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预选 黑键练习曲(第2/3页)

传来一阵喝彩声,唤醒了明石。

前面的参赛者演奏结束了。

他不由得舒了一口气。接下来是休息时间,然后,就轮到他出场了。

这也许会是自己最后的演奏。我要拿出自己的所有本领。总之,当下要竭尽全力。

眼睛闭上,脑中浮现出演奏时的情景。

第一曲。第一曲的《春天与阿修罗》最重要。只要这一首能打动大家,接下来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直在反复弹奏的曲子。

已经不是音乐学院学生的明石最困扰的,其实不是协奏曲,而是这首新曲。

如果还是学生,可以跟指导老师讨论这首曲子的节奏和含义,其他老师也可以请教。还可以跟其他参赛者交流。华彩乐段,大多数参赛者也都请老师指点过吧。

他曾经去请教过去的恩师,但还是跟学生时代不一样,不能无条件地去麻烦别人。恩师自己也有带参赛选手,而且也有顾虑,毕竟有自己的利益要平衡。最终,他只能自己面对这首曲子。

不过,明石又一想,这才是年长的参赛者的优势。

他本来就喜欢日本文学,以前也经常读宫泽贤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越是经过岁月的洗礼越深刻。

在上班路上重新读宫泽贤治的诗和小说,又读了跟他相关的评论,他努力去理解宫泽贤治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他还曾经当天来回,赶着去了岩手一趟,去参观了那些被称作作品发生的舞台的地方。

坚定、与众不同、远离俗世、充满幻想——然而也有惨淡、悲哀、可怜的一面——有现实主义的部分,也有梦想家的部分——

随着电车摇摇晃晃,曲子的画面和文学作品的画面重合在一起。

这里有英国海岸的感觉——这部分是《银河铁道之夜》——翱翔夜空的感觉——这部分是《永别的早晨》。

嗯,对了,华彩乐段就把那句台词换成旋律吧。

他内心忽然灵光一闪。

给我一碗雪吧。

给我一碗雪吧。

在宫泽贤治写给死去的妹妹的诗《永别的早晨》中,这是妹妹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苦于高热的敏子,请求贤治给她一碗雪吃,说出了这句台词。是一句十分凄切,同时又音调优美富于音乐性的话。

明石算不上擅长即兴演奏,从小别人都说“明石君充满诗意呢”。他上过作曲课,创作旋律并不觉得困难。

就这样,右手弹奏旋律配合敏子的台词,表现被上天召唤而去的她的声音徐徐下降的情景;左手描绘一边捡拾水晶,一边畅想世界和宇宙的贤治的每一天吧。

下定决心后,旋律慢慢浮现出来,他自己也被迷住了。加入各种细节以后,华彩乐段长达五分钟。必须要做减法。考虑到其他曲子的时间,再长也必须压缩在三分钟以内。

但是,自己创作的曲子怎么听都非常可爱,难以下手删减。苦恼之中,某天他弹给妻子听。

妻子说:“拖泥带水,有点沉重。”妻子的想法代表了一般观众的想法,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十分直率,因此很多时候会让他颇受启发。

最终,他狠下心把自己不确定的地方都删掉。再弹给她听,这次妻子点头说:“不错。”“给我一碗雪吧”,配合这句台词的旋律,妻子一边做着家务,一边无意识地在嘴里哼唱,看到这一幕,明石可以肯定,这一段旋律肯定会留在观众耳朵里。

完成华彩乐段,才感到,“我的《春天与阿修罗》总算完成了”。

历经艰辛才完成的《春天与阿修罗》,将在正式演出的时候弹给妻子以外的人听,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吧。

想到这里,感觉有点可惜。演奏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当然,在评审席上,作曲家本人也在,他将从第二次预选中演奏《春天与阿修罗》的所有参赛者中,选出最优秀的演奏,授予他“菱沼奖”。

怎么样?我的《春天与阿修罗》,我的收尾,在观众、作曲家耳朵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他脑子里思绪万千,这时,开演前五分钟的提示铃声响了。

轮到他出场了。

明石反射性地坐直了身体。

来到舞台侧翼,就平静下来了。

在休息室和外面等候的时候——四五个小时之前,自己比这紧张多了。

比起第一次预选时几乎让人要昏过去(等到自己出场,然后再等到结果宣布)的漫长等待,自己现在心情放松多了。

至少,可以不用再等待了,他心里有一丝安心。

真想快点上去弹奏。想和观众一起享受那个过程。他心情雀跃,迫不及待。

这种感觉,让明石很开心。另外,他也在怀疑,这种情绪,是真实的吗?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演奏前状态来了,会出现这种亢奋。兴奋,干劲十足,身体充满了全知全能的自信。

就这样,他走上了舞台。

开始演奏的瞬间,就会知道,这是不是真正“状态来了”。有时候可能只是脚下轻飘,为了逃避演奏的压力而故意装出来的。更可怕的是有时演奏结束时仍然感觉自己“状态来了”。

怎么样呢?这次真的是状态来了吗?

明石问自己。

那次比赛时怎么样呢?取得了过去最好成绩的那次比赛。

他很想回忆起来,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次是怎么样的呢?好像情绪很平淡。与其说是兴奋,不如说当时一片平常心。

真希望这是真的。

明石双手交握。

要相信这双手,这十根手指弹奏的音乐。

在舞台侧翼的黑暗中,这样十指交握的感触,他想把它烙印在自己心中。

忽然,感觉有一阵风吹来,望向舞台,门还紧闭着,工作人员也没有动。

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明石还在看自己的手。

不过,他似乎感觉有点异样,再次望向舞台。

从旋转门的缝隙和细长的观察窗露出光来。

明石陷入了奇妙的错觉。

那边,有祖母的桑田。

他忽然产生了这样的预感。

现在,打开那扇门,对面,是一片广袤的桑田。季节是初夏,阵雨乍收。

那幅光景清晰地浮现在明石眼前。

钝钝的阳光带着夏天的颜色,热情四射地照射着大地。

地上全是桑叶。圆溜溜的雨滴,眼看就要从叶片上落下来。

远处,能看到青山起伏。乌云还在天空一角移动。

不时有风吹过,似乎要搅浑空气。

明石下了巴士,在祖母的桑田前下车。帽子快要被风刮走,下巴上的皮筋好不容易阻止了风。

明石认出来,祖母的家就在桑田那边。

真开心,真高兴,明石开始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