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蝉蜕(第3/3页)

我们的教育(课本与方式)已旧得无法让人怀了,愿有收藏家收藏它——如果有古董价值。

汉语,在语文课本里遭到陈词滥调的污染,以至只让小孩子学会轻视汉语。

24.生死死生

人一生下,就朝死走去——死是唯一可以达到的目标。正因为这目标明确,所以人就弄出些艺术、文化之类的东西,为了能在赴死途中,改变一下方向:本来是直线走的,现在绕个圈子。

这绕出的圈子,方说得上生。或者说生在绕出的圈子里才生——它想改变方向,但不改变目标。

艺术是与死的游戏。

或者说恶作剧。

25.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绝笔。有人说弘一法师之所以会写这四字,是因为还没修到家。我与他在电话里争辩起来,我说,“悲欣交集”是有来源的,来自弘一法师心向往之的印光和尚:印光和尚在自己的床板上刻了一个大字:“死”。

“悲欣交集”作“死”的注释,我看是修到家了。

弘一法师的不易处,是修。他这个法师是修出来的。看他书法,即可明了。所以他的书法尽管简拙,却毫不天真烂漫。因为他的书法十分刻意,太修。

弘一法师是诗词不如书法,书法不如作和尚。他用成佛的方法,我看修出的却是儒身。

26.心灵的灵

自由的心灵和心灵的自由,这是两个概念。自由的心灵来自外部环境的宽松、自由。而心灵的自由恰恰是外部环境缺乏自由的因素,退而求次。

从心灵的自由,到自由的心灵,不是个人走了多少路就能走到的。

自由的心灵是携带着地图旅行。

心灵的自由是在地图上旅行。

27.记一个梦

我抱着儿子,在街上行走。渐渐地,他不觉得我是陌生人了。他开始笑和说话。忽然地震,大地并不震荡,房屋也没有倒塌,只是一缕缕乌云从树梢上急速地掠过。我把儿子放到地上,这时,已在一个暗黄色的广场。我伏在儿子身上,不是怕砖瓦砸下,只是为了安慰他的恐惧。后来,我又抱着他继续走路——脚下全是麻雀,以为要踩上了,它就飞走。大堆大堆的麻雀,从脚边铺到远处,飞掉了几只,全是眨动的眼睛。是眼睛——褐色的眼睛——从脚下飞走。

醒来后,心狂跳。

夜晚出门,雾似尘灰。

28.随想蝉蜕

当把随想落实成文字,在几张纸上,偶尔想起时翻看一下,竟对我毫无用处。像是蝉蜕。蝉蜕还能入药,随想呢?随想有时简直是无病呻吟。当它只是个人笔记时,我想或许还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