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残句(第2/3页)

挤出殿外,观青松映入湖中的倒影,远处绽放火焰之花的凤凰树,像滔滔红尘向如来佛招手。现在,这位置变成,我背对如来观湖赏松,如来观我背影。

忽然想起《六祖坛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哉此心,无所执着,无所沾黏,无所围困。

我想,湖中也应有一群蜉蝣学生围绕一师,蜉蝣师指着湖岸上的世界,正叨叨释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吧!

14

连日追车赶路,竟得怪梦,记之如下:

笔直的路,黄褐色路面,没有树。一辆车急驶而过,我追赶,尽最大力气奔跑,喘息着,恐慌着,但没有喊叫,终于赶上车,以危险的姿势跳上。车上的人愉快地谈话,没人发现我。顷刻,这车变成一列火车,拥挤,坐满乘客,所以有灰暗色调之感。我与两个女人面对面而坐,她们喋喋不休谈话,我沉默。接着,她们说出秘辛,令我惊讶——类似被蒙骗许久终于知道真相的感觉,使我极度愤怒,但梦中未说明何事。这愤怒的感受十分强烈,我起了决裂的念头,遂站起,独自下车。她们没发觉我的行为。我下车时,带着一种弃绝一切不再回头的意志。

下车的地方是座依山而筑的小城,不知地名,看见石阶、房舍,没看见人。我走路,一眼看见有一栋旅馆,立刻知道可以去投宿。行走中,迎面走来两名妇人,我虽知道旅馆位置却想打听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她们很和善,说出一个女人的名字,还说她们刚来时也是住她那儿。我放弃旅馆,去找那名女人,因为她们提到她是个书法家。

我坐在桌前,等待她出现。桌上放了文房四宝,我拿起笔在纸上写:“我不会写字”,有练习的意思。由于坐着,我看到自己身上佩戴一块结着长穗的白玉环,似沁过的羊脂白玉,有着流动的雾色。我像调皮的小学生,一面玩赏古玉一面端详毛笔,心情颇佳。

她出现了,身量高大壮硕,极严肃。我立刻知道她是非常了不起的书法家,此时的我不是来投宿倒像来拜师学艺。她看一眼我的字,没说什么,但我明白字写得太丑了,心里很自卑。

接着,她说:“写字之前,先在纸上呈现所有字形,再下笔。”我立刻知道这是诀窍,亦即是,非一字一字写,而是先在纸上设想其全篇形势,再笔随意走。正当我要练习时,她取来一件形似短披肩的“肩枷”,套在我肩上,很重,手几乎举不起来,连肩膀、背脊都因承受重量而隐隐作痛。她要我继续练字,她说:“你会忘掉肩膀上的东西。”梦结束。

15

梦境似乎再现,今日车上坐法颇类似昨日梦中所见。她们玩倦了桥牌后愉快地谈话,我坐在隔座,闭眼假寐。话题转到感情,麻雀式聒噪,我从对话中判断姐姐应该有男朋友。有人提到爱情与面包应如何抉择,各抒己见,一人说个性相合志趣相投最重要,一人说门当户对,又有说优先考虑信仰相同,有一人说经济稳固最重要,“贫贱夫妻百事哀啊!”这话引我一惊,如此直白,立时有嫌恶之感,但想起昨日梦中已翻脸下车,此时不必再有此举动。有人问姐关于我,姐毫不掩饰说:“难啊,我看我们家要出尼姑啦!”

旁人说:“你这个姐姐嘴巴怎这么毒啊!”

姐答:“想追她,一定得高才行。”

“身高一八五?”

“长那么高浪费,又不是要换电灯泡。才华要高,她眼睛长在头顶上呢,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她就跟你走,我们家好歹也是个书香家庭。”

“那你呢?你眼睛也长在头顶上吗?”

“没,我长这儿,肚脐眼,有个温饱就行了,有才华的太冒险了。”

“冒险不好吗?”

“屁啦,要冒险我去当水手,干吗结婚?”

“娶你的那个人冒险。”有人挖苦她。

“他不是冒险,”姐答得干脆,“是找死啦!”

姐把她们都逗笑了。

16

她真的有个男友。火车上,她给我看照片,对我说,拟在中途下车造访他家,次日再双双赶来海边会合。

“你别讲,我还不想让爸知道。”她说。

“为什么不能跟女儿过几年相依为命的日子?”

她曾这么说,现在想起来甚觉讽刺。为什么要说连自己都做不到的话?我几乎想回家。但又不想独自面对……面对什么?我自问。

面对他与“那个人”难得可以共享的“假期”(我猜测),面对他因我们不在家而放松的轻快神情(我猜测)。

我感到气愤,一想到自己被视作多余、累赘,真想决绝而去;又觉得软弱,好像快被风吹走,我需要一个巨大的心灵拥抱我!

为了不让旅伴感到对我照顾不周,我鼓起精神学会她们教我的从救国团活动学来的团康歌,其中有一句:“风的一生就是注定流浪。”

17

梦到高大的莲雾树,累累的果实长得很特别,竟像葡萄串,果实又肥又红,好像一户完整的人家。

可是,我相中的果实都插了一条细电线,接到短篱上,会触电的。

或者,就这么坐在树下喝茶,看一阵野风吹过,

吹落一两粒瘦小的柿子,滚到我的脚下,

或者,我就捡起最小的那粒,拿给你觑,说:

“瞧,我落了这么久,你也不捡我起来。”

那人在雨中撑伞,与我一样,站在街道两岸。那个人此时捻灯欲眠,与我一样,想象一处屋檐。

18

写了长信,末尾提到家中气氛,寄出。听到邮筒内“咚”一声。有点后悔,但来不及了。途中瞥见一棵无主的柿子树,挂着小红柿,得句:“百千个柿子如鲜红嘴唇,述说百千个萎落的故事。”

19

今晨醒时,见到浑圆的日。

其实是被日惊醒,真喜欢这种感觉,仿佛有个爱你的人,一早等在窗外,不敢贸然叫醒你,只好红着脸等着。能这样开始一天,真好。

我告诉她们,有点中暑,我想在这附近清凉处走走就好,不随她们去访胜。

带着《离骚》——不知怎的,出门前竟想带一本难懂的语言难念的书,镇压这次旅行(下意识觉得不应该太快乐,戒备森严的古语言让我有躲入岩洞、不畏逆贼偷袭的安全感)。

走一段路,穿过杂木林往河边,避开戏水人群,有一处清幽所在,水声淙淙,宛如空谷溪流。我相信人的内心也有如此的一块净土,那么纯净,宁谧,不染。

拣一块河边大石坐下,正好可以把脚泡在冰凉的水里,立刻消了暑气,宜乎诵读《湘君》、《湘夫人》。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湘君啊您为何犹豫不决,为了谁在洲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