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玛扎村禁地(第2/3页)

要是白天有人上去,我能看清楚。我看见佛窟那里有人,站在房顶喊几声,人就跑了。再乃甫说。

不过,他们要晚上上去,我也不知道。我晚上要睡觉呢。

沙卡提卡村有两股泉水,分别从村南村北的山上流下来,汇到村边的河里,平常时河里一点点水,刚够浇地和人畜饮用。发洪水的时候就麻达了。村里的二百多亩地,在大前年的一场洪水中不见了,河沟里的石头滩变宽几十米。沙卡提卡以前是个富裕村子,一人5亩地,每家房前屋后都有两三亩的杏园子,河滩上有十几亩麦子,随便种点什么都够吃了。自从洪水冲走二百多亩地,村里的土地重新分配了一次,每人剩下3亩地,种不好口粮就紧张了。

五百岁的杏树

再乃甫的叔叔莫里亚孜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人之一,今年76岁。还有一个比他大10岁的老头,叫吐里亚孜。

莫里亚孜说,那个吐里亚孜年龄比我大,但我长的比他老。我30岁的时候,长的就像50岁的人。我50岁的时候,长的像70岁。现在我70多岁了,不知道我长成啥了,没有人老成我这个样子。我多少年没照镜子,我的眼睛花掉了,看不清别人也看不清自己。听说那个吐里亚孜也不行了,他的耳朵坏掉了。

沙卡提卡村最老的两个老头,一个眼睛花了,看不清了。一个耳朵聋了,听不清了。他们各住在村庄两头,莫里亚孜住沟南,地在南沟种,羊往南梁放。吐里亚孜住沟北头,麦子在北沟里长,山羊在北坡上牧。两个老头,好像一个把一个忘记了。在吐里亚孜耳朵里,这个莫里亚孜好多年没声音了。在莫里亚孜眼睛里,那个吐里亚孜多少年没影子了。可是村庄一百年的事都在他们俩的脑子里。

莫里亚孜说,他爸爸叫达吾提,爷爷叫曲勒克。曲勒克的意思是皮靴子。再往上,爷爷的爸爸叫啥就不知道了。三代以上的事,我们都记不清,不记了。人死了嘛,名字就被胡达拿走了。听说胡达在天上不是按人的名字,而是按人的好坏认人。就像我们把好杏子捡到一边,坏杏子拣到一边。我们家的杏树,我也只知道它长了300年了。这是我爷爷曲勒克传给我爸爸达吾提的。我们也照这个数字往下传,传上三代,再加100年。也就是说,等我死了,再乃甫就可以说,这些杏树有400年了。现在还不行。我还没死,我活在这些杏树的300年里。我死了杏树就进入400岁了,那是再乃甫和她的巴郎子活的日子。等他们活得把我的名字忘掉的时候,这些杏树就500岁了。

沙卡提卡村的麦子7月初熟,杏子也这个时候熟,人们忙着割麦子,起早贪黑,麦子割完杏子熟落一地。再乃甫家的杏子从来没卖过钱,来客人了随便吃,随便摘了拿走。树上结的东西,又不是自己身上长出来的。落在地上没坏的拣起来晒成杏干。这些老杏树,从几百年前结杏子开始,就没管过,不用浇水、施肥,不用修枝,啥都不用管,就是杏子熟了,动手摘。不想摘没工夫摘就不摘,让它熟落了,蹲在地上拾。

孤独的红山

两个村子间的河岸高地上,孤独地竖起一座红山。圆锥的金字塔形。单一的红,和周围的灰土色高岸决然对立。

传说红山原是村里人的麦垛,他们丰收的麦子高高垛在那里。村民衣食无忧。传教的“阿塔”说,你们不信胡大,胡大会惩罚你们。说着手指一指,麦垛立马变成红色土堆。

还传说村里人和传教者在这里打仗,战斗非常激烈,人的血把山染红了。在这一带,关于宗教战争的传说很多。当时的库车、拜城被伊斯兰军队攻破后,克孜尔、库木吐拉等主要佛窟都遭到毁灭性破坏,大量僧人被杀,或归顺改信伊斯兰教。大的战争结束后,偏僻山沟的抵抗还在继续。这种抵抗和对佛教的坚守可能一直没有结束。县文物局的吐儿逊江告诉我,在刚解放的时候,拜城县还发现有信仰佛教的维吾尔老人,秘密地在家里供着佛像。这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

墩玛扎村孤独地坐落在河谷里,隐秘而偏僻。从高岸上过都不容易看见。在过去的千百年里,墩玛扎不被发现地独自存在着,这个村庄的人们,一直把最古老的东西携带到今天。

在公元前的漫长世纪里,当地人信仰着万物有灵的萨满教。后来,佛僧托钵捧经来到这里,不知道他们用多么长久的时间接受了佛教,村里建起佛寺,河岸凿出佛窟。但萨满教的影子一直留在人们的生活里。佛陪伴了他们一千多年。后来伊斯兰教的军队来到这里,强迫村民改变了信仰。但佛的影子还在。

第一次看墩麻扎上的残留建筑,我以为是一座佛寺,西墙壁上一人高的圆拱壁龛,显然是供佛像的地方。拜城文物局的吐儿逊江说,这是一座清真寺。早期的清真寺仿照佛寺建筑,或者直接将佛寺改作清真寺。这或许是一种传教策略,那些被迫改变信仰的人们,走进熟悉的寺院,里面的佛不在了,以前塑着佛像的壁龛上,挂着一方白布。人们对着白布和布后面不让人看见的圣物祈祷叩拜。村民信仰了伊斯兰教,但萨满教和佛教的东西依旧没丢,被毁的佛像,以一种隐秘的形式存在下来。据学者研究,维吾尔麻扎的凸字形的结构,就是佛像形象。当地老人喜欢剃光头,也是僧人传统的遗留。而插在麻扎上的树枝和系在树枝上的布条,则是萨满教的东西。那些树枝像一根根无线电天线,接收着宇宙中的灵。

从古老的萨满教到佛教到伊斯兰教,宗教像一个个尊贵客人,留住在村里。就像他们不轻易丢掉旧东西,那些属于古代的,也一样属于现在将来。时间在这里迷失方向,几千年的岁月都没有走开,拥挤在这个隐秘河谷的小村庄里。

古老的心灵

天晴时,墩玛扎全部暴露在阳光里,没有一丝阴影。村庄和麦地静静围绕。墩玛扎上有一座土围起来的大墓,西筑有门楼,墓旁堆放的巨大盘羊头,羊角表皮已风化爆裂,形状依旧完整,内质依旧坚硬,盘羊头依旧堆成几百年前村里人到来时的样子。除了风,没有人动过它们。风也吹不动它们。对面一个土建筑遗址,样子很像佛寺的清真寺。

村里人有灾病了,自己或家人到玛扎上去祈祷。家里有喜事了,做一锅抓饭,请穷人来玛扎上吃。不生孩子的女人,到墩玛扎祈祷一回,也能生孩子。旁边村子的人,有了病灾也到墩玛扎,驴车拴到玛扎下,人走上去,玛扎前安安静静跪一阵,在玛扎的树枝上系一根布条上,然后离去。

其余时候墩玛扎高高地空在那里,它下面的村庄,已经变得那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