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赤霄 (第2/9页)

公蛎的眼疾头疾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恢复了生龙活虎。两人实际上本是旧友,深对脾性,很快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看戏喝酒,吹牛聊天,从新开的餐馆到如林轩请的倌人,从太平公主的趣事到大马圈的赌档,公蛎甚至将婴尸罐子案和寿衣店凶杀案添油加醋编排了一遍,不过将人名隐去,自己的部分换成了他人,引得江源连呼惊奇。

但关于自己被假冒掉包一事,公蛎迟疑几次,最终还是没有讲,他唯恐讲了之后,不仅不能证明自己,反而让江源觉得自己心怀不轨。况且现下有地方住着,有银两花着,除了一个忘尘阁掌柜的虚名号,叫“龙公蛎”还是“隆公犁”对生活并无什么影响,以公蛎这种懒散性格,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芒种过后,天气渐热,各种瓜果蔬菜上市,每日里江源差伙计买了瓜果生鲜,都不忘照样送一份到公蛎房里来。江源虽然年纪轻,但见识渊博,品位高雅,又出手阔绰,常常带公蛎出入梨园堂馆,参加各种聚会,品茗茶,听丝竹,赏歌舞,会美人,结识者无不是青年才俊、文人墨客,公蛎每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满脑子都是要学要记的东西,日子过得极为充实。

这日晚上,公蛎同江源一同去了久违的暗香馆,自然是江源请客,两人关系从此更进了一步。

公蛎第一次进入暗香馆内堂,只见云顶香檀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玉带罗衾叠红帐,软纱鲛绡映玉人,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优雅清香扑鼻而来,一时眼花缭乱,心神俱醉,深恨才疏学浅,不能形容出万分之一来。

但遗憾的是,离痕姑娘不得空见,只好另换了其他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陪着。公蛎虽有失望,但很快便忘了,同几个姑娘又是喝酒又是划拳,闹腾到翌日凌晨才回来。上午便哪里也没去,只在房里补觉。一直到午后,方觉得浑身轻松,遂简单吃了东西,换过衣服去找江源。

江源住在猫女住过的佑天房,同冉老爷的昊天房相邻。刚行至门口,只听屋内有人讲话。公蛎以为是伙计,敲门要进,却听那人叫“少主”。

那人道:“老主人这半年病得越发严重,要是再耽误下去,只怕……只怕情况不妙。”

除了那日照顾公蛎生病,江源无意中提起过家里有个外公,公蛎从来未听江源说过关于家族之事。不过从他行事来看,定然是个大家的公子哥儿。这个所谓的“老主人”,可能便是他的外公。

江源默然不语,似乎犹豫不决。那人继续劝道:“少主,此事耽误不得,须得快刀斩乱麻。依我的主意……”

江源打断道:“行了,此事我只有分寸。只是还有些疑惑,需要弄清才是。”顿了一顿,又道:“这是什么?”似乎那人拿出了什么令人惊讶的东西来。

那人郑重道:“少主,我无意之中发现这个,觉得奇怪,所以拿来给您瞧一瞧……”两人耳语了一阵,只听江源道:“收起来吧。事情似乎越来越复杂了。”又道:“你回去吧,我这三五日,得空儿便回去。”

那人迟疑了一阵,恭顺道:“少主保重。若需要在下帮忙,到老地方找我即可。”

听到那人即将出门,公蛎连忙闪开,躲在一旁,等那人走远了这才出来,敲门进去。

江源神色如常,笑道:“我正准备去找你呢,你瞧瞧我把房间布置得怎么样?”

公蛎定睛一看,还以为走错了:里里外外新添了好多花草,绿的翠色欲滴,红的娇艳动人,紫的如锦如霞,花器也别致精细,同原本的古玩玉器竞相辉映,不仅雅致生动,更为房间增添了几分清凉。最为诱人的,一个是盆一花双色的红白“二乔”牡丹,开得雍容华贵,肆意汪洋,一个是摆着茶几上的两个小圆白瓷睡莲,圆叶如盖,粉白的小荷含苞待放,如含羞带笑的少女,煞是动人。

公蛎捉住“二乔”一顿猛嗅,连声叫道:“好香!”又捧着白瓷圆缸睡莲爱不释手。

江源正对着软榻把玩什么,听到公蛎夸赞回转身笑道:“喜欢便搬去。”

要是毕岸这样说,公蛎早不客气了,但面对的是江源,他却说道:“什么花到了我手里,只有枯萎的份儿,我还是不要了,免得暴殄天物。”

江源打铃叫了伙计来,吩咐道:“把这睡莲搬一盆放隆公子房里。”不等公蛎推辞,笑道:“牡丹不好养,花期也短,睡莲却是个省心的,刚好一人一盆。”

公蛎不胜感激,江源手一摆,道:“你过来看,我今日挑拣的这些小玩意儿,哪个好些?”

公蛎凑上去一看,矮几上堆满了精致的盆景配件:小风车,小石塔,小拱桥,小亭子,还有一堆长着绿藓的鹅卵石。公蛎笑道:“原来江兄弟喜欢这个?要去了北市,我给你拉一大车来。”

江源认真地从里面挑拣着,道:“我近期打算回去看看外公。他酷爱牡丹,又喜欢摆弄各色盆景,但如今眼睛昏花,这种小配件,自己做不得了,我想挑些精巧的给他。”江源日常总是一副慵懒随意的样子,对什么都不甚在意,唯独说起外公时,眼神明亮柔和,感情真挚,想来同外公感情极深。

公蛎忙上去帮忙,两人将造型古朴别致、雕琢自然的一件件整理出来,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盒子中。江源道:“下午无事,我想去宣风坊走一走,之前曾给外公订购了几株牡丹,不知花匠培育的怎么样了,隆兄可否陪同?”

宣风坊算是洛阳城中最大的花木培育场所,汇集皇家、官方及民间苗圃高手,多奇花异草,尤以牡丹为最,什么“姚黄”、“魏紫”、“墨玉”等名贵品种皆由此处培育而成,在各地享有盛名。

公蛎自然一口答应。两人简单收拾了一番,在门口雇了马车,直奔宣风坊而去。

顺着洛水而来的河风习习,倒也不显闷热。两人不赶时间,叫车夫放慢了速度,一边聊天,一边欣赏河边的风景。

正在评论昨日的两位姑娘哪个文采更好,忽听有人叫道:“玉姬乖!快到娘这儿来!”公蛎一扭头,只见一个富态妇人伸了双臂,叫一个躲藏河堤石狮后面的孩童。

原来是二丫。她咯咯笑着,张开双臂朝妇人扑来,将脸儿埋在她的怀里,神态甚是亲昵。

她胖了些,气色明显好了许多,额上点了个小小的梅形花黄,很是可爱。公蛎心中虽然替她高兴,但忍不住有些感慨。江源见他目不转睛,笑道:“喜欢孩子?”

公蛎道:“是一个熟人的孩子,以前认识。”目视妇人抱了二丫一边逗弄一边走远,忽见对面路上一个白色影子一闪,公蛎一眼便认出,是那个神秘的冉老爷。