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里斯本

戴维孤零零一个人坐在餐厅桌旁,枯等许久之后,他开始感到不自在。他四周围绕着正在共进烛光晚餐的男女,他则不停地滑手机,小口地啜饮白酒。他已打了三个电话给莱奥·巴埃拉,却都没有接通,而领班不时过来问他朋友何时会到,弄得他紧张兮兮。

“他还没到。”戴维回答,仿佛要对方明白答案再明显不过。

“那么我们再等一会儿?”

领班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不过稍稍带着口音。

“对,再等一会儿。”

戴维知道有其他客人正在觊觎这个桌位,领班希望他离开,但是除了继续等待,他没有其他办法。

他大老远从马德里来到里斯本就是为了和他负责的一位作家吃顿晚饭,此刻对方不但没出现,也不接电话。或许莱奥·巴埃拉不算循规蹈矩的作家,但是这样失约也未免太过分。戴维决定再等十五分钟。他瞄了一眼绿色笔记本,上面记着对莱奥小说的评语。他把手机摆在桌上,再喝了一小口白葡萄酒。

他在前一天预约这间以鲜鱼料理闻名的餐厅。当然是出版社埋单。

十分钟之后,电话响起,许多客人纷纷回过头,带着斥责的眼神看他。

“戴维!”

“莱奥?你在哪儿?我们约好的时间是四十分钟前。”他对自己保证不要生气,但还是做不到。

“我在一个派对上!”

“什么派对?在哪里?”

“在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公寓。”

“朋友的朋友?你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吗?”

“我当然知道。我现在发住址给你。”

“发给我做什么?”

“来这里啊!我正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平静地去吃顿晚餐。”

“吃晚餐?到哪里吃?”

“戴维!这就是里斯本!这里有上千间餐厅。我在这里等你。你到了,我们再一起离开,可以吧?”

戴维不知道该回他什么。他的脑子飞快转动,试图说服他打消念头。

“我已经订好座位。我现在坐在这里。”

“戴维,我发住址给你,我们等一会儿就离开,好吗?就这样,待会儿见。”

他挂断电话,留下话说到一半的戴维。他没给戴维选择。连声抱歉都没有。戴维把手机搁在此刻合上的绿色笔记本上。几秒钟后,手机收到短信、发出震动。是那场派对举办的地址。

他叹了一口气,举起手。领班走过来。

“请给我账单。”

“您的伴侣不来了吗?”

戴维诧异听到他使用伴侣这个字眼,而不是用朋友。他心想,大概是他在电话中和莱奥争辩,听起来像是情侣吵架。

“他不会来了。”

“哦……”

这未免太过分了。

“没什么好‘哦’的,请快点给我账单。”

他穿上外套然后离开。

他走到餐厅门口,朝街角走去,想看看有没有出租车。他大可回到餐厅,请领班帮他叫车,可是他不想。因为他没给小费就离开了。

当他看见一辆碧绿顶篷的黑色出租车出现时,立刻伸手拦车。不过司机不懂西班牙语,至于戴维唯一能懂的葡萄牙语则来自麦片盒。当他听到戴维念出住址时,神色有些疑惑。最后戴维给司机看手机,并在浏览器输入住址。戴维不禁自问莱奥究竟在哪里,怎么会跑到一个连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的地方。

“呃,可以把手机还给我吗……?谢谢。”

