

耿经理真走了,来了一位谢经理。

从听说,大家就想“完了!”谁不知道谢经理是邱总经理的同学,怪不得小邱把脚都跷到桌上了。

谢经理进门的那天,部门里没有任何欢迎仪式,只当没这个人存在。大家用低着头、不出声,表示抗议。

“我姓谢!请各位多指教!”

那谢经理倒知趣,主动一桌一桌地握手致意。握到的人也就“哦!欢迎欢迎”地意思一下。心想:你怎么部先去跟地下经理小邱拜山呢?

瞧!小邱,手上耍着笔。长长地脖子,左扭扭,右扭扭,一副“人五人六”的样子。

谢经理终于走到小邱的前面了。

“我姓谢!你是邱先生吧?”谢经理伸出手,敲敲桌面,“麻烦你现在收拾一下,你被免职了,今天生效!”

***

〖想一想〗

这个故事,乍看跟《樱花街传奇》类似,同样是“关键”人物被调走的“后卡位”。但是非但结果不一样,学问也大得多。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故事--

将军带兵纪律严明,多么亲信的人犯罪,都依法处置,绝不宽容。

某天晚上,另一部队的将军派密使来报:“我们抓到一个强奸犯,依法应该处死,但是审问之后发现法那是您的独生子。怎么办?”

将军一夜没睡,第二天早上亲自出马,直接去见那部队的长官。

将军没为自己的独子求情,只要求一件事--

“让我带回去,自己把他处死。”

***

这将军多狠的心哪!他怎会忍心自己杀死独生子呢!就算要处死,何不交给那个部队执行?

但是,你静下来细想想,这当中有多大的差异!

“我的儿子犯法,我自己把他毙了,我是多么军令如山、大义灭亲的将军?我领导的威严只可能增加,对不对?”

相反地,如果任由另一部队处置,儿子同样是死,由别的部队抓到,而且判处死刑,是不是使将军的颜面受损、威严扫地?

请问:

如果你是另一个部队的长官,你会不会同意将军领回儿子,自己行刑?

你当然会。因为你知道,如果非坚持由“本部队”执行,你可能跟那将军结仇。

***

现在我们就可以了解,为什么董事长怀疑小邱有弊,安插耿经理去查,已经查出来了,却又阵前换将,交给新来的谢经理处置。

因为谢经理是邱总的人,自己的人犯错,由自己派人去修理,总比董事长的人去处置,来得不失颜面哪!

于是,你可以猜想整个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

邱总眼看小邱的“弊”要曝光了,主动找董事长和耿经理商量:“我这个堂弟是浑蛋,我认错人了,请给我个面子,由我安排人处理。我保证把他开革,比你们的速度还快、还狠。”

可不是吗?谢经理上台的第一天,根本没再调查,就把小邱开革了。

***

道理就这么简单,对不对?

如果你说对,你未免太天真了。

你怎不想想谢经理为什么动作那么快?

在你为谢经理叫好、喊爽的时候,可知道这里面正隐藏着更大的学问?

相信你一定看过这样的电影情节--

两个人一起在黑帮卧底,黑帮老大发现消息总是走漏,有一天查出来,是其中一人卧底,那人又跟另一个走得很近。

这时候,只见那还没被发现的人咆哮着冲过去,狠狠地又踢又打,搞不好还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地手刃了那个叛徒。

换作是你,你能不先出手吗?

你等着看好戏?等着那叛徒被强刑逼供,最后把你找出来?

两个人死,不如一个人死,另一个还能继续卧底,不是吗?

***

好,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小邱,看看邱总,也看看谢经理。

当邱总要谢经理“快刀斩乱麻”地把小邱开革,公司里人心大快了,有谁还会想:等一下!等一下!案子还没查完呢!应该继续查,往上追查个水落石出。

于是,表面上案子结了,其实业务部还是由邱总的人在搞,甚至可以说由“小邱”换成了“大榭”。

谢经理在上面,如果一手遮天,案子当然查不下去;当“风声过了”,再由谢主导,找小邱的方式来,起飞更方便?

现在你懂了吧!为什么邱总要用谢经理,而牺牲小邱。他又为什么没等案子完全查清楚,就动手。

你或许要问:难道董事长和耿经理这么笨,甘心就此罢手吗?

这时候,你又要更深一层想了--

当案子继续扩大,往上查出邱总也有弊端,如果你是董事长,你敢不敢把邱总也开革?把他开革,你公司能不“开天窗”吗?以他的资历,跑到敌对的公司,你能不受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