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第2/5页)

[译文]

六月初六日,城北崔府君生日,奉献供品的人非常多,没有比这更为繁盛的景象了。二十四日,城西灌口二郎神生日,也是最为繁盛热闹。二郎庙在万胜门外一里处,皇上亲赐庙名为“神保观”,二十三日,宫中派人前来奉献由宫廷的作坊和翰林书艺局等处制造的一些供游戏玩乐的物品,如球杖、弹弓、捕鸟用具、马鞍、辔头、马嚼子、铁木笼子等之类的物品,全都制作得非常精致,由乐队奏乐迎接宫中贡献的这些物品到庙中。在殿前搭建露台并设置乐棚,教坊司或军乐队演奏音乐,并穿插演出杂剧、舞蹈。太官局供应饮食,白天加上晚上一共有二十四份食物,各有一定的规格。到二十四日,五更天的时候人们都想争先烧头炉香,更有人为此在庙里住宿,半夜就起身只为争个第一。天亮后,各部门及各行业的百姓们来上供烧香的就更多了。各种杂剧和杂耍表演都在露台上进行,所献纳的供品,动辄成千上万。从早上就开始安排表演的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掉刀、装鬼、迓鼓、牌棒、道术等,样样皆有,就是到了天黑也表演不完。大殿前竖着两根幡竿,高几十丈,左边的是京城所竖的,右边的是修内司竖的,并分别由这两家进行管理,还有艺人在这两根高竿上进行各种精彩的节目表演。还有人在高竿顶端安一横木,并站在横木上,装神弄鬼,口吐烟火,特别危险且很吓人。表演到傍晚才结束。

是月巷陌杂卖

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干脯、莴苣笋、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子、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沙糖菉豆①、水晶皂儿、黄冷团子、鸡头穰、冰雪、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碢儿②、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注释]

①菉豆:即绿豆。“菉”是“绿”的通假字。见卷之七“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注⑤。下节“七夕”中“菉豆”亦如此。②江豆碢儿:“碢”即“砣”字。“江豆碢儿”即“江豆砣”,也就是江豆糕。

[译文]

这个月的应时食品,无论是在街巷路口,还是桥头、门洞、集市和店铺,到处都是卖大小米水饭、炙肉、干脯、莴苣笋、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子、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冰雪凉水、荔枝膏的,而且都撑着青布伞,当街支起床凳,在上面堆垛着食品。卖冰雪冷饮的只有旧宋门外两家生意最为兴盛,他们都是用银质餐具盛装,此外还有沙糖绿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鸡头穰、冰雪、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糕、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等食品。京城里的人最看重三伏天,因为六月当中没有其他时令节日了,人们往往在风亭水榭,或者峻宇高楼中,享受着冰盘冷饮,品尝着冰凉水中浸泡的甜瓜、鲜李等瓜果,斟酒传杯,面对窗外的水面,观赏着游鱼荷花,无论远近都能听到悠扬的笙歌,人们常常通宵之后才离去。

七夕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①,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②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以黄蜡铸为凫雁、鸳鸯、③、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④,奇巧面端,如捺香⑤方胜⑥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又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⑦。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靡相向。

[注释]

①磨喝乐:宋元时的习俗,七夕供一土偶,取佛教中的一种神摩睺罗伽的名字,叫摩睺罗,也写作摩

罗、摩喉罗、摩侯罗、磨喝乐、魔合罗等。吴自牧《梦粱录》卷四“七夕”一节云:“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元代有孟汉卿所撰杂剧《张鼎智勘魔合罗》。②直:同“值”。③(xī chì):水鸟名,形状与鸳鸯相似而身体较大,多为紫色,在水面上雌雄结对而游,或称为紫鸳鸯。④果食花样:古代风俗,用面加糖做成人形状的食品。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六引《岁时杂记》云:“京师人以糖面为果食,如僧食。但至七夕,有为人物之形者,以相饷遗。”⑤捺香:一种香名,又名捺多、和罗。《宋书·范晔传》中有《和香方序》云:“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⑥方胜:两个菱形互相压角相叠而组成的图案或花样。用纸叠或者用彩线编织成这样的图案,都叫方胜。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中,红娘在《后庭花》一曲中唱道:“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这里写七夕习俗制作的方胜泛指各种方胜。⑦乞巧楼:古代风俗认为,七月七日夜晚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候,民间妇女在这天晚上穿针,称为乞巧。乞巧的习俗由来已久。南朝梁时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夕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结于网上,则以为得。”(喜子即蜘蛛)妇女们进行乞巧活动时搭建的棚架,称为乞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