司机拉下旗帜,开动车子。戴维订的餐厅正好坐落在伯利恒区,因为离莱奥的住处不远。当出租车开在一条港口的公路上时,戴维回想了一下他来这里要做的正事。

莱奥·巴埃拉是可汗出版社旗下的作家之一,戴维特别欣赏他,因为在七年前刚当上编辑时,就开始与他合作。那个时候,他花了两个月时间,和莱奥胼手胝足编辑他的书稿,挑出弱点,增强优点,那本初试啼声之作《秋神》是一本相当成功的小说。一开始只印五千册,但随着口耳相传和宣传活动的发酵,两个月后他们发行第二刷,再隔一个月第三刷。接着法兰克福书展到来,经纪人把翻译版权卖到三大洲共十一个国家。莱奥因此得以辞掉原本鞋厂会计的工作,专心投入写作。他非常渴望摆脱以前的生活,因此,他决定移居里斯本创作他的第二本小说;原本他只打算在葡萄牙首都待几个月,不过遇到他现在交往的对象伊内斯以后,就变成长住在这里。他租下一栋两层楼屋子,屋内梁柱裸露,还有一座杂草丛生的花园。如果从窗户探身出去,还能遥望远处的迷你小城堡,也就是伯利恒塔楼。莱奥远离戴维,不顾他的劝告,定居在这里写下他的第二本小说《永不下雨的北方》。起先两刷的销售都很顺利,但后来停滞不前。口碑推崇不再像第一本小说般发酵,评论也不若前一本来得热烈。

他的经纪人只卖出三国版权,全是欧洲国家。戴维凭他在出版社工作的经验,知道这是免不了发生的事,有时书虽然好,却没有掀起热潮,无法引起读者共鸣。他知道第二本书没有第一本《秋神》的魔力,也失去了新手作家带着热情和渴望补足青涩的那份清新感。可是作家有时太寄望于自己,过于纠结第一本作品的过往,而不是把心力花在第二本著作上,因此感到空虚。这个时候,疑惑、恐惧和失去信心的状况就乘虚而入,让作家动弹不得,于是第三本小说变成跟时间赛跑,到最后可能什么都孵不出来。戴维自己没有写作经验,不过他从二十八岁开始进入出版社工作,和几十位作家打过交道。他从工作中学到,作家可能在某些时候非常脆弱,因此他的工作是帮助他们,不能给他们过度的压力。总之,重点不是读者群。重点是书。是作家。许多作家在一开始都不知道这条路有多么迂回曲折,处处是陷阱,最后可能沦为一场文学的竞赛。

读者相当吹毛求疵。当他们迷上某个新秀作家,也许会继续支持他的第二本小说,但这一本若是不够精彩,他们非常可能不再追捧第三本。如此一来,作者可能会迷失在一片汪洋中,编辑的任务就是在暴风雨中丢给他救生圈。

戴维等他的第五章足足等了四个月。莱奥不但回信慢,还不一定接电话,因此他不得不来拜访,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何尝不想待在家里陪老婆西尔维娅,两人出去吃顿晚餐或看场电影?不过事与愿违,他孤身在里斯本,奔驰在港口的公路上。他看到矗立在海湾另外一头的大耶稣像,陷在塔霍河和大西洋汇流处弥漫的雾气中;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这一晚他需要祂的帮助。

当出租车离开港口公路,钻进狭窄的巷弄时,戴维摸着座位的合成皮革。他不懂司机说的话,不过可以从他的表情知道那不是好街区。车子在马蒂姆·莫尼斯广场停下,让戴维知道车程到此为止。戴维不知道这里就是他要找的地方,还是司机不想再继续往前开。戴维付完车费后下车。他穿过广场,寻找可以问路的对象。他碰到一对年轻的情侣,给他们看住址。他们讲的并不是同一种语言,但两人比划着指示他,就这样,避开其他成双成对的男女之后,他花了十分钟来到一扇门前。这栋建筑有三层楼,瓷砖地面已经失去光泽,他从站着的位置能听到最上面那层楼传来的音乐。他再打电话给莱奥,可是又没人接。他感到厌烦,这个原本对他来说应该很宁静的夜晚变了调。他按下对讲机。里面的人没多问什么就开了门。他爬上一座狭窄的楼梯走到三楼。门是半掩的。他往前走,被震耳欲聋的电子音乐包围,里面满满的都是人,挤满房间、走廊。有个顶着蓬松发型和戴着太多项链的女人朝他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