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从明教到大明帝国(1336年—1368年)(第2/6页)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不可能完全保密,明教一定程度的增援和反扑在预料之中。人们最感到意外的,是分崩离析的明教各支系竟在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起义勇军支援光明顶。明教各派的合法性全部来自于三十年前的光明顶教廷,光明顶的沦陷本身就会对明教信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可能令明教基层组织瓦解。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圣火象征意义上的重要性,如果有谁能够击退这次空前强大的敌人,就意味着此人获得了“明尊”的保佑,可以得到多数教众的拥戴而成为新的教主。各巨头们既看到了这次机遇,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多年的竞争者以可乘之机,因此不约而同地返回光明顶的总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共同抵抗敌人的联合作战是三十年来内斗在另一种形式下的延续。

根据军事史家估算,六大门派的总兵力大约1000—1500人,而护教军至少有3000人之多。155虽然护教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军中的精英武术家在数量上远不如对方,无法抵挡主流武术家们的攻势。在塔克拉玛干的几次外围战失利后,他们不得不步步后撤,逐渐被压缩到昆仑山脚下。另外,护教军还被杨逍、殷天正与五行旗等派系之间的固有矛盾所困扰。最终的失败看来不可避免。

在战役的最后关头,杨逍、韦一笑和五散人在召开军事会议时大打出手,最后被潜入光明顶总部的少林武术家圆真所制服。一线峡的防线也告失守。第二天清晨,在反对派全部缺席的情况下,殷天正率领天鹰教军团赶回阔别多年的光明顶,并在军队簇拥下,在圣火厅匆匆举行了即位典礼,宣称自己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不过,这个不合法的程序没有被后来的教史追认。很快殷天正就被攻上光明顶的六大门派武术家们所击倒。

这一天剩下的时间见证了中国武术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张无忌如同机械之神(deus ex machina)一样出现,逐一挑战六派的武术精英们并无例外地取得了胜利,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明教。即使如日中天时代的张三丰也从未有过如此的辉煌时刻。

不过在之前的较量中,六派联盟内部的分歧已经非常明显,而张无忌的参与又带来了关键的两点:第一,他让昆仑派的领导人何太冲夫妇相信自己已经被毒药所控制,让这一门派丧失了战斗意志;第二,他击伤了篡位的华山掌门人鲜于通,让华山的内部矛盾突然爆发,事实上陷入瘫痪而无意延长战斗。加上一直暗中抵触这次战争的武当作壁上观,张无忌的几次胜利令六派联盟内部的问题一一暴露,最终促成了这一联盟的瓦解。

在其他门派的压力下,武当被迫出战,但是却派出了武术造诣平平的宋青书,结果被张无忌轻易击败。而当他们得知张无忌的真实身份后,立即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这位侄子一边。当这一天的太阳落入昆仑山脉的雪山背后时,六派的联盟实质上已经荡然无存了。

张无忌的统治与反元统一战线的建立

1357年初,张无忌在光明顶即位成为新的教主。事实上,由于奇迹般地拯救了明教,他更被明教徒视为明王的化身。在他的指导下,明教的残余力量躲过了丐帮及其党羽发起的第二轮攻击,保全了实力。但代价也是惨重的,光明顶的宫室在被劫掠后焚毁。

鉴于明教的重心早已迁往中国东南部,张无忌命令将总部暂时东迁,并且和六大门派和解,这显然顾及到了武当的因素。不过考虑到双方长期的敌视,这一目标充满困难。但此时绍敏女公爵(1338年—1396年)的活动恰好提供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绍敏女公爵,即敏敏帖木儿,以汉名“赵敏”为人所熟知。她是前汝阳王阿鲁温的孙女,今王察罕帖木儿的女儿,以及汉名为“王保保”的扩廓帖木儿(?—1375年)的妹妹。察罕和扩廓父子都是著名的军事统帅。赵敏继承了父兄的才能,是一个野心勃勃而精明强干的女性。据说赵敏具有惊人的美貌,在汗八里朝见元顺帝(1333年—1370年在位)时,后者竟为她所倾倒,并打算将她纳为妃子。丞相脱脱担心这会使察罕在宫廷中的势力太大而对自己不利,因而加以反对,让皇帝打消了这个念头。

和许多蒙古贵族一样,察罕虔信喇嘛教,他的保卫人员的主要组成是被称为“十八金刚(Eighteen King Kongs)”的西藏僧侣。察罕相信他们的密宗法术会给自己带来幸运,而对于汉人武术家则相对疏远。但赵敏却因为丧失了入主皇宫的机会而感到愤恨,遂将征服武术世界作为自己的目标。在父亲和兄长的支持下,赵敏招揽了大批汉人武术家,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他们奉若女神。

光明顶战役让赵敏看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长期以来,汉族为主体的武术世界一直令蒙元帝国感到担忧。蒙古统治者不会忘记在一个世纪前的宋蒙战争中,武术世界给自己所带来的惨重损失。赵敏认为,诸大门派对明教的联合进攻对于帝国是难得的机会,但顺帝及其腐败的朝廷并没有这样的远见,认为大可由其自生自灭。在父亲和兄长的支持下,赵敏带着上百名武术家跟在六门派的远征军之后,在战役结束后,在河西走廊伏击和俘虏了其主要成员。

不过,随后伏击明教的计划却被张无忌所破坏,并迫使赵敏逃遁。但此次挫折并未影响她的整体计划,她的第二个步骤是趁六大派本部防守空虚的时候将其各个击破,在她看来,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不服从的武术世界对帝国的长期威胁。为此,她火速率领汝阳藩府的武术家集团赶回东部,并利用金刚门的少林僧侣对空虚的少林寺发动突然的袭击。少林寺在猝不及防之中沦陷。当张无忌在两天后率领明教的队伍赶到少林寺时,面对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寺院。这是少林寺自建寺以来最大的浩劫。

这一辉煌胜利后,赵敏将武当作为下一个进攻的目标,用同样的手法,赵敏重创了张三丰本人。但张无忌和明教方面及时增援使得赵敏的图谋再一次落空。在损失了几名武术精英后,赵敏不得不狼狈撤退。她只能满足于自己目前的成果:她将六大派的俘虏们带到京郊的一座佛教寺院关押了起来,逼迫他们向帝国政府投降。

这一案例堪称政治学中经典的反面教材,它清楚地表明了一个战术上的辉煌胜利是如何导致战略上惨败的。六大门派的被俘暂时性削弱了江湖世界对帝国政治权力的抵抗能力,但只要产生二者对立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任何一劳永逸将对方纳入自身统治机制的努力都只是天真的梦幻。即使六门派屈服并投降,也只是暂时的妥协,在帝国权力不具有实际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刺刀下的一时服从必将转变为反戈一击的决心。而一旦武术世界的主流势力站在了和明教相同的激进立场上,原有的均势会被彻底打破。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这个时候不会梦想消灭或臣服诸主流门派,而应该竭力维护其作为中间力量稳定的存在,正如俾斯麦在1866年对奥地利所做的那样。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