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如此君臣(第4/4页)

雍正也不是没有提醒过年羹尧。二年(公元1724年)十二月十一日,年羹尧正在从北京返回西北的路上,雍正在他的奏折上批示说:“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为君者施恩易,当(去声,适当)恩难;当恩易,保恩难;保恩易,全恩难。若倚功造过,必至返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然后他讲了功臣得以保全的三个条件,即一靠人主防微杜渐,不让功臣们陷于危地;二靠功臣相时见机,自己不至于蹈其险辙;三靠大小臣工避嫌远疑,不把功臣们推上绝路。雍正这话,说得已很明白:作为一个功臣,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进入危地,踏上险辙,走进绝路,由功臣变为罪人。所以他说:“我君臣期勉之,慎之。”可惜,年羹尧把这些话全当成了耳边风,在回西北的路上,照样趾高气扬,作威作福。因此雍正的心情,就像一个被玩弄了感情又很厉害的女人对待她的负心汉,报复心起一发而不可收拾。同时他也决定,既然年羹尧不识好歹,自己放着君臣际遇的楷模不当,偏要去当辜恩背主的角色,那就让他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好了。让所有的人都看看,辜负了雍正,背叛了皇上,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下场。[14]

这就是雍正的“君臣观”:任何臣子,都不能欺骗他,糊弄他,不能和他耍心眼,更不能背叛他。雍正一贯自诩“为人居心真正明镜铁汉”。谁要是背叛他,休怪他心狠手辣;谁要是欺骗他,糊弄他,或被认为是在耍心眼,也休怪他尖酸刻薄。用雍正的话说,叫做“就是佛爷也救不下你来”。相反,谁要是忠心耿耿,没有半点巧诈欺瞒,那么,雍正就是他的菩萨。这个臣子不但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且,雍正还会和他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