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3页)

他有点着急,谁知越急越是没法儿打开,使劲乱扭一通之下,手里的铜匙都快扭弯了。

这时背后的门啪的一声弹开,有人举着灯笼看向屋内,说:“谁在那里?”

窃贼知道自己露了馅,转身便逃。他早先进来的时候就规划好了逃跑的路,这是没有向门口冲去,反而冲向那面看起来不太结实的竹制窗户。只听“砰”的一声,窃贼就撞破窗户,成功从屋里逃了出去。

门口举着火把的正是稽查队长王二郎。他也不着急,反而悠哉悠哉地走进屋,用灯笼照了照那只银箱,顺手把尚且留在锁眼里的那柄铜匙取出来,说:“第三个……第三个折在这‘保险箱’上的。”

这时窗外响起赵五光的声音:“逮住了!”

王二郎应下,去将门窗和银箱都复原好,出去与赵五光会合。

赵五光和他的一个小弟正押着刚才那名窃贼,将对方的胳膊紧紧别在背后。赵五光大笑:“你这主意真好,把贼都往我手里送。”

这俩人在一处,极少有时候不抬杠的。听见赵五光夸自己,王二郎几乎觉得耳朵出毛病了。

但这抓住的毛贼是实实在在的,三个人一道把这笨贼押到关押的地方去。赵五光一边走一边数落:“瞧你们这一个个的打的好主意!从白天起就躲在附近,躲了这大半夜的,饿了吧?”

那笨贼的肚子里立即咕噜噜响起一串欢快的动静,赵五光一愣,片刻后三个人一起大笑。

“就你这点能耐还想来偷我们桃源寨的‘保证金’?我可告诉你,那盛银子的宝箱,是我们贾三爷亲自设计的,用特殊方法才能打开……二郎,那叫什么来的?”

王二郎接口:“保险箱!”

*

这保险箱确实是贾放亲自设计,并找了百工坊最顶尖的工匠做的——保险箱。这东西在现代非常普通,技术含量也不算很高。现代当然也有能开保险箱的大盗,但是贾放可以打包票,这个时空里的贼,还没有什么人拥有这种水准。

“商业恳谈会”这日贾放正好在京城里有些事,就没有亲自过去,第二天一早才从稻香村去的桃源寨。

他去了之后先去问稽查队的人:“保险箱管用吗?”

一宿没合眼的王二郎和赵五光精神抖擞:“管用!一宿抓了四个。”

贾放:……敢情这竟是个招贼的功用?!

他又问起昨天的“恳谈会”效果如何,大伙儿都说好。陶村长拍胸脯说往后来赶集的人铁定更多;老金则感慨,看着铜钱来来往往用的挺多,但仔细一算,外人来桃源寨赶集的,卖的东西挺多,买的东西也不少,一算下来,收支挺平衡的,没有多少铜钱外流。

“这就好!”

这本来也在贾放的预料之中。按照他的想法,等到将来桃源寨发展出几个支柱产业了,周围的村镇与桃源寨的往来会越来越多,最终会依赖桃源寨的产出,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经济带。

“咱们村好些出产那真是受欢迎,三爷,您是不知道,就拿那后山刚挖的冬笋来说,那几乎是一扫空啊……”秦里正……现在的秦村长也开始吹嘘。

贾放却听着一怔,想起一件事,连忙问:“那辣椒和番茄……没有都卖出去吧?”

大家相互看看,陶村长赶紧说:“没有没有,大部分都留着。三爷不是吩咐过的,要多留点做种吗?”

其实陶村长说话委婉,在昨儿的集上,那辣椒与番茄两样,新鲜是够新鲜的,但是却着实不好卖。

主要是之前大家都没见过这两样,见那果实生得如此艳丽,都觉得心惊胆战的。

总算有几个人大着胆子将那果实尝了尝,番茄还好,酸甜酸甜的,汁水丰盈,但是人家不知道该怎么烧;而那辣椒更是把人呛得喉咙直痛。这么一来,就没什么人敢买了,连讨种子回去种的都没有——毕竟外村没有像贾放这样的人能承诺买下所有出产的。

这辣椒唯一有点影响力的就是在“三村食堂”,一份加了一丁点儿“辣子”的菜肴,比其他菜肴销路更好,菜盆头一个见底。

贾放却长长舒了一口气,道:“没卖出去好,太好了!”

他热情地招呼大家:“没卖出去的请都给我……不是,是都卖给我,还是上次的价,我全收。”

贾放上次从蘅芜苑花圃里带出来的植株,被移植在桃源寨之后,依旧保存了相对旺盛的生命力,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地挂果。但是用这些果实里的辣椒种子继续种下的小辣椒,以及番茄种子培育出来的小番茄,长势便普遍要慢一些——这和稻香村那两畦地里的大白菜规律一致。

但最近这段时间里村民又收了不少,既然没有在集上卖出去,便统统交给了贾放,眼看着他都装在一辆手推车里,推到了贤良祠后。

“原来贾三爷还要用这个祭神啊!”

陶村长和桃源村的土著村民们一起感慨。

*

贾放将这些珍贵的辣椒和番茄带到稻香村中,交给双文。双文再带到荣府院里,交给孙氏。孙氏在烧炕的土灶上架了个小陶皿,抓一把辣椒放在陶皿里,慢慢地都焙成干辣椒。

还有些辣椒有剁碎了加盐和蒜泥,一道腌成酱的,也有整个扔进泡菜坛子泡的。

番茄在寒冷的天气里一时也冻不坏,便先这样保存着。

贾放检查了孙氏做的各种酱和泡菜的成色,郑重感谢了这位将他从小看到大的妇人,然后告辞,匆匆出门去。

他没有去“小楼”,而是径直去了南门市的一处屠宰场。跟着他一起去的赵成露出些不情愿,小声抱怨:“三爷,那种腌臜地方,您还要亲自去啊?”

贾放淡淡地说:“也就是因为青松不方便,我才叫上你的。”

上次李青松受伤,是水宪带他去看的大夫,并且带他在北静王府将养了一夜,第二天才送回来的。青松还随身带了一大包药,外敷内服都有。贾放也不得不承认水宪这人办事就是周到。

如今青松就这么在荣府将养,大夫嘱咐了,七天之内不宜见风。贾放这次去南门屠宰市就带了赵成。

赵成一听贾放话里有话,登时啥也不敢抱怨了,只讪笑着说:“爷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您别怪我,我听您话还不成吗?”

贾放不理他,反而加快脚步,来到一间屠宰坊,进门直接向人打招呼:“刘师傅,备好了吗?”

来人见到贾放,忍不住面露喜色,搓着手道:“贾三爷,您是堂堂国公府的小公子,竟然屈尊亲自跑到我这儿来……瞧我这儿,又脏又乱,连个招呼您坐下喝茶的地方都没有。”

老刘这就是一间屠宰坊,这间屠宰坊确实不太讲究,地面上刚刚被冲刷过,依旧依稀可见血水,墙壁上挂着半爿猪,梁上还挂着几个洗得干净白嫩的猪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