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女入胡 西夏毅宗皇后梁氏(附小梁氏)(第5/5页)

小梁太后虽然得了权力,却同样要面临哥哥留下的权力烂摊子。整个西夏已在两代梁氏兄妹挑起的战争下,丧地失权,百物凋零,民不聊生。宋朝已非元昊时代的宋朝,西夏与宋的战争每打一次失利一次。而宋对于西夏的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弃汉兴蕃等行为极为厌恶,根本不信任他们有议和诚意,所谓的“岁赐”、“互市”等经济调和手段对西夏既然起不到收买作用,也就改为停止一切交易的经济制裁手段了。

当一个国家经济政治面临危机的时候,也正是百姓对国家严重缺乏信心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听到当权者发出强势的声音,叫嚣着对外扩张的人往往更容易讨好百姓,小梁太后和西夏的百姓也是如此。西夏和宋朝的连年战争,已经进入恶性循环,本来企图通过战争得到巨大政治利益,不料讨不着便宜反而节节失利,越是失利她越不能罢手,仿佛犹如一个赌徒一样,在赌桌上一直将自己的赌注不停地押上,输得越多,越不甘心放弃,直到输光为止。

赌局对赌徒最大的吸引力,不是让她一直输,而是让她一直有赢有输。

小梁太后自梁乙逋死后,与宋数次战争,经常是几次小赢一大输,眼看儿子乾顺已经到了十五岁,即将可以亲政了,小梁太后孤注一掷,欲打一场大战得到永久军事控制权,于是悍然点集全西夏兵马四十万,几乎将西夏境内所有的男丁全部拉上战场,亲自领兵攻打宋军新建的要害城池平夏城。

小梁太后亲率大军四十万,声势浩大,连营百里,采用新式战车,围城十三日日夜无休地攻打。本以为此次可以一举成功,不料一夜西北大风狂起,吹折战车,宋军趁机攻打,小梁太后惨败而归。

小梁太后败退回国,这一次西夏百姓为追随他们王国统治者的疯狂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四十万兵马折损大败,西夏境内家家俱有阵亡人,户户但听哭丧声。

小梁太后无以向国人交待,面临巨大的政治危机,为了推卸责任,就以辽国不肯发兵相助作为战败的借口。

小梁太后企图将自己推得干净,却惹怒了辽国。辽国这时候的皇帝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看过《天龙八部》的人会知道,就是小说中乔峰结交大哥的那一位。耶律洪基固然没有小说中这么英明强干,但是刚愎自用却肯定更有过之。大小梁太后数次攻宋,都向辽国请求派兵援助。辽国一向对西夏以老大哥自居,唆使着西夏攻宋,自己再助一臂之力,以便自己和宋朝在谈判桌上有更多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只要价钱满意,也是随时可以出卖掉西夏利益,来讨好宋朝让自己获利的。

但是很显然,耶律洪基这次对小梁太后很不满意,小梁太后不听招呼,乱说乱叫,擅自行动。啃骨头了叫辽国帮忙,吃肉了把老大哥撇一边了。明知道此时辽不想和宋开战,自己擅自把事态扩大,造成既成事实,事情不可收拾了,逼着老大哥出手卷入战争,你老大哥还能真看着小弟被对手吞了,将来少一个与宋抗衡和讨价还价的筹码吗?

但是这次小梁太后玩大了,不但乱扣黑锅,而且很可能影响辽国将来在西夏的名声和影响,看着小梁太后在国内民怨沸腾,对于大国来说,一个不听招呼的属国首脑,如果连自己内部的政治资本都已经丧尽,自然再也没有留下去的必要了。

耶律洪基一合计,得,我再找个能沟通的合作者吧,这位已经烧坏脑子了。正好,小皇帝乾顺已经到了亲政年龄了,可是老太后把持朝纲,权力根本没可能到得了他的手中。

虽然说乾顺和小梁太后是母子,但是乾顺和他身边的臣属眼看着先皇被囚禁而终,两代梁氏操持西夏多年,早就怀恨在心。耶律洪基派人假装签订和约,和乾顺暗中一接上头,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于是乎,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小梁太后的宫中忽然出现了不速之客。

一辈子大权在握,呼风唤雨的小梁太后万万没有想到,她这狂妄彪悍的一生,会以亲儿子和盟友共酿的一杯毒酒作了终结。

权力是什么,两代梁氏太后为它而疯狂,为它而毁灭。

善泳者,必溺